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异径孔的复合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586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异径孔的复合铣刀,包括与机床连接的刀柄、刀柄内部的主冷却管、前端的切削部,刀柄中部形成弧状卡槽,切削部中沿周向均布排屑槽,排屑槽之间的槽壁前端形成装配壁,装配壁前端设置有插入铣小孔刀片的第二刀槽,装配壁与槽壁的过渡处设置有插入铣大孔刀片的第一刀槽,所述装配壁与槽壁呈阶梯状,排屑槽中靠近槽壁处设置有与主冷却管连通的第一冷却孔、第二冷却孔,所述的第一冷却孔、第二冷却孔分别高于第一刀槽、第二刀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铣刀能够一次性加工异径孔,铣大孔刀片中的圆弧刃能够加工出小孔顶部的入孔圆角,并且避免了在拔出复合铣刀的过程中小孔顶部会产生毛刺的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工异径孔的复合铣刀
本专利技术属于铣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异径孔的复合铣刀。
技术介绍
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铣刀根据用途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圆柱形铣刀、面铣刀、立铣刀、三面刃铣刀、角度铣刀、锯片铣刀和T形铣刀。按照铣刀和刀体的装配形式可以将铣刀分为整体式铣刀、整体焊齿式铣刀、镶齿式铣刀、可转位式铣刀。随着铣刀行业的发展,铣刀也广泛的被应用在孔加工和型腔加工方向上。孔的铣削加工在机加工行业中被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应用在航天领域、汽车发动机领域以及复杂装备领域对复杂孔的加工上。各种复合孔的加工对机床设备和刀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满足加工精度要求还要保证刀具寿命,同时加工成本要低。目前,异径孔的加工主要采用合金钻头和立铣刀相组合的形式进行,首先用合金钻头依次粗加工小孔径孔和大孔径孔,再用立铣刀依次精加工小孔径孔和大孔径孔,应用上述方法对异径孔进行加工不仅加工时间长,对刀具磨损严重,而且频发更换刀具造成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加工异径孔的复合铣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工异径孔的复合铣刀,包括与机床连接的刀柄(1)、刀柄(1)内部的主冷却管(2)、前端的切削部(4),其特征在于:刀柄(1)中部形成弧状卡槽(3),切削部(4)中沿周向均布排屑槽(5),排屑槽(5)之间的槽壁前端形成装配壁(8),装配壁(8)前端设置有插入铣小孔刀片(11)的第二刀槽(12),装配壁(8)与槽壁(13)的过渡处设置有插入铣大孔刀片(9)的第一刀槽(10),所述装配壁(8)与槽壁(13)呈阶梯状,排屑槽(5)中靠近槽壁(13)处形成与主冷却管(2)连通的第一冷却孔(6)、第二冷却孔(7),所述的第一冷却孔(6)高于第一刀槽(10),第二冷却孔(7)高于第二刀槽(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异径孔的复合铣刀,包括与机床连接的刀柄(1)、刀柄(1)内部的主冷却管(2)、前端的切削部(4),其特征在于:刀柄(1)中部形成弧状卡槽(3),切削部(4)中沿周向均布排屑槽(5),排屑槽(5)之间的槽壁前端形成装配壁(8),装配壁(8)前端设置有插入铣小孔刀片(11)的第二刀槽(12),装配壁(8)与槽壁(13)的过渡处设置有插入铣大孔刀片(9)的第一刀槽(10),所述装配壁(8)与槽壁(13)呈阶梯状,排屑槽(5)中靠近槽壁(13)处形成与主冷却管(2)连通的第一冷却孔(6)、第二冷却孔(7),所述的第一冷却孔(6)高于第一刀槽(10),第二冷却孔(7)高于第二刀槽(12),所述的铣大孔刀片(9)包括镰刀形的第一安装部(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宁程绍杨韩伯君陈青月王建刚孟子茹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天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