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计量泵的纺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28812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13:45
一种可更换计量泵的纺丝系统,包括纺丝箱体和位于所述纺丝箱体上方的计量泵,所述纺丝箱体上固定设置有纺丝箱泵座板,所述纺丝箱泵座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熔融纺丝料通过的第一熔体孔,所述计量泵底端开设有多个用于熔融纺丝料通过的第二熔体孔;所述纺丝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纺丝箱泵座板和所述计量泵之间的计量泵联接板,所述计量泵联接板开设有多个用于熔融纺丝料流动通过的熔体通道,所述熔体通道的上开口与所述计量泵的所述第二熔体孔形状相同、尺寸相当,所述熔体通道的下开口与所述纺丝箱泵座板的所述第一熔体孔形状相同、尺寸相当。通过所述计量泵联接板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纺丝系统实现了计量泵的更换,从而扩大了纺线生产品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可更换计量泵的纺丝系统,包括纺丝箱体和位于所述纺丝箱体上方的计量泵,所述纺丝箱体上固定设置有纺丝箱泵座板,所述纺丝箱泵座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熔融纺丝料通过的第一熔体孔,所述计量泵底端开设有多个用于熔融纺丝料通过的第二熔体孔;所述纺丝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纺丝箱泵座板和所述计量泵之间的计量泵联接板,所述计量泵联接板开设有多个用于熔融纺丝料流动通过的熔体通道,所述熔体通道的上开口与所述计量泵的所述第二熔体孔形状相同、尺寸相当,所述熔体通道的下开口与所述纺丝箱泵座板的所述第一熔体孔形状相同、尺寸相当。通过所述计量泵联接板的设置,使得本技术的纺丝系统实现了计量泵的更换,从而扩大了纺线生产品种。【专利说明】—种可更换计量泵的纺丝系统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特别是一种可更换计量泵的纺丝系统。
技术介绍
纺丝系统主要包括纺丝箱体、纺丝箱泵座板、和通过纺丝箱泵座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纺丝箱体上的计量泵。计量泵在纺丝工艺中是不可缺少的装置。它对高聚物熔体高压计量纺丝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纺丝箱泵座板是连接纺丝箱体和计量泵之间的一块基础结合件,通常在设计生产时即固定在纺丝箱体上,很难也较少拆卸。纺丝箱泵座板上开设有与计量泵底端的多个第二熔体孔相通且一一对应的第一熔体孔,熔融状态的纺料进入纺丝箱体经纺丝箱泵座板的第一熔体孔进入计量泵,然后经计量泵调节流量后进入纺丝箱泵座板后送至喷丝板处喷丝,因此,一旦纺丝箱泵座板完成设计安装,计量泵的型号就不能再改变更换,生产的纺线品种单一。上述纺丝系统的设计,由于不能更换计量泵,带来了一些难题。如中国专利CN10550611B公开了一种纺粘生产的模块式纺丝箱体,包括衣架式结构、计量泵、融体入口和纺丝组件,计量泵安装在纺丝箱体上,由其附图1可以看出,其采用的计量泵,泵体细高,且为多层齿泵该种计量泵在使用中带来的问题是:计量泵高度尺寸相对偏高,保温困难,特别是停泵后再开泵,泵体温度下降相对快,容易出现打泵齿或者打泵销现象,从而导致计量泵使用寿命降低,且纺丝系统纺丝性能降低,纺丝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纺丝系统由于不能更换计量泵,从而导致纺线生产品种单一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以更换计量泵,从而扩大纺线生产品种的可更换计量泵的纺丝系统。进一步,提供一种更换为粗矮形状计量泵且为单层齿泵的纺丝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计量泵高度尺寸相对偏高,从而导致保温困难,泵体温度下降相对快,容易出现打泵齿或打泵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可更换计量泵的纺丝系统,包括纺丝箱体和位于所述纺丝箱体上方的计量泵,所述纺丝箱体上固定设置有纺丝箱泵座板,所述纺丝箱泵座板上成型有第一熔体流出口和多个第一熔体流入口,所述计量泵底端成型有与所述第一熔体流出口相对应的第二熔体流入口和数量与多个所述第一熔体入口一致的第二熔体流出口 ;所述纺丝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纺丝箱泵座板和所述计量泵之间的计量泵联接板,所述计量泵联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熔体出口和所述第二熔体入口对应以使所述第一熔体出口和所述第二熔体入口导通的第一熔体通道,所述计量泵联接板上还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熔体入口和多个所述第二熔体出口数量一致的第二熔体通道,多个所述第二熔体通道的上开口与所述计量泵的多个所述第二熔体出口位置对应且形状、尺寸相同,多个所述第二熔体通道的下开口与所述纺丝箱泵座板的多个所述第一熔体入口位置对应且形状、尺寸相同。所述计量泵联接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计量泵的底面尺寸相吻合,所述计量泵联接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纺丝箱泵座板的上面尺寸相吻合。所述计量泵联接板呈粗矮的圆柱形。