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8452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5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方向盘;后视镜;辅助视镜,所述辅助视镜可枢转地邻近所述后视镜设置,所述辅助视镜通过控制组件与所述方向盘相连以在所述方向盘转动时驱动所述辅助视镜枢转。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通过在车身上设置与后视镜配合的辅助视镜,并且辅助视镜可以由方向盘的转动而驱动,在车身倾斜转向时,能通过方向盘的转动来驱动辅助视镜随车身的倾斜而转向,使辅助视镜同步向车身转动方向的反向小幅度旋转,驾驶员通过观察后视镜和辅助视镜可以消除盲区,并且也能及时消除因车头倾斜或转向所导致的并行道的视野盲区,提高了车辆的驾驶安全性,并且该结构的辅助视镜需要检测的数据少,布线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方向盘;后视镜;辅助视镜,所述辅助视镜可枢转地邻近所述后视镜设置,所述辅助视镜通过控制组件与所述方向盘相连以在所述方向盘转动时驱动所述辅助视镜枢转。根据本技术的车辆,通过在车身上设置与后视镜配合的辅助视镜,并且辅助视镜可以由方向盘的转动而驱动,在车身倾斜转向时,能通过方向盘的转动来驱动辅助视镜随车身的倾斜而转向,使辅助视镜同步向车身转动方向的反向小幅度旋转,驾驶员通过观察后视镜和辅助视镜可以消除盲区,并且也能及时消除因车头倾斜或转向所导致的并行道的视野盲区,提高了车辆的驾驶安全性,并且该结构的辅助视镜需要检测的数据少,布线方便。【专利说明】车辆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常用汽车后视镜在车身纵向中心轴线夹角约20度处有一个视野盲区,汽车在变道或转弯时,往往许多驾驶员总是先倾斜车身,再看后视镜。这种不良习惯,很容易和并行在视野盲区的车辆发生相撞。特别是路道由直道变为斜道的情况则更严重。现有的车用随动后视镜电路复杂、电子元件多,检测的地方也很多。既要检测车辆角度,又要检测方向盘的转角,然后通过控制电路向电机和传动装置发出指令,这就会降低可靠性,也给布局连线带来很多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后视镜布线方便且安全性高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包括:车身;方向盘,所述方向盘设在所述车身内;后视镜,所述后视镜安装在所述车身外;辅助视镜,所述辅助视镜可枢转地邻近所述后视镜设置,所述辅助视镜通过控制组件与所述方向盘相连以在所述方向盘转动时驱动所述辅助视镜枢转。根据本技术的车辆,通过在车身上设置与后视镜配合的辅助视镜,并且辅助视镜可以由方向盘的转动而驱动,在车身倾斜转向时,能通过方向盘的转动来驱动辅助视镜随车身的倾斜而转向,使辅助视镜同步向车身转动方向的反向小幅度旋转,驾驶员通过观察后视镜和辅助视镜可以消除盲区,并且也能及时消除因车头倾斜或转向所导致的并行道的视野盲区,提高了车辆的驾驶安全性,并且该结构的辅助视镜需要检测的数据少,布线方便。另外,根据本技术的车辆,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安装组件,所述辅助视镜通过所述安装组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后视镜下方。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辅助视镜与所述后视镜在水平方向上的初始夹角为3-10° O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后视镜的前表面上;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辅助视镜的前表面相连,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可枢转地与所述固定轴的下端相连。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开布置且超出所述后视镜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支脚,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两个磁性件,两个所述磁性件分别设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两个所述支脚上;绕线框,所述绕线框与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绕线框设在两个所述磁性件之间且所述绕线框的左右两端分别邻近两个所述磁性件;以及线圈,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绕线框上,所述线圈与所述方向盘电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磁性件的朝向所述绕线框的面形成为弧形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绕线框大体形成为“凸”字形,所述绕线框的上部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所述绕线框的两端分别邻近所述磁性件的弧形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安装轴,所述安装轴安装在所述车身内;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可枢转地与所述安装轴相连,所述方向盘与所述旋转轴相连;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双向开关,所述双向开关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双向开关上设有导电部;开关结合套,所述开关结合套套设在所述安装轴上并与所述线圈电连接,所述开关结合套上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两个配合部,所述导电部设在所述两个配合部之间且可分别与两个所述配合部接触导电,所述双向开关被构造成所述导电部与所述两个配合部中的任一个接触导电时、所述旋转轴克服所述双向开关与所述旋转轴之间的摩擦力且相对于所述双向开关旋转。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双向开关形成为空心柱状,所述导电部设在邻近所述双向开关的下端的位置,且所述导电部被构造成突出于所述双向开关的外周面并向下延伸的长条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滑动电阻,所述滑动电阻形成为螺旋状并套设在所述双向开关上,所述滑动电阻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布置的螺旋部,相邻两个所述螺旋部之间形成配合间隙;和滑动电阻驱动叉,所述滑动电阻驱动叉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滑动电阻驱动叉的至少一侧设有旋臂,所述旋臂上设有驱动片,所述驱动片伸入所述配合间隙内并分别抵接相邻两个所述螺旋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动电阻包括内圈滑动电阻和外圈滑动电阻,所述外圈滑动电阻设在所述内圈滑动电阻的外周,所述内圈滑动电阻的上端的径向尺寸小于下端的径向尺寸,所述外圈滑动电阻的上端的径向尺寸大于下端的径向尺寸。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动电阻驱动叉的两侧分别设有旋臂,每个旋臂上分别设有所述驱动片。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另一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辅助视镜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绕线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方向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双向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开关结合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滑动电阻驱动叉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内圈滑动电阻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外圈滑动电阻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 方向盘,所述方向盘设在所述车身内; 后视镜,所述后视镜安装在所述车身外; 辅助视镜,所述辅助视镜可枢转地邻近所述后视镜设置,所述辅助视镜通过控制组件与所述方向盘相连以在所述方向盘转动时驱动所述辅助视镜枢转; 安装组件,所述辅助视镜通过所述安装组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后视镜下方,所述安装组件包括: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后视镜的前表面上; 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上端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和 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辅助视镜的前表面相连,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可枢转地与所述固定轴的下端相连; 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开布置且超出所述后视镜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支脚,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两个磁性件,两个所述磁性件分别设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两个所述支脚上; 绕线框,所述绕线框与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绕线框设在两个所述磁性件之间且所述绕线框的左右两端分别邻近两个所述磁性件;以及 线圈,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绕线框上,所述线圈与所述方向盘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长堆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