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间相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1700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间相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生产方法,以中位粒径为15-20µm的中间相炭微球为原料A,以中位粒径为4-8µm的天然石墨为原料B,以纳米级微粉沥青为原料C。取上述原料A,将原料A用气流粉碎方法粉碎成粒径≤8µm的微粉。取上述原料A和B按A/B=100/(30~200)的比例进行搅拌混合,然后按(A+B)/C=100/(8~15)的比例加入原料C进行气流混合。最后将混合好的物料压制成块,放入烧结炉中在1200~1500℃下进行炭化,或者在2800~3200℃下进行石墨化,或者先在1200~1500℃下进行炭化后在2800~3200℃下进行石墨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循环性能好,容量高、效率高、安全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技术介绍
碳负极锂离子电池在安全和循环寿命方面显示出较好的性能,并且碳材料价廉、无毒,目前商品锂离子电池广泛采用碳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放电电压平稳、低温性能好、比能量高、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对环境友好及长工作寿命等优点,是近年来电化学界研究热点。其中,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负极材料更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自日本SONY公司于1989年首先将浙青焦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来,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发展,炭石墨负极材料的原料来源也相继延伸至中间相炭微球、硬炭、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等。但由于原料来源不同的炭石墨负极材料的使用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及炭石墨类材料本身存在的一定缺陷,业界内通常采用各种物理、化学手段来改善炭石墨类材料的电性能。中间相炭微球是一种具有极大开发潜力的材料,除具有石墨类炭负极材料的一般特性外,其在结构和形态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中间相炭微球作为单纯的负极材料来使用,其嵌锂能力虽然比天然石墨高,但可逆容量很低。本专利技术采用机械方法将中间相炭微球的原有结构破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间相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生产方法,具体生产工艺为:(a)以中位粒径为15‑20µm的中间相炭微球为原料A;(b)以中位粒径为4‑8µm的天然石墨为原料B;(c)以纳米级沥青微粉为原料C,中位粒径为≤90nm;(d)将原料A在2800~3200℃下进行石墨化处理;(e)将石墨化处理后的原料A用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成粒径≤8µm的微粉;(f)将(e)步骤得到的原料A微粉和(b)步骤的原料B按A/B=100/(30~200)的比例在常温状态下进行搅拌混合,然后按(A+B)/C=100/(8~15)的比例加入原料C并利用气流混合机进行气流混合;(g)将(f)步骤混合好的物料压制成块,放入烧结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间相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的生产方法,具体生产工艺为: Ca)以中位粒径为15-20Mm的中间相炭微球为原料A ; (b)以中位粒径为4-8Mm的天然石墨为原料B; (c)以纳米级浙青微粉为原料C,中位粒径为<90nm ; (d)将原料A在280(T320(TC下进行石墨化处理; Ce)将石墨化处理后的原料A用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成粒径< 8Mm的微粉; Cf)将(e)步骤得到的原料A微粉和(b)步骤的原料B按A/B=100/ (30~200)的比例在常温状态下进行搅拌混合,然后按(A+B)/C=IOO/ (8^15)的比例加入原料C并利用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琼叶涛蔡奉翰伍上福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宏光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