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印片材,其特征在于: 该转印片材包括:支撑物,和 可接受油墨并具有热熔粘合性的转印层,且 该支撑物和转印层可分离地附着在一起。(*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喷墨打印机的转印片材,该片材可用于通过采用喷墨打印机形成记录图像并将该记录图像转印至物体(要转印的),如衣物(或部件)上。
技术介绍
由于喷墨记录系统容易适合全色图像生产,并且低噪音和印刷质量优异,因此该系统已用于在转印片材上记录图像。喷墨记录所需的转印片材的性能包括油墨吸收性能和油墨固定性能。考虑到记录的安全性和适宜性,水基油墨主要被用于喷墨记录,并且该记录通过将油墨液滴自喷嘴向片材喷射进行。因此,该片材要求高吸油性能和油墨附着性能。例如,当使用难以在短时间内干燥的油墨时,油墨有可能粘附在喷墨打印机的片材进料辊上。特别是当组合使用深色和淡色-或浅色油墨并与深色趋于相邻形成淡色-或浅色区域时,即使少量深色油墨粘附到辊上同时该粘附的深色油墨进一步通过与回转辊接触粘附到淡色区域上,也会使浅色区域染污而损害外表面。这种现象被称为染污转印。此外,为通过使用具有精确机理的喷墨打印机进行稳定印刷,该片材必须具有在其上的输送纸稳定性和涂层(或涂膜)稳定性。若纸不能稳定输送,则打印机被纸堵塞,因此难以形成或印刷清楚或清晰的图像,若片材上的涂层在打印机内侧脱落,则打印机内侧被染污,结果对输送纸或图像形成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例如,当借助转印片材将记录图像热转印至图像接受材料如衣服上形成转印图像时,对于片材,不仅需要具有热转移性能和粘结性能,而且需要具有高耐水性或耐洗涤性能。例如,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JP-10-16382A、JP-9-290560和JP-2000-168250A公开了一种用于喷墨记录的转印片材。然而,在JP-10-16382A、JP-9-290560中公开的转印片材中,细颗粒容易中脱落,还发生染污转印。此外,转印介质的油墨固定和耐水性能不足。而在JP-9-290560中公开的转印片材中输送稳定性不足,且发生染污转印。技术的内容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转印片材,该转印片材具有优良的纸输送稳定性、防止染污打印机内侧,并具有不发生染污转印程度的油墨吸收性能。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转印性和粘结性优良的用于喷墨打印机的转印片材。本技术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水性优良并且当热转印至物体(如衣服、织物)上时纹理优良的用于喷墨打印机的转印片材。申请人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发现通过形成转印层,该转印层包括位于支撑物上的特定的三种或三类热熔体粘结剂细颗粒物质,用于喷墨打印机的转印片材的纸的输送稳定性和打印机内侧无染污性可显著改进,且油墨吸收性可改善到不发生染污转印这样的程度。基于上述发现,完成了本技术。换言之,本技术的转印片材包括支撑物,和可从支撑物分离并可接受油墨(例如油墨液滴)的转印层,其中转印层包括热熔体粘结剂颗粒。该颗粒热熔体粘结剂包括具有熔点高于80℃的颗粒A和具有熔点可不高于80℃的颗粒B。颗粒A包括具有吸油性不低于50ml/100g的热熔体粘结剂颗粒A1和具有吸油性低于50ml/100g的热熔体粘结剂颗粒A2。颗粒A的熔点可为约90至120℃(特别是约100至120℃),颗粒B的熔点可为约30至80℃(特别是约60至80℃)。颗粒A1的吸油性为约70至500ml/100g(特别是约100至300ml/100g),颗粒A2的吸油性不超过48ml/100g(特别是不低于47ml/100g)。颗粒A与颗粒B的重量比为约99.9/0.1至30/70(特别是约99.5/0.5至50/50)。颗粒A1与颗粒A2的重量比为约80/20至1/99(特别是约60/40至5/95)。颗粒A和颗粒B各自包括聚酰胺类颗粒(聚酰胺类细颗粒)。