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长动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2103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长动臂,其包括第一桁架臂(51)、连接钢丝绳(11)、定滑轮组(30)、动滑轮组(20)以及用于放置所述动滑轮组的动滑轮组安放装置;所述连接钢丝绳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动滑轮组、定滑轮组并与所述定滑轮组固定,所述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具有用于与卷扬中的钢丝绳结合的对接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加长动臂,由于动滑轮组安放装置的存在,运输前可以将穿有连接钢丝绳的动滑轮组放置在该安放装置上,到了施工现场将所述动滑轮组从该安放装置上吊起,并使所述动滑轮组与所述前拉板连接,与此同时将连接钢丝绳通过对接接头与卷扬中的钢丝绳结合即可使用,运输方便、节省时间,而且减轻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加长动臂,其包括第一桁架臂(51)、连接钢丝绳(11)、定滑轮组(30)、动滑轮组(20)以及用于放置所述动滑轮组的动滑轮组安放装置;所述连接钢丝绳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动滑轮组、定滑轮组并与所述定滑轮组固定,所述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具有用于与卷扬中的钢丝绳结合的对接接头。本技术提供的加长动臂,由于动滑轮组安放装置的存在,运输前可以将穿有连接钢丝绳的动滑轮组放置在该安放装置上,到了施工现场将所述动滑轮组从该安放装置上吊起,并使所述动滑轮组与所述前拉板连接,与此同时将连接钢丝绳通过对接接头与卷扬中的钢丝绳结合即可使用,运输方便、节省时间,而且减轻了劳动强度。【专利说明】加长动臂
本技术涉及起重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风机吊装用加长动臂。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加长动臂包括塔式钢丝绳10、动滑轮组20、定滑轮组30、第一桁架臂51、第二桁架臂52、撑杆80以及前拉板40,所述定滑轮组30固定在所述撑杆80上,所述撑杆80的一端支撑在所述第一桁架臂51上,所述撑杆8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桁架臂51的第一端铰接;所述塔式钢丝绳10分别穿过所述动滑轮组20、定滑轮组30并与所述定滑轮组30固定,所述前拉板40安装在所述第二桁架臂52上,且所述第二桁架臂52上位于前拉板40下方的吊钩用滑轮60用于悬挂重物。在穿绕塔式钢丝绳10时,需要用辅助吊车70将所述动滑轮组20单独吊至所述定滑轮组30上方,然后穿绕所述塔式钢丝绳10,再用所述辅助吊车70吊着所述动滑轮组20拖拽着所述塔式钢丝绳10向前方移动,直至与所述前拉板40连接。然而,由于上述加长动臂中的动滑轮组20为散件,也就是说上述加长动臂使用时,需要将所述动滑轮组20单独运输,到了现场之后再重新组装,即完成穿设塔式钢丝绳10等操作。这样,不仅使得所述动滑轮组20运输不方便,而且由于到了现场才穿设所述塔式钢丝绳10,因此比较费时费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长动臂,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加长动臂的动滑轮组运输不方便以及使用该加长动臂费时费工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加长动臂,该加长动臂包括第一桁架臂、连接钢丝绳、定滑轮组、动滑轮组以及用于放置所述动滑轮组的动滑轮组安放装置;所述连接钢丝绳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动滑轮组、定滑轮组并与所述定滑轮组固定,所述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具有用于与卷扬中的钢丝绳结合的对接接头。优选地,所述动滑轮组安放装置包括相对间隔固定在所述第一桁架臂上的第一侧板,从而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具有动滑轮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侧板对应的位置上均开有搁置槽,所述动滑轮组的两端均设有用于支撑在所述搁置槽中的支撑耳。优选地,所述动滑轮组的两端各自设有一对所述支撑耳。优选地,所述搁置槽为所述第一侧板上的长形开口,所述支撑耳呈与所述开口匹配的圆柱形。优选地,所述动滑轮组安放装置还包括第一筋板和锁紧部,各个所述第一侧板的背向所述动滑轮组容纳空间的一侧固定有相互间隔的成对的所述第一筋板,该成对的所述第一筋板分别位于所述搁置槽的两侧,该成对的所述第一筋板上相对的位置上均开有同轴的第一通孔,在所述动滑轮组放置在所述动滑轮组安放装置上的状态下,所述支撑耳伸出所述搁置槽,且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位于所述支撑耳的上方,所述锁紧部包括插入部和锁定部,所述插入部能够穿过同轴的所述第一通孔,并通过所述锁定部锁定。