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用座椅和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88653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婴儿车用座椅和婴儿车。被安装在婴儿车(10)上的婴儿车用座椅(50)具备布状材料(70),该布状材料具有构成表面(70a)的第一面料(71)、无纺布(72)、被配置在第一面料(71)和无纺布(72)之间的棉(7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婴儿车用座椅和婴儿车。被安装在婴儿车(10)上的婴儿车用座椅(50)具备布状材料(70),该布状材料具有构成表面(70a)的第一面料(71)、无纺布(72)、被配置在第一面料(71)和无纺布(72)之间的棉(73)。【专利说明】婴儿车用座椅和婴儿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婴儿车用座椅和具有该座椅的婴儿车。
技术介绍
公知有一种婴儿车,例如日本国JP2004 - 231059A所公开的那样,该婴儿车具有婴儿车主体和安装在婴儿车主体上的婴儿车用座椅。婴儿车用座椅主要使乘坐在婴儿车上的婴幼儿舒适地落座在婴儿车主体上并保护婴幼儿。因此,座椅不仅被要求具有缓冲性,还被强烈要求具有透气性。在图7和图8中,图示了现有座椅的层结构的一个示例。图7所不的座椅550具有构成面向婴幼儿的一侧的表面的表面料581、构成与表面料581相反侧的表面的背面料585、被配置在表面料581和背面料585之间且具有透气性的聚氨酯583。在图7所示的座椅550内,构成面向婴幼儿的一侧的表面的表面料581能够使用透气性和耐久性优异的拉歇尔经编针织物(raschel)面料等。另一方面,构成与婴幼儿相反侧的表面的背面料585可以使用视觉上使人联想到透气性的网状(mesh)材料。然而具有透气性的聚氨酯583价格较高。此外,从防止聚氨酯583因摩擦而产生的劣化、更具体而言防止聚氨酯583的破碎等的观点出发,背面料585需要使用网眼比较细且价格比较高的网状材料。即,虽然图7所示的座椅的缓冲性和通气性比较优异,但从座椅和婴儿车的制造成本观点出发,最好不采用这种座椅。另一方面,在图8所不的座椅650中,作为被夹在表面料681和背面料685间的胆料,使用了价格低廉的棉。但是由于背面料685需要防止棉683的跑出和棉683的破碎等,因此背面料685不能使用网状材料。实际上,透气性非常低的耐撕裂(rip-stop)面料等作为背面料685来使用。因此,婴儿车的使用者(监护者)在视觉上不具有对于透气性的安心感,在这一点上,商品欠缺吸引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性和透气性优异且廉价的婴儿车用座椅、以及具有该座椅的婴儿车。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用座椅是一种被安装在婴儿车上的婴儿车用座椅,具备布状材料,该布状材料具有构成表面的第一面料、无纺布、被配置在所述第一面料和所述无纺布之间的棉。在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用座椅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所述第一面料构成面向婴幼儿的一侧的表面。在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用座椅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所述布状材料还具有构成与所述第一面料相反侧的表面的第二面料。在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用座椅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所述第二面料由网状材料构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用座椅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所述布状材料为仅由所述第一面料、所述棉、所述无纺布以及所述第二面料构成的层叠体。在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用座椅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布状材料还具有被配置在所述第一面料和所述棉之间的第二无纺布,所述第一面料由网状材料构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用座椅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还具有与所述布状材料连接的第二布状材料,所述第二布状材料具有构成面向婴幼儿的一侧的表面的第三面料、构成与所述第三面料相反侧的表面的第四面料、被配置在所述第三面料和所述第四面料之间的棉。在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用座椅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至少具备:座面部;靠背部,其与所述座面部连接,所述座面部和所述靠背部中的至少一方由所述布状材料构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用座椅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还具备位于所述座面部和所述靠背部的至少侧方的、侧壁部,所述侧壁部由第二布状材料构成,所述第二布状材料具有构成面向婴幼儿的一侧的表面的第三面料、构成与所述第三面料相反侧的表面的第四面料、被配置在所述第三面料和第四面料之间的棉。在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用座椅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第二布状材料是由所述第三面料、所述棉和所述第四面料构成的层叠体。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具备:具有所述任一种特征的婴儿车用座椅、和支承所述座椅的婴儿车主体。在本专利技术的婴儿车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所述婴儿车主体具有支承所述婴儿车用座椅的底板、和支承所述底板的支承框,在所述底板上形成有用于透气的透气区域,在所述婴儿车用座椅被支承在所述底板上的状态下,所述婴儿车用座椅的所述布状材料的至少一部分面对所述透气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赋予婴儿车用座椅优异的缓冲性和透气性,并能降低该座椅的制造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且为表图示了具备座椅的婴儿车的立体图。图2为图示了婴儿车主体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图3为图示了从婴儿车主体拆下的座椅的俯视图。图4为图示了座椅所包括的布状材料的层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图5为图示了座椅所包括的第二布状材料的层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图6为与图4对应的图,且为图示了布状材料的层结构的其另一个示例的剖视图。图7为图示了现有座椅的层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图8为图示了现有座椅的层结构的另一个示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至图5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婴儿车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其中,图1图示了婴儿车的整体结构。图示的婴儿车10具有可折叠的婴儿车主体11、和安装在婴儿车主体11上的座椅50。图2在拆下座椅50后的状态下图示了婴儿车主体11。图3图示了座椅50。图示的婴儿车主体11包括:具有一对前腿22和一对后腿24的框架部20、以及以可摇动的方式与框架部20相连接的手推握柄36。在婴儿车主体11的各个前腿22的下端保持有车轮(前轮)16,在婴儿车主体11的各个后腿24的下端保持有车轮(后轮)18。在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车主体11中,握柄36能够相对于框架部20进行摇动。握柄36能够被固定在图1中实线所示的背面推扶位置(后方位置)、和未图示的对面推扶位置(前方位置)。使握柄36相对于框架部20可摇动的结构可以已知的结构,例如,可采用JP2008 - 254688A公开的结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婴儿车主体11像广泛普及的那样,为座椅50的靠背部57的倾斜角度可变化的结构,即被构成为能够后躺。座椅50使用后述那样具有柔软性的材料形成,能够随着婴儿车主体11的后躺动作而变形。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婴儿车主体11被构成为,能够以座椅50的座面部55和靠背部57相互接近的方式折叠。首先,主要参照图2对婴儿车主体11的结构的一个具体示例进行说明。然后,再详细说明座椅50。婴儿车主体11 (婴儿车10)整体上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面为中心,大致成为对称的结构。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框架部20具有被分别左右配置的一对前腿22、分别左右配置的一对后腿24、分别左右配置的一对扶手28、分别左右配置的一对第一联接件26。前腿22的上方端部和后腿24的上方端部可转动(可摇动)地连接到被配置在对应侧(左侧或右侧)的扶手28上。另外,第一联接件26的上方部分可转动(可摇动)地连接到被配置在对应侧(左侧或右侧)的扶手28的后方部分上。框架部20还具有连结左前腿22和左第一联接件26的左第二联接件32、连接右前腿22和右第一联接件2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用座椅,其被安装在婴儿车上,其中,具备布状材料,该布状材料具有构成表面的第一面料、无纺布、被配置在所述第一面料和所述无纺布之间的棉。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内健谷崎雅志
申请(专利权)人:康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