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仁昌专利>正文

一种商用中餐燃气炒菜灶中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0028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商用中餐燃气炒菜灶中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外部包括炉灶后背的烟道(1)、内夹层热水箱(2)、热水龙头(3)、尾锅(4)相连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内部由水—气联动阀与燃气、空气混合器复合体装置(16)同步操作执行,一冷水循环铜盘管(9)从水-联动阀与燃气、空气混合器复合体装置流出,并经炉膛(12)底部的耐火材料(13)中穿过流向顶部的一铸铁锅架(6)的内壁,冷水循环铜盘管(9)沿着一余热辐射板(8)下层至中央的全预混燃烧器(11)外围的上、下耐火陶瓷圈(10)外层,由上至下绕冷水循环铜盘管(9),然后进入炉膛(12)底部烟道内,经过尾锅(4),流入热水箱(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高温烟气排放余热充分加以回收利用,并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和节能降耗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商用中餐燃气炒菜灶中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外部包括炉灶后背的烟道(1)、内夹层热水箱(2)、热水龙头(3)、尾锅(4)相连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内部由水—气联动阀与燃气、空气混合器复合体装置(16)同步操作执行,一冷水循环铜盘管(9)从水-联动阀与燃气、空气混合器复合体装置流出,并经炉膛(12)底部的耐火材料(13)中穿过流向顶部的一铸铁锅架(6)的内壁,冷水循环铜盘管(9)沿着一余热辐射板(8)下层至中央的全预混燃烧器(11)外围的上、下耐火陶瓷圈(10)外层,由上至下绕冷水循环铜盘管(9),然后进入炉膛(12)底部烟道内,经过尾锅(4),流入热水箱(2)。本技术利用高温烟气排放余热充分加以回收利用,并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和节能降耗目标。【专利说明】一种商用中餐燃气炒菜灶中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宾馆酒店、大型商业餐饮和企事业食堂烹饪的燃气中餐炒菜灶,尤其是一种商用中餐燃气炒菜灶中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技术背景目前国内生产的商用燃气厨房设备的技术还处在比较落后的状态,尤其传统鼓风式中餐燃气炒菜灶是个耗能大户(功率都在42?60kW左右)。它主要是靠配置高负荷工况下来实现较强燃烧火力,虽在有效热负荷下满足了烹饪对菜肴速率的需求,这样使热能损耗很大,能效率甚低,连原GB7824-1987中餐燃气炒菜灶国标中(后由CJ/T28-1999中餐燃气炒菜灶建设部行业标准所替代),对炒菜灶的热效率要求不小于20%指标都达不到,后在修订的CJ/T28-2003中餐燃气炒菜灶行业标准中反而删除了热效率的性能指标和试验方法。原因是大多数生产传统鼓风式中餐燃气炒菜灶的厂家都很难达到热效率不小于20%指标值,一般都在16?18%左右,即80%以上的燃气能源白白通过烟道排浪费掉。由于过去都采用传统沟风炉进行强制鼓风的落后燃烧方法,沟风炉燃烧是采用燃气与空气各自在炉膛中混合,未充分达到最佳有效的混合;耗气、耗电、效率低、噪声大。其中烟气排放中有害物的数值亦较高,因而对大气产生严重污染的危害升高,加上燃烧噪声很大等环保上缺陷。我国能源紧缺,在政府提倡“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今天,为迎接即将颁布新制订的商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新标准为契机,需迅速淘汰耗能大、能效低、环保与安全较差的传统式落后商用燃气器具产品是迫在眉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商用中餐燃气炒菜灶上,中餐的菜肴需在高负荷燃气燃烧工况下,既达到中式炒菜的色、香、味、佳的特色的烹饪火力效果,又利用高负荷燃气通过燃烧后所排放出强酌的高温烟气加以回收,达到余热利用节能降耗的显著效果。中国的八大菜系中,要算川、粤菜肴对火力要求较高,其中粤菜为最高。本技术设计结构是一种商用中餐燃气炒菜灶的余热回收和利用。在其一是;在炉膛中采用烟气排放出的高温余热,首先通过余热福射板(耐高温抗氧化合成金属材料)产生红外福射,对锅底进行二次换热,可增强燃烧效率达10%以上。其二是;采用冷水循环方法回收燃烧后排放在炉膛内的高温烟气,彻底解决因燃烧产生的酷热高温会迅速被灶中的铸铁锅架、不锈钢炉围、灶框及炉膛所吸收的困扰难题,有效回收余热产生热水供应的利用,通过上述节能措施,把中餐燃气炒菜灶燃气燃烧后热量的流失降至到最低,可使综合热效率> 50%,t匕原GB7824—87中餐燃气炒菜灶国家标准中热效率指标O 20%)提高了 150%以上,要比即将要颁布的《商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中〈节能评价值〉为35% (2级值)提高了 42.85%,比45% (I级值)还提高了 11%。因此,节能效果显著而突出,是属史无前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对于熟悉本