优选地,所述插入部为钥匙型插入部,所述锁定部为β型开口销,所述钥匙型插入部与所述β型开口销通过链条连接,所述钥匙型插入部的插入端端部设有用于与所述β型开口销匹配的第二通孔。优选地,所述动滑轮组安放装置还包括用于加强的第二筋板,各个所述第一侧板的朝向所述动滑轮组容纳空间的一侧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二筋板。优选地,各个所述第一侧板的朝向所述动滑轮组容纳空间的一侧固定有成对的所述第二筋板,该成对的所述第二筋板位于所述搁置槽的两侧。本技术提供的加长动臂,由于动滑轮组安放装置的存在,在运输时使得动滑轮组不用分散运输,运输前可以将穿有连接钢丝绳的动滑轮组放置在该安放装置上,到了施工现场将所述动滑轮组从该安放装置上吊起,并使所述动滑轮组与所述前拉板连接,与此同时将连接钢丝绳通过对接接头与卷扬中的钢丝绳结合即可使用,运输方便,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加长动臂费工费时的问题。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 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
技术介绍
中的加长动臂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加长动臂的结构示意图(桁架臂简单的示出)。图3是图2所示的加长动臂的局部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加长动臂的左视图。图5是图3所示的加长动臂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加长动臂的锁紧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加长动臂的动滑轮组的机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加长动臂的左视图。图9是图7所示的加长动臂的俯视图。图10是图3中动滑轮组安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只显示了动滑轮组安放装置和第一祐1架臂)。图11是图10所示的动滑轮组安放装置的左视图。图12是图10所示的动滑轮组安放装置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塔式钢丝绳;11:连接钢丝绳;20:动滑轮组;21:第二侧板;22:滑轮安装轴;23:轴承;24:支撑耳;25:滑轮;30:定滑轮组;40:前拉板;51:第一桁架臂;52:第二桁架臂;60:吊钩用滑轮;70:辅助吊车;80:撑杆;91:第一侧板;91a:搁置槽;92:第一筋板;92a:第一通孔;93:第二筋板;96:锁紧部;96a: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本技术提供一种加长动臂,如图2所示,该加长动臂包括第一桁架臂51、连接钢丝绳11、定滑轮组30、动滑轮组20以及用于放置所述动滑轮组20的动滑轮组安放装置;如图7至图9所示,所述动滑轮组20包括具有预定间隔的第二侧板21、滑轮安装轴22、轴承23以及多个滑轮25,所述多个滑轮25并排的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21之间。所述连接钢丝绳11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动滑轮组20、定滑轮组30并与所述定滑轮组30固定,所述连接钢丝绳11的另一端具有用于与卷扬中的钢丝绳结合的对接接头。所述加长动臂还包括撑杆80、第二桁架臂(图2未示出)以及前拉板(图2未示出),各部件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由于已经在
技术介绍
中已详细叙述,因此这里不在重复。本技术提供的加长动臂,由于动滑轮组安放装置的存在,在运输时使得动滑轮组不用分散运输,运输前可以将穿设有连接钢丝绳的动滑轮组放置在该安放装置上,到了施工现场将所述动滑轮组20从该安放装置上吊起,并使所述动滑轮组20与所述前拉板连接,与此同时将连接钢丝绳通过对接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长动臂,其特征在于,该加长动臂包括第一桁架臂(51)、连接钢丝绳(11)、定滑轮组(30)、动滑轮组(20)以及用于放置所述动滑轮组(20)的动滑轮组安放装置;所述连接钢丝绳(11)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动滑轮组(20)、定滑轮组(30)并与所述定滑轮组(30)固定,所述连接钢丝绳(11)的另一端具有用于与卷扬中的钢丝绳结合的对接接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冬冬李义何霁鹏钟清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