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菜与饲草燕麦间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1300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儿菜与饲草燕麦间作方法,具体采用儿菜与饲草燕麦间作模式,可有效抑制儿菜苗期田间杂草、降低儿菜田间郁闭、提高光温水土资源利用、增加饲草产出。儿菜苗期采用饲草型燕麦控制儿菜行间杂草,保持水土;选择耐刈割、再生性好、叶量大、直立型的饲草燕麦品种,在燕麦营养生长期及时刈割,并控制留茬高度以保障燕麦再生,避免儿菜田间郁闭;儿菜收获后残余的茎叶撒在儿菜行上,实现秸秆还田;儿菜收获后及时追施尿素,促进燕麦生长,同时燕麦可有效利用儿菜行的残留肥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缓解儿菜因冬季气温反常所致的病害问题,有效利用蔬菜收获后的空闲季,促进优质饲草燕麦在南方冬闲田的推广,保障南方草食畜牧业冬春季的饲草供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饲草型燕麦作为一种优良的饲用作物,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和饲料价值,可放牧和青刈。目前已经成功筛选出适宜于川渝丘陵区的耐刈、强再生品种。冬种饲草燕麦是南方具有广泛推广前景的一种冬季农业模式,有效缓解了南方以奶牛业为代表的规模化草食畜牧业飞速发展所导致的饲草短缺,但因种植历史较短且种草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冬季儿菜是川渝丘陵区冬季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模式,由于儿菜的生长季相对较短,在蔬菜收获后到大春作物的播种,往往存在2-3个月的空闲时间不能有效利用;同时该地区秋冬季阴雨天气较多,儿菜田间杂草问题严重:该地区冬季气温变化较大,单作儿菜田间郁闭严重,在遭遇气温骤增时极易出现烂根、徒长、病毒病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以有效抑制儿菜苗期田间杂草,降低儿菜田间郁闭,有效利用光温水土资源,推动饲草燕麦在南方冬闲田的种植,保障南方草食畜牧业冬春季的饲草供应。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包括以下步骤: 将儿菜与饲草燕麦进行间作。优选地,所述将儿菜与饲草燕麦进行间作的步骤包括: 采用2行儿菜间作4行饲草燕麦的种植模式。优选地,所述将儿菜与饲草燕麦进行间作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选择儿菜和饲草燕麦品种; 选地整地。优选地,所述选择儿菜和饲草燕麦品种的步骤包括: 儿菜选用高产抗病毒病早熟品种,饲草燕麦选用耐刈割、再生性好、直立、叶量大、耐湿的闻广优质品种。优选地,所述将儿菜与饲草燕麦进行间作的步骤包括: 儿菜育苗; 儿菜定植:行距60cm,穴距50cm ; 饲草燕麦播种:燕麦播种在儿菜开窝后进行;儿菜与饲草燕麦间距为45-55cm ;饲草燕麦行距为25-35cm,播种量60kg/hm2 (折合实际播种面积播种量为120kg/hm2),开沟深1-1.5cm,播种后盖土深Icm ; 儿菜肥水管理; 燕麦肥水管理;儿菜收获前饲草燕麦的刈割管理:在燕麦株高60-80cm或可能郁闭儿菜时即行刈割,以不影响儿菜生长为原则;燕麦刈割留茬高度5-8cm,严禁过低,以保障燕麦再生能力。优选地,所述将儿菜与饲草燕麦进行间作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儿菜的病虫害防治; 儿菜米收; 儿菜秸杆还田:儿菜采收后残余的叶片和残茎均匀撒于儿菜行进行还田; 儿菜采收后饲草燕麦的管理:儿菜采收后,结合降雨追施尿素,促进燕麦生长;株高达到60-80cm或封行后,进行饲草燕麦刈割,控制留茬高度在8cm以上。优选地,间作种植适用区域为重庆、四川部分海拔<600m丘陵地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儿菜与饲草燕麦间作模式,可有效抑制儿菜苗期田间杂草、降低儿菜田间郁闭、提高光温水土资源利用、增加饲草产出。儿菜苗期采用饲草型燕麦控制儿菜行间杂草,保持水土 ;选择耐刘割、再生性好、叶量大、直立型的饲草燕麦品种,在燕麦营养生长期及时刘割,并控制留茬高度以保障燕麦再生,避免儿菜田间郁闭;儿菜收获后残余的茎叶撒在儿菜行上,实现秸杆还田;儿菜收获后,及时追施尿素,促进燕麦生长,同时燕麦可有效利用儿菜行的残余肥力。本专利技术可缓解儿菜因冬季气温反常所致的病害问题,有效利用蔬菜收获后的空闲季,提高农民种草的积极性,促进优质饲草燕麦在南方冬闲田的推广,保障南方草食畜牧业冬春季的饲草供应。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对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述。【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的J L菜与饲草燕麦间作方法,米用J L菜与饲草燕麦进行间作的模式,利用燕麦生长速度快、直立性好的特点,与儿菜进行间作,在儿菜苗期有效抑制儿菜行间杂草;在儿菜莲座期及时刈割燕麦,控制燕麦生长,保障田间通风,抑制儿菜抽薹和病毒病发生;在儿菜收获后,儿菜茎叶还田,追施尿素促进燕麦生长,至大春作物种植前完成收获,由此可以有效缓解儿菜因冬季气温反常所导致的病害问题,有效利用儿菜收获后的空闲季增加饲草产出,同时提高农民种草的积极性,推动饲草燕麦在南方冬闲田的种植,保障南方草食畜牧业冬春季的饲草供应。