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异径孔的复合铣刀,包括与机床连接的刀柄、刀柄内部的主冷却管、前端的切削部,刀柄中部形成弧状卡槽,切削部中沿周向均布排屑槽,排屑槽之间的槽壁前端形成装配壁,装配壁前端设置有插入铣小孔刀片的第二刀槽,装配壁与槽壁的过渡处设置有插入铣大孔刀片的第一刀槽,所述装配壁与槽壁呈阶梯状,排屑槽中靠近槽壁处设置有与主冷却管连通的第一冷却孔、第二冷却孔,所述的第一冷却孔、第二冷却孔分别高于第一刀槽、第二刀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铣刀能够一次性加工异径孔,铣大孔刀片中的圆弧刃能够加工出小孔顶部的入孔圆角,并且避免了在拔出复合铣刀的过程中小孔顶部会产生毛刺的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工异径孔的复合铣刀
本专利技术属于铣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异径孔的复合铣刀。
技术介绍
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铣刀根据用途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圆柱形铣刀、面铣刀、立铣刀、三面刃铣刀、角度铣刀、锯片铣刀和T形铣刀。按照铣刀和刀体的装配形式可以将铣刀分为整体式铣刀、整体焊齿式铣刀、镶齿式铣刀、可转位式铣刀。随着铣刀行业的发展,铣刀也广泛的被应用在孔加工和型腔加工方向上。孔的铣削加工在机加工行业中被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应用在航天领域、汽车发动机领域以及复杂装备领域对复杂孔的加工上。各种复合孔的加工对机床设备和刀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满足加工精度要求还要保证刀具寿命,同时加工成本要低。目前,异径孔的加工主要采用合金钻头和立铣刀相组合的形式进行,首先用合金钻头依次粗加工小孔径孔和大孔径孔,再用立铣刀依次精加工小孔径孔和大孔径孔,应用上述方法对异径孔进行加工不仅加工时间长,对刀具磨损严重,而且频发更换刀具造成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异径孔的复合铣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工异径孔的复合铣刀,包括与机床连接的刀柄、刀柄内部的主冷却管、前端的切削部,刀柄中部形成弧状卡槽,切削部中沿周向均布排屑槽,排屑槽之间的槽壁前端形成装配壁,装配壁前端设置有插入铣小孔刀片的第二刀槽,装配壁与槽壁的过渡处设置有插入铣大孔刀片的第一刀槽,所述装配壁与槽壁呈阶梯状,排屑槽中靠近槽壁处形成与主冷却管连通的第一冷却孔、第二冷却孔,所述的第一冷却孔高于第一刀槽,第二冷却孔高于第二刀槽。所述的铣大孔刀片包括镰刀形的第一安装部和敞开处依次相连贯的第一下侧刃、圆弧刃、第一横刃、第一上侧刃,所述第一刀槽与第一安装部配合。所述的铣小孔刀片包括弧状的第二安装部和敞开处依次相连贯的第二横刃、第二侧刃,所述第二刀槽与第二安装部配合。铣刀片通过银纤焊接在刀槽中,且所述的铣大孔刀片、铣小孔刀片为金刚石刀片。所述排屑槽与切削部连接面为圆弧面。所述第一冷却孔、第二冷却孔与主冷却管倾斜连通,第一冷却孔、第二冷却孔均向切削部前端倾斜。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铣刀能够一次性加工异径孔,简化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铣大孔刀片中的圆弧刃能够加工出小孔顶部的入孔圆角,并且避免了在拔出复合铣刀的过程中小孔顶部会产生毛刺的现象,本专利技术加工效率高,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铣大孔刀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铣小孔刀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刀柄2主冷却管3卡槽4切削部5排屑槽6第一冷却孔7第二冷却孔8装配壁9铣大孔刀片10第一刀槽11铣小孔刀片12第二刀槽13槽壁14第一安装部15第一下侧刃16圆弧刃17第一横刃18第一上侧刃19第二安装部20第二横刃21第二侧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加工异径孔的复合铣刀,包括与机床连接的刀柄1、刀柄1内部的主冷却管2、前端的切削部4,刀柄1中部形成弧状卡槽3,切削部4中沿周向均布排屑槽5,排屑槽5之间的槽壁前端形成装配壁8,装配壁8前端设置有插入铣小孔刀片11的第二刀槽12,装配壁8与槽壁13的过渡处设置有插入铣大孔刀片9的第一刀槽10,所述装配壁8与槽壁13呈阶梯状,排屑槽5中靠近槽壁13处形成与主冷却管2连通的第一冷却孔6、第二冷却孔7,所述的第一冷却孔6高于第一刀槽10,第二冷却孔7高于第二刀槽12。