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炉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77398 阅读:5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1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氮化炉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上端开放的装置本体,内部形成有上下贯通的燃烧室,燃烧室底部设有镂空或具有透气孔的金属环,装置本体还设有通过排气或关闭排气以使燃烧室内保持废气燃烧所需压强的保压阀,通过废气传输管道将氮化炉的废气从装置本体底部送至燃烧室并位于金属环下,并将燃气管道出气口从装置本体底部连通燃烧室并位于金属环之下,通过点火装置点燃燃气管道送出的燃气以加热金属环,金属环加热燃烧室至燃烧室内温度高于废气燃点温度,进而再在燃烧室内将废气传输管道通入以燃烧废气并通过管道排放,由此保障了燃烧室内的温度和压强可以充分燃烧废气以避免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氮化炉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上端开放的装置本体,内部形成有上下贯通的燃烧室,燃烧室底部设有镂空或具有透气孔的金属环,装置本体还设有通过排气或关闭排气以使燃烧室内保持废气燃烧所需压强的保压阀,通过废气传输管道将氮化炉的废气从装置本体底部送至燃烧室并位于金属环下,并将燃气管道出气口从装置本体底部连通燃烧室并位于金属环之下,通过点火装置点燃燃气管道送出的燃气以加热金属环,金属环加热燃烧室至燃烧室内温度高于废气燃点温度,进而再在燃烧室内将废气传输管道通入以燃烧废气并通过管道排放,由此保障了燃烧室内的温度和压强可以充分燃烧废气以避免残留。【专利说明】一种氮化炉废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氮化炉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当今,氮气处理已经成为冶金加工等领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氮化炉在使用后往往会残留有一部分废气,常见的如氨气(NH3)等,会通过燃气(通常为甲烷CH4)燃烧方式加以处理(转化成NO2气体和水蒸汽)后排放,但是,由于氨气燃点较高,在实际的情况中,往往无法完全燃烧,从而会造成残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化炉废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氮化炉废气处理残留的问题。为解决上述及其他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氮化炉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上端开放的装置本体,内部形成有上下贯通的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底部设有镂空或具有透气孔的金属环,所述装置本体还设有:通过排气或关闭排气以使燃烧室内保持废气燃烧所需压强的保压阀;废气传输管道,连接所述氮化炉,且废气传输管道的所述出气口从所述装置本体底部送至所述燃烧室,并位于所述金属环下;燃气管道,其出气口从所述装置本体底部连通所述燃烧室并位于所述金属环之下;点火装置,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其中,所述点火装置点燃所述燃气管道送出的燃气以加热所述金属环,所述金属环加热所述燃烧室至燃烧室内温度高于废气燃点温度,进而再在燃烧室内将所述废气传输管道通入以燃烧废气并通过管道排放。优选的,所述废气传输管道和氮化炉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气体成分检测装置及废气开关阀,用于在检测到氮化炉排放气体为废气时,导通废气开关阀以将所述排放气体送入废气传输管道。优选的,所述向上排放的燃烧后气体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气体成分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气体成分检测装置检测燃烧后气体不为废气时排放室外。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上方设有集流罩,所述集流罩上端设有用于进行燃烧后气体排放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连接所述排放管道。优选的,所述废气为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残留氨气的混合气体,所述废气燃点温度为400摄氏度。优选的,所述金属环为多个相互有连接的同心圆环所组成的结构。优选的,所述金属环材质为铁、铜或钨。优选的,所述燃烧室内壁设有保温层。优选的,所述保温层内表面设有金属网。优选的,所述点火装置连接于从所述燃气管道上延伸出的分支管道,所述分支管道设有开关阀;所述点火装置通过所连接的高压包打火。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氮化炉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上端开放的装置本体,内部形成有上下贯通的燃烧室,燃烧室底部设有镂空或具有透气孔的金属环,装置本体还设有通过排气或关闭排气以使燃烧室内保持废气燃烧所需压强的保压阀,通过废气传输管道将氮化炉的废气从装置本体底部送至燃烧室并位于金属环下,并将燃气管道出气口从装置本体底部连通燃烧室并位于金属环之下,通过点火装置点燃燃气管道送出的燃气以加热金属环,金属环加热燃烧室至燃烧室内温度高于废气燃点温度,进而再在燃烧室内将废气传输管道通入以燃烧废气并通过管道排放,由此保障了燃烧室内的温度和压强可以充分燃烧废气以避免残留。