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漏印版清洁装置,包括:释放卷轴、收料卷轴、清洁辊和洁净布。其中,释放卷轴设置在印刷机的漏印版第一端的下方;收料卷轴设置在漏印版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下方;清洁辊设置在漏印版的下方并位于释放卷轴与收料卷轴之间,且释放卷轴、收料卷轴和清洁辊彼此平行并呈三角形布置;洁净布的第一端与释放卷轴相连,并缠绕在释放卷轴上,洁净布的第二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绕过清洁辊与收料卷轴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漏印版清洁装置,通过洁净布清洗漏印版下方的荧光粉浆料,保证了再次印刷时,荧光粉的浆料可以再次顺利地通过漏印版,提高显示屏显示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放电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漏印版清洁装置及印刷机。
技术介绍
等离子显示屏是一种自发光、重量轻、视角宽、厚度薄、全数字化、动态显示效果好的新型平板显示器件。丝网印刷是把带有图像或图案的模版使用感光性胶膜加工在丝网上进行印刷的。通常丝网由尼龙、聚酯、丝绸或金属网制作而成。当承印物直接放在带有模版的丝网下面时,丝网印刷油墨或涂料在刮墨刀的挤压下穿过丝网中间的网孔,印刷到承印物上。丝网上的模版把一部分丝网小孔封住使得浆料不能穿过丝网,而只有图像部分能穿过,因此在承印物上只有图像部位有印迹。换言之,丝网印刷实际上是利用油墨渗透过印版进行印刷的。在等离子显示屏制造过程中有一种荧光粉制作工艺就是印刷技术,印刷机则是利用荧光粉浆料配合相匹配的漏印版将荧光粉浆料漏印在玻璃基板上的显示单元内。在等离子显示屏制造过程中使用荧光粉印刷技术,需要使用荧光粉漏印版清洁装置,在制作荧光粉时,其中印刷荧光粉层厚度对显示单元放电着火电压及电压裕度影响很大,荧光粉的印刷分别进行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粉的印刷,障壁的作用就是防止三种荧光粉的混色,漏印版的线条通常为100μm左右,通常小于显示单元的开口尺寸,50FHD的单色显示单元为192μm,实际开口在140μm左右,由于显示单元大于漏印版的线条尺寸,丝网线条旁边以及线条内部都将有部分浆料残留,该残留浆料将阻挡下次印刷时浆料的通过,印刷时刮刀产生的压力以及移动刮刀产生的切向力,外力产生的触变性使浆料粘度降低,若漏印版背面有荧光粉浆料,而且漏印版背面浆料是静止的状态,粘度很大,阻止了新浆料的通过,只有彻底清洁漏印版背面的荧光粉浆料,才能保证再次印刷时浆料的通过漏印版。如图1所示,为了清洁漏印版背面的荧光粉浆料,起初使用玻璃基板印刷,利用玻璃基板50′带走漏印版20′背面的浆料,玻璃基板表面光滑不易吸附漏印版背面的浆料,由于漏印版面积较大,人工手动擦拭容易造成不均匀,另外,人在漏印版附近清扫容易产生新的污染,降低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印刷质量的漏印版清洁装置及印刷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漏印版清洁装置包括:释放卷轴,设置在印刷机的漏印版第一端的下方;收料卷轴,设置在漏印版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下方;清洁辊,设置在漏印版的下方并位于释放卷轴与收料卷轴之间,释放卷轴、收料卷轴和清洁辊限定的空间的截面为三角形;洁净布,第一端与释放卷轴相连,并缠绕在释放卷轴上,洁净布的第二端为自由端,自由端绕过清洁辊与收料卷轴相连。进一步地,清洁辊的中心位置高于释放卷轴的中心位置和收料卷轴的中心位置。进一步地,清洁辊从洁净布的下方向上将洁净布压靠在漏印版的下表面上。进一步地,清洁辊距离释放卷轴的第一中心距离大于清洁辊距离收料卷轴的第二中心距离。进一步地,清洁辊沿水平方向可移动设置,并与释放卷轴与收料卷轴同步移动。进一步地,清洁辊与印刷机的印刷刮刀同步移动。进一步地,漏印版清洁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收料卷轴转动。进一步地,洁净布采用无纺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印刷机,包括:印刷机台;漏印版,设置在印刷机台的上方;印刷刮刀,设置在漏印版的上方;漏印版清洁装置,为上述的印刷机的漏印版清洁装置,印刷机的漏印版清洁装置具有位于在印刷机台与漏印版之间的第一位置和位于印刷机驱动侧的第二位置。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漏印版清洁装置包括:释放卷轴、收料卷轴、清洁辊和洁净布。其中,释放卷轴设置在印刷机的漏印版第一端的下方;收料卷轴设置在漏印版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下方;清洁辊设置在漏印版的下方并位于释放卷轴与收料卷轴之间,且释放卷轴、收料卷轴和清洁辊彼此平行并呈三角形布置;洁净布的第一端与释放卷轴相连,并缠绕在释放卷轴上,洁净布的第二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绕过清洁辊与收料卷轴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漏印版清洁装置,通过洁净布清洗漏印版下方的荧光粉浆料,保证了漏印版再次印刷时,荧光粉的浆料可以再次顺利地通过漏印版,提高显示屏显示的均匀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漏印版的清洁装置的侧视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漏印版清洁装置的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漏印版清洁装置的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漏印版清洁装置包括:释放卷轴41、收料卷轴42、清洁辊44和洁净布43。