所述第一熔体通道为直通道且成型于所述计量泵联接板的中间位置;多个所述第二熔体通道的上开口以所述第一熔体通道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周状均布在所述第一熔体通道周围,多个所述第二熔体通道的下开口分散布置在所述第一熔体通道周围。所述第一熔体通道为一个,所述第二熔体通道为六个。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可更换计量泵的纺丝系统,其通过在所述纺丝箱泵座板和所述计量泵之间设置计量泵联接板,所述计量泵联接板设有与所述第一熔体出口和所述第二熔体入口对应以使所述第一熔体流出口和所述第二熔体入口导通的第一熔体通道,以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熔体入口和所述第二熔体流出口数量一致的第二熔体通道,多个所述第二熔体通道的上开口与所述计量泵的多个所述第二熔体流出口位置对应且形状、尺寸相同,多个所述第二熔体通道的下开口与所述纺丝箱泵座板的多个所述第一熔体流入口位置对应且形状、尺寸相同,通过以上所述计量泵联接板的设置,实现了计量泵的可更换性,使得纺丝箱泵座板可以与新更换的计量泵配合使用,从而实现纺丝系统不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造即可实现新品种纺线的生产,扩大了纺线生产品种范围。2.本技术的可更换计量泵的纺丝系统,其通过将现有的泵体细高的计量泵更换为泵体粗矮的单层齿计量泵,泵体粗矮的计量泵保温效果好,停泵后再开泵时,泵体温度下降平稳且缓慢,并且不会出现打泵齿或打泵销的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可更换计量泵的纺丝系统的结构装配图;图2是本技术中计量泵联接板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与图2相反视角的计量泵联接板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中计量泵联接板的剖面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纺丝箱体,11-纺丝箱泵座板,111-第一熔体出口,112-第一熔体入口,2-计量泵,3-计量泵联接板,31-第一熔体通道,321-上开口,322-下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可更换计量泵的纺丝系统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纺丝系统包括纺丝箱体1、位于所述纺丝箱体I上方的计量泵2、加热装置和保温装置(图中未示出),加热装置和保温装置为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加热装置和保温装置,在此,不再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纺丝箱体I上固定设置有纺丝箱泵座板11,所述纺丝箱泵座板11上开设有成型有第一熔体出口 111和多个第一熔体入口 112,所述计量泵2底端成型有与所述第一熔体出口 111相对应的第二熔体入口和数量与所述第一熔体入口 112—致的第二熔体出口(图中未示出)。为了实现所述计量泵的更换,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纺丝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纺丝箱泵座板11和所述计量泵2之间的计量泵联接板3,所述计量泵联接板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熔体出口 111和所述第二熔体入口对应以使所述第一熔体出口 111和所述第二熔体入口导通的第一熔体通道31,所述计量泵联接板3上还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熔体入口 112和所述第二熔体出口数量一致的第二熔体通道,多个所述第二熔体通道的上开口 321与所述计量泵2的多个所述第二熔体出口位置对应且形状、尺寸相同,多个所述第二熔体通道的下开口 322与所述纺丝箱泵座板11的多个所述第一熔体入口 112位置对应且形状、尺寸相同。熔体由所述纺丝箱体I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更换计量泵的纺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纺丝箱体(1)和位于所述纺丝箱体(1)上方的计量泵(2),所述纺丝箱体(1)上固定设置有纺丝箱泵座板(11),所述纺丝箱泵座板(11)上成型有第一熔体出口(111)和多个第一熔体入口(112),所述计量泵(2)底端成型有与所述第一熔体出口(111)相对应的第二熔体入口和数量与多个所述第一熔体入口(112)一致的第二熔体出口;所述纺丝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纺丝箱泵座板(11)和所述计量泵(2)之间的计量泵联接板(3),所述计量泵联接板(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熔体出口(111)和所述第二熔体入口对应以使所述第一熔体出口(111)和所述第二熔体入口导通的第一熔体通道(31),所述计量泵联接板(3)上还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熔体入口(112)和多个所述第二熔体出口数量一致的第二熔体通道,多个所述第二熔体通道的上开口(321)与所述计量泵(2)的所述多个第二熔体出口位置对应且形状、尺寸相同,多个所述第二熔体通道的下开口(322)与所述纺丝箱泵座板(11)的多个所述多个第一熔体入口(112)位置对应且形状、尺寸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艳芳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三鑫合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