【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氮化炉废气处理装置的一实施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的氮化炉废气处理装置的一实施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的氮化炉废气处理装置的一实施例中金属环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I氮化炉废气处理装置11装置本体12 燃烧室121保温层122金属网13金属环14保压阀15废气传输管道151废气开关阀16燃气管道161分支管道17气体成分检测装置18集流罩19点火装置2氮化炉3高压包【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氮化炉废气处理装置1,包括:上端开放的装置本体11,内部形成有上下贯通的燃烧室12,所述燃烧室12底部设有镂空或具有透气孔的金属环13,所述金属环13可以卡合或焊接等方式固定,所述装置本体11还设有:通过排气或关闭排气以使燃烧室12内保持废气燃烧所需压强的保压阀14 ;废气传输管道15,连接所述氮化炉2,且废气传输管道15的所述出气口从所述装置本体11底部送至所述燃烧室12,并位于所述金属环13下;燃气管道16的出气口从所述装置本体11底部连通所述燃烧室12并位于所述金属环13之下;点火装置19设于所述装置本体11内;其中,所述点火装置19点燃所述燃气管道16送出的燃气以加热所述金属环13,所述点火装置19点燃所述燃气管道16送出的燃气以加热所述金属环13,所述金属环13加热所述燃烧室12,以使所述燃烧室12内温度高于废气燃点温度,进而再向燃烧室12内将所述废气传输管道15通入以燃烧废气并通过管道排放。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11上方设有集流罩18,所述集流罩18上端设有用于进行燃烧后气体排放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排放管道来排放燃烧后气体至例如室外等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废气传输管道15和氮化炉2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气体成分检测装置17及废气开关阀15,用于在检测到氮化炉2排放气体为废气时,导通废气开关阀151以将所述排放气体送入废气传输管道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废气为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残留氨气的混合气体,如果例如只有水和二氧化碳,则可以认为不是废气,可以直接排放室外,所述废气标准可参考国内外既定标准或应实际需求而设定,预存于所述气体成分检测装置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室的最高温度应该低于金属环13的熔点,所述燃烧室12燃烧温度800-950摄氏度,已领燃烧室12内保持温度58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氨气点燃温度400摄氏度,氨气燃点较高,因此以确保所述废气能够被充分点燃;所述金属环13材质为铁、铜、刚或钨等,所述加热金属环13即烧红铁、铜或钨等材质的金属,较佳地,本实施例选择金属环13的材质为铁,对应的,所述点燃燃气对炉内铁质的金属环13加热到的预设温度为400摄氏度以上,较佳的为550摄氏度,持续加热20分钟至I小时,确保炉内整体温度保持在550摄氏度以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向上排放的燃烧后气体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气体成分检测装置17,所述集流罩18上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还连接至所述气体成分检测装置17,从而可以若检测不为废气,则通过气体成分检测装置17控制图示中向左延伸的管道上的另一个阀门而排放室外,达到绿色环保目的;而若气体成分检测装置17检测燃烧后气体仍是不符合标准的废气,则说明燃烧还不够充分,控制所述燃气管道16再次打开,同时再次开启点火装置19,所述点火装置19再次点燃所述燃气管道16送出的燃气以加热所述金属环13,因此可通过加天然气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氮化炉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端开放的装置本体,内部形成有上下贯通的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底部设有镂空或具有透气孔的金属环,所述装置本体还设有:通过排气或关闭排气以使燃烧室内保持废气燃烧所需压强的保压阀; 废气传输管道,连接所述氮化炉,且废气传输管道的出气口从所述装置本体底部送至所述燃烧室,并位于所述金属环下; 燃气管道,其出气口从所述装置本体底部连通所述燃烧室并位于所述金属环之下; 点火装置,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 其中,所述点火装置点燃所述燃气管道送出的燃气以加热所述金属环,所述金属环加热所述燃烧室至燃烧室内温度高于废气燃点温度,进而再在燃烧室内将所述废气传输管道通入以燃烧废气并通过管道排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晓文赵玉宝夏再喜谈火英
申请(专利权)人:通富热处理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