其中,释放卷轴41设置在印刷机的漏印版20第一端的下方;收料卷轴42设置在漏印版20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下方;清洁辊44设置在漏印版20的下方并位于释放卷轴41与收料卷轴42之间,且释放卷轴41、收料卷轴42和清洁辊44彼此平行并呈三角形布置;洁净布43的第一端与释放卷轴41相连,并缠绕在释放卷轴41上,洁净布43的第二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绕过清洁辊44与收料卷轴42相连。本实施例的漏印版清洁装置,通过洁净布43清洗漏印版20下方的荧光粉浆料,保证了再次印刷时,荧光粉的浆料可以再次顺利地通过漏印版20,提高显示屏显示的均匀性。在本实施例的漏印版清洁装置中,清洁辊44的中心位置高于释放卷轴41的中心位置和收料卷轴42的中心位置,并从洁净布43的下方向上将洁净布43压靠在漏印版20的下表面上,且清洁辊44距离释放卷轴41的第一中心距离大于清洁辊44距离收料卷轴42的第二中心距离。当清洁辊44移动时,驱动装置带动收料卷轴42进行转动,使收料卷轴42带动洁净布43在释放卷轴41上进行释放,洁净布43经过清洁辊44时,被清洁辊44展平并与漏印版20的下方接触,在同一时间,与清洁辊44同步运动的印刷刮刀30在漏印版20的上方对粘结在漏印版20上的荧光粉浆料施加压力和切向力,这样,可使荧光粉浆料的粘性降低,通过漏印版20与洁净布43的接触,使粘结在漏印版20背面的荧光粉浆料转印在洁净布43上,利用洁净布43带走荧光粉浆料,达到清洁印刷后的漏印版20的背面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驱动装置控制收料卷轴42的转动速度,以调节洁净布43的释放速度。当然,本实施例的漏印版清洁装置也可采用将释放卷轴41与收料卷轴42分别驱动的方式进行洁净布...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印版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释放卷轴(41),设置在印刷机的漏印版(20)第一端的下方;收料卷轴(42),设置在所述漏印版(20)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下方;清洁辊(44),设置在所述漏印版(20)的下方并位于所述释放卷轴(41)与所述收料卷轴(42)之间,所述释放卷轴(41)、收料卷轴(42)和清洁辊(44)彼此平行并呈三角形布置;洁净布(43),第一端与所述释放卷轴(41)相连,并缠绕在所述释放卷轴(41)上,所述洁净布(43)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绕过所述清洁辊(44)与所述收料卷轴(4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印版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释放卷轴(41),设置在印刷机的漏印版(20)第一端的下方;
收料卷轴(42),设置在所述漏印版(20)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下方;
清洁辊(44),设置在所述漏印版(20)的下方并位于所述释放卷轴(41)与所述收
料卷轴(42)之间,所述释放卷轴(41)、收料卷轴(42)和清洁辊(44)彼此平行并呈
三角形布置;
洁净布(43),第一端与所述释放卷轴(41)相连,并缠绕在所述释放卷轴(41)上,
所述洁净布(43)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绕过所述清洁辊(44)与所述收料卷
轴(4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印版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辊(44)的中心位置高
于所述释放卷轴(41)的中心位置和所述收料卷轴(42)的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印版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辊(44)从所述洁净布
(43)的下方向上将所述洁净布(43)压靠在所述漏印版(20)的下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印版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辊(44)距离所述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利建,吕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