的人员而言,从对本技术的详细描述中,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图1 (1)是一种商用中餐燃气炒菜灶中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主视图;图1 (2)是图1 (1)的俯视图;图1 (3)是图1 (2)的A-A’剖视图;(A_A’剖视方向应将现横向改为竖向)图2是一种商用中餐燃气炒菜灶中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炉膛剖面示意图;图3是中餐燃气炒菜灶结构俯视图;图4 (1)是中餐燃气炒菜灶中余热反射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 (2)是图4 (1)的俯视图;图5 (1)是中餐燃气炒菜灶中冷水循环铜盘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 (2)是图5 (1)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商用中餐燃气炒菜灶中整体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烟道2、热水箱3、热水龙头4、尾锅5、不锈钢炉围6、铸铁锅架7、铁炒锅8、余热辐射板9、冷水循环铜盘管10、上、下耐火陶瓷圈11、全预混燃烧器12、炉膛13、耐火(砖、泥)材料14、清洗落水槽15、不锈钢灶框16、水-气联动阀与燃气、空气混合器复合体装置17、冷水阀18、燃气阀19、隔层圈顶盖20、燃烧器铸件外壳21、苗火燃烧器22、点火、火焰检测针(S2)23、燃气喷嘴24、离心风机25、苗火空气(风量)供应26、二次风量自动调节板27、首次风量调节板(手动调整锁定)28、燃气自动调节阀(燃气电机Ug2)29 、苗火空气调节阀30、燃烧器内腔测压点31、苗火调节阀1、燃烧器单元I1、空气、燃气混合单元II1、自控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非限制性示例说明本技术。附图1 (I)~(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即一种商用中餐燃气炒菜灶中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同时结合图2所示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炉膛剖面示意图,以及图3所示的灶面的结构俯视图。在该商用中餐燃气炒菜灶中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中,外部由炉灶后背的烟道1、内夹层热水箱2、热水龙头3、尾锅4相连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其内部由水-气联动阀与燃气、空气混合器复合体装置16同步操作执行,冷水铜管从水-气联动阀与燃气、空气混合器复合体装置16中流出,并经炉膛12底部耐火(砖、泥)材料13中穿过流向顶部的铸铁锅架6的内壁并用如图5 (I)和图5 (2)所示的冷水循环铜管盘9绕多圈,然后冷水循环铜盘管9沿着余热福射板8 (耐高温、抗氧化合成金属材料)下层由外向内盘成呈扇形,绕多层环圈至中央的全预混燃烧器11外围的上、下耐火陶瓷圈10外层,由上致下绕多层盘曲管,使冷水在铜盘曲管中逐渐从高温烟气余热中得到预热,然后进入炉膛12底部烟道内,经过汤锅尾撑4,流入热水箱2中,被烟气余热后的冷水铜盘管,不断吸收烟气余热的加温,最终回到热水箱储贮,随之可流入尾锅4供厨师烹饪使用,这样组成了炒菜灶中的高温烟气排放中采用冷水循环铜盘管而获得热水的余热利用节能装置。在该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中,首先是将冷水引入容易受高温烟气传热的铸铁锅架6内壁上,吸收铸铁锅架6易被燃烧后排出的高温烟气所传递的高温,以减小烟气余热的热量损失及降低铸铁锅架6表面被高温烟气熏灼的温度。其次,当铁炒锅7在烹饪时所产生的高温烟气排放,一部分在烹饪操作翻锅操作时,通过铁炒锅7上铸铁锅架6四周直接排掉,大部分高温烟气是通过炉膛排向烟道。所述冷水循环是将大部分烟气余热先通过余热辐射板8 (耐高温、抗氧化合成金属材料)产生红外辐射形式,对铁炒锅7的锅底进行二次加热,增加了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商用中餐燃气炒菜灶中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部包括炉灶后背的烟道(1)、内夹层热水箱(2)、热水龙头(3)、尾锅(4)相连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所述装置内部由水‑气联动阀与燃气、空气混合器复合体装置(16)同步操作执行,一冷水循环铜盘管(9)从水‑联动阀与燃气、空气混合器复合体装置流出,并经炉膛(12)底部的耐火材料(13)中穿过流向顶部的一铸铁锅架(6)的内壁,所述冷水循环铜盘管(9)沿着一余热辐射板(8)下层至中央的全预混燃烧器(11)外围的上、下耐火陶瓷圈(10)外层,由上至下绕所述冷水循环铜盘管(9),然后进入炉膛(12)底部烟道内,经过尾锅(4),流入热水箱(2)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仁昌
申请(专利权)人:刘仁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