转印层可进一步包括可成膜(成膜)树脂组分。可成膜树脂组分可包括亲水性聚合物、氨基甲酸酯类树脂或热固性或交联树脂等。转印层可进一步包括染料固定剂。本技术包括其中将图像通过喷墨记录系统记录于转印片材的转印层上的转印片材。此外,本技术包括在其上通过转印方法形成记录图像的织物或衣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转印片材的剖面图。本技术详细描述本技术用于喷墨打印机的转印片材包括支撑物1和转印层2,转印层能够自支撑物分离并含有热熔体粘结剂颗粒。作为支撑物(或基物),可使用任何一种支撑物如不透明的、半透明的和透明支撑物,只要转印层(或保护层)能够自支撑物分离(或剥离)即可。支撑物的例子通常包括剥离(可剥离)支撑物,如剥离处理的纸(剥离纸)、合成纸、化学(人造)纤维纸和塑料膜,可将其进行处理以提供可剥离性能。对于合成纸,可提及各种合成纸,如由聚丙烯、聚苯乙烯或其类似物制成的纸。对于化学纤维纸,可提及由化学纤维如尼龙纤维、丙烯酸类纤维、聚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制成的各种化学纤维纸。对于构成塑料膜的聚合物,可使用各种树脂(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通常使用热塑性树脂。对于热塑性树脂,可提及聚烯烃类树脂(例如聚C2-4烯烃类树脂如聚丙烯),纤维素衍生物(例如纤维素酯如乙酸纤维素),聚酯类树脂(如聚对苯二甲酸亚烷基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酸亚烷基酯如聚萘二酸乙二醇酯和聚萘二酸丁二醇酯,或其共聚物),聚酰胺类树脂(如聚酰胺6,聚酰胺6,6,乙烯醇类树脂(如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碳酸酯等。在这些薄膜中,考虑到机械强度、耐热性和可加工性,优选聚酯类树脂(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支撑物的厚度可根据其用途或应用选取,通常为,例如约10至250μm,优选约15至200μm。可通过常规方法,如通过用剥离剂(如蜡、高级脂肪酸的酰胺、硅油)或通过在支撑物中包含剥离剂,提供或赋予剥离性。对于纸,可通过在固体处理(例如粘土涂覆)后用剥离剂(如硅油)涂覆纸赋予可剥离性。若必要,可将常规添加剂如稳定剂(例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热稳定剂)、润滑剂、成核剂、填料和颜料加入塑料膜中。在本技术的转印片材中,转印层包含热熔体粘结剂颗粒(热熔体粘结剂细颗粒),并可进一步包含成膜(可成膜)树脂组分,和染料固定剂。(热熔体粘结剂颗粒)热熔体粘结剂颗粒包括具有熔点高于80℃的热熔体粘合剂细颗粒A,和具有熔点不高于80℃的热熔粘结剂体细颗粒B。A热熔体粘结剂细颗粒热熔体粘结剂细颗粒A的熔点仅需要高于80℃。例如,熔点为约90至200℃,优选约90至120℃,更优选约约100至120℃。此外,热熔体粘结剂细颗粒A包括具有吸油性不低于50ml/100g的热熔体粘结剂细颗粒A1(热熔体粘结剂颗粒)A1热熔体粘结剂细颗粒热熔体粘结剂细颗粒A1主要提供纸的输送稳定性和转印层的高油墨吸收性,并赋予转印层热熔体粘结性。热熔体粘结剂细颗粒A1的吸油性不低于50ml/100g(例如约70至500ml/100g,优选不低于75ml/100g(例如约100至300ml/100g)。此外,吸油性通过使用亚麻籽油按照JIS K5107测量。满足这些性能的热熔体粘结剂细颗粒A1为多孔热熔体粘结剂细颗粒。热熔体粘结剂树脂包括各种树脂,例如烯烃树脂(如聚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无规聚丙烯),乙烯共聚物树脂,聚酰胺类(尼龙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橡胶等。热熔体粘结剂树脂可单独或混合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西秀生,山田升,饭田淳一,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