所述的铣大孔刀片9用来加工异径孔中的大内径孔,所述的铣小孔刀片11用来加工异径孔中的小内径孔。所述的铣大孔刀片9包括镰刀形的第一安装部14和敞开处依次相连贯的第一下侧刃15、圆弧刃16、第一横刃17、第一上侧刃18,所述第一刀槽10与第一安装部14配合。所述的铣小孔刀片11包括弧状的第二安装部19和敞开处依次相连贯的第二横刃20、第二侧刃21,所述第二刀槽12与第二安装部19配合。铣刀片通过银纤焊接在刀槽中,且所述的铣大孔刀片9、铣小孔刀片11为金刚石刀片。所述排屑槽5与切削部4连接面为圆弧面。所述第一冷却孔6、第二冷却孔7与主冷却管2倾斜连通,第一冷却孔6、第二冷却孔7均向切削部4前端倾斜。本专利技术中的刀柄1优选为BT40刀柄。本专利技术中铣大孔刀片9的第一横刃17右端向下倾斜,所述第一横刃17可以将异径孔中大径孔和小径孔之间的过渡面加工成锥度为1:6的锥面,便于异径孔的装配使用。本专利技术中铣大孔刀片9、铣小孔刀片11切削部位均形成切削前角α和切削后角β。所述切削前角α的功能是使切削刃更加的锋利,减小切削变形和降低切削力,过大的切削前角会影响切削刃的强度及散热。而在加工不同材料时,切削的前角略有不同,如铣削钢件时,切削前角为10°~20°;铣削铸铁时,切削前角为5°~15°,铣削硬质合金时,切削前角为5°~10°,本专利技术中的铣大孔刀片9、铣小孔刀片11切削部位的切削前角α在许用的范围内取较小值,延长切削刃的使用寿命。所述切削后角β主要是减小后刀面和已加工工件间的摩擦,从而提高工件表面的光洁度,本专利技术中的切削后角β在许用的范围内取较大值,从而提高工件的质量。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铣刀能够一次性加工异径孔,简化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铣大孔刀片中的圆弧刃能够加工出小孔顶部的入孔圆角,并且避免了在拔出复合铣刀的过程中小孔顶部会产生毛刺的现象,本专利技术加工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工异径孔的复合铣刀,包括与机床连接的刀柄(1)、刀柄(1)内部的主冷却管(2)、前端的切削部(4),其特征在于:刀柄(1)中部形成弧状卡槽(3),切削部(4)中沿周向均布排屑槽(5),排屑槽(5)之间的槽壁前端形成装配壁(8),装配壁(8)前端设置有插入铣小孔刀片(11)的第二刀槽(12),装配壁(8)与槽壁(13)的过渡处设置有插入铣大孔刀片(9)的第一刀槽(10),所述装配壁(8)与槽壁(13)呈阶梯状,排屑槽(5)中靠近槽壁(13)处形成与主冷却管(2)连通的第一冷却孔(6)、第二冷却孔(7),所述的第一冷却孔(6)高于第一刀槽(10),第二冷却孔(7)高于第二刀槽(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异径孔的复合铣刀,包括与机床连接的刀柄(1)、刀柄(1)内部的主冷却管(2)、前端的切削部(4),其特征在于:刀柄(1)中部形成弧状卡槽(3),切削部(4)中沿周向均布排屑槽(5),排屑槽(5)之间的槽壁前端形成装配壁(8),装配壁(8)前端设置有插入铣小孔刀片(11)的第二刀槽(12),装配壁(8)与槽壁(13)的过渡处设置有插入铣大孔刀片(9)的第一刀槽(10),所述装配壁(8)与槽壁(13)呈阶梯状,排屑槽(5)中靠近槽壁(13)处形成与主冷却管(2)连通的第一冷却孔(6)、第二冷却孔(7),所述的第一冷却孔(6)高于第一刀槽(10),第二冷却孔(7)高于第二刀槽(12),所述的铣大孔刀片(9)包括镰刀形的第一安装部(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宁,程绍杨,韩伯君,陈青月,王建刚,孟子茹,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天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