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应用保护播种原理,在儿菜苗期采用燕麦控制儿菜行间杂草,保持水土 ;选择耐刈割、再生性好的燕麦品种,在燕麦营养生长期及时刈割,保证不对儿菜造成郁闭,保障田间通风;在儿菜收获后将残余的茎叶铺在儿菜行上,实现秸杆还田:儿菜收获后,利用燕麦的喜氮特性,及时追施尿素,促进其生长,有效利用光温水土资源;儿菜系穴栽,穴内施用了足量有机肥和化肥,同时儿菜生长期间多次追肥,儿菜收获后,燕麦可有效利用儿菜行的肥料。 具体地,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可以米用2行儿菜间作4行饲草燕麦的种植模式,其中儿菜行距为60cm,燕麦行距为30cm,儿菜与燕麦间距为50cm。以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2行儿菜间作4行饲草燕麦的种植模式进行详细阐述,其具体过程包括:选择儿菜和饲草燕麦品种:儿菜选用高产抗病毒病早熟品种;饲草燕麦选用耐刘割、再生性好、直立、叶量大的高产优质品种。选地整地:选择避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杂草少的沙壤土或壤土,要求土壤微酸至中性、前作非十字花科作物。施足基肥,每666.7m2施入腐熟土杂粪1000kg加过磷酸钙50kg,或饼肥50kg加氯化钾复合肥50kg混匀,撒施。犁翻、整平、整精细,做好排灌沟,沟深20-30cm。儿菜育苗:川渝低海拔丘陵区正常气温下在8月底9月初播种,根据品种特性和当时的实际天气调整播期,如遇高温天气适当延至9月20日后播种。其它省份及川渝高海拔地区应因时因地制宜掌握好播期。苗床选择背阴地带,要求土层肥厚的沙壤土,8月上中旬施腐熟人畜粪加过磷酸钙和草木灰以及硼、镁、锌等微量元素作为基肥,深翻床土,开沟作畦(宽1.7m),平整畦面。每666.7m2播种面积用种25_30g,种子掺沙撤匀,播种后覆盖O5-lcm厚的细沙或过筛土杂粪,浇足清粪水,覆盖遮阴网或草苫防烈日和暴雨,发芽后于傍晚及时揭去覆盖物。苗期保持土壤湿润,幼苗1-2片真叶和3片真叶时各匀苗I次。注意防治蚜虫和猝倒病。儿菜定植:定植宜在寒露以后;在定植前10天开窝,行距60cm,穴距50cm,用腐熟堆肥加过磷酸钙作底窝肥,混施于窝内;幼苗5-6片真叶时带土移栽;定植移栽时,在拔苗前一天用清水将苗床泼湿浸透;以利拔苗。定植时选壮苗,剔除个别特大变异苗及弱、病苗,选阴天下午带土定植,及时浇透定根水。定植后3天内每天浇水2-3次。 饲草燕麦播种:燕麦播种在儿菜开窝后进行;儿菜与饲草燕麦间距为45-55cm,优选为50cm ;饲草燕麦行距为25-35,优选为30cm,播种量60kg/hm2 (公顷),(折合实际播种面积播种量为120 kg/hm2),开沟深1_1.5cm,播种后盖土深1cm。儿菜肥水管理:全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防止积水。定根苗成活后追施清粪水I至2次提苗。定植后35至40天(立冬后)重施开盘肥,用人畜粪加尿素,离植株15cm处开一小穴,将肥水施入并盖土护根,切忌干施尿素。莲座期至结球期,需水量大,应供给充足水分:结球紧实期至收获前适当控水。定植后60天左右,儿菜处于迅速膨大的初期,施用人畜粪水或沼液加尿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菜与饲草燕麦间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儿菜与饲草燕麦进行间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菜与饲草燕麦间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儿菜与饲草燕麦进行间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菜与饲草燕麦间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儿菜与饲草燕麦进行间作的步骤包括: 采用2行儿菜间作4行饲草燕麦的种植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菜与饲草燕麦间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儿菜与饲草燕麦进行间作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选择儿菜和饲草燕麦品种; 选地整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菜与饲草燕麦间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儿菜和饲草燕麦品种的步骤包括: 儿菜选用高产抗病毒病早熟品种,饲草燕麦选用耐刈割、再生性好、直立、叶量大、耐湿的闻广优质品种。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儿菜与饲草燕麦间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儿菜与饲草燕麦进行间作的步骤包括: 儿菜育苗; 儿菜定植:行距60cm,穴距50cm ; 饲草燕麦播种:燕麦播种在儿菜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志强杨衍王荣党选民曹振木玉永雄刘卢生牛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6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