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76274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1 00:27
一种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一输入管,连接于热交换装置的一端,且输入管分别与蒸气入口及冷空气入口连通,并分借其上各自所设的控制阀,以选择蒸气、冷空气或水其一送入热交换装置;一送风装置,设置在冷空气入口的前端,用以产生风压将冷空气送入热交换装置;一排放管,连接于热交换装置的另一端,且其至少连通一冷凝水出口及一空气出口,并分别借由其上各自所设的控制阀,用以排放热交换装置的冷凝水或空气;借此,使通过热交换装置内的染液达到预定的升、降温度,具有减少水资源与能源的消耗。(*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尤指一种可选择空气作为热交换器内染液进行降温的装置。
技术介绍
染布作业是布匹I经由筒身10机头内的喷嘴12所喷出染液2的推动,使布匹I及染液2通过导布管20后,进入筒身10内浸染,再由置于机头的提布轮11的提升,及喷嘴12喷压染液2的推动,使布匹I及染液2经过多次循环才可完成染布制程;由于染液2需在热交换装置40内进行温度的提升或冷却,其染布制程的温度需被控制,才能达到布匹I染色所需的质量。如图1所示。现有上热交换装置40内进行温度提升,多以蒸气来升高染液2的温度,而当染液2的温度需要降低时,则多采用冷却水与染液2进行热交换,现有装置如图1所示。基本上冷却水的来源是很方便,但是完成染液的降温后,该冷却水的温度会升高,如果冷却水要再循环使用就必须做二次热交换,这种作法不但要投入设备费用,而二次热交换的过程也需要能源费用;另一种作法则是将完成染液降温的冷却水排放掉,如此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空气是一种干净又便宜的能源,热交换后升高温度的空气排放到大气中,也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本技术长期浸淫在染整业的
中,对于能源的如何节约始终是念兹在兹的课题,因此,经过长期的探讨与研究,终于认定空气作为热交换装置的冷却来源,将是非常可行的选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应用空气作为热交换装置的冷却来源,以减少水资源与能源的消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包含有:一筒身,其前方机头设有提布轮及喷嘴;一导布管,由该喷嘴接出至该筒身尾端,形成一供布匹循环浸染的回路;一染液供给装置,包括一泵及输送管路,用以将染液自该筒身抽取后送至该喷嘴的染液循环设备;以及一热交换装置,其内设有流通渠道,使染液流经该流通渠道进行加热/冷却;其特征在于:一输入管,连接于该热交换装置的一端,且该输入管分别与蒸气入口及冷空气入口连通,并分借其上各自所设的一第一控制阀及一第二控制阀,以选择蒸气或冷空气其一送入该热交换装置;一送风装置,设置在该冷空气入口的前端,用以产生风压将冷空气送入该热交换装置;一排放管,连接于该热交换装置的另一端,用以排放该热交换装置的冷凝水或空气;借此,使通过热交换装置内的染液达到预定的升、降温度。依据前揭特征,该排放管至少连通一冷凝水出口及一热气出口,并分借其上各自所设的一第三控制阀及一第四控制阀,用以选择排放该热交换装置的冷凝水或空气。依据前揭特征,在一升温使用状态,该蒸气入口的第一控制阀与该冷凝水出口的第三控制阀打开(ON),而该冷空气入口的第二控制阀与该空气出口的第四控制阀关闭(OFF)时,使流经该热交换装置的染液呈现升温状态。依据前揭特征,在一降温使用状态,该蒸气入口的第一控制阀与该冷凝水出口的第三控制阀关闭(OFF),而该冷空气入口的第二控制阀与该空气出口的第四控制阀打开(ON),且该送风装置启动,使流经该热交换装置的染液呈现,以气冷式进行降温。承上,除以气冷式进行降温外,本技术还包括于该输入管连接一冷却水入口及一第五控制阀,且该排放管还包括连通一冷却水出口及一第六控制阀,如此可依须要选择气冷或水冷,以获致最佳效益。借助上揭技术特征,本装置可运用冷空气送入该热交换装置,来进行染液的冷却,可达到减少水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功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染布机热交换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热交换装置气冷降温示意图。图3A是图3中3A-3A断面剖视图。图3B是本技术的热交换装置另一实施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热交换装置升降温曲线图。图5是本技术再一可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布匹2:染液10:筒身11:提布轮12:喷嘴20:导布管30:染液供给装置31:泵32:输送管路40:热交换装置41:输入管411:蒸气入口412:冷空气入口413:冷却水入口42:排放管421:冷凝水出口422:空气出口423:冷却水出口424:手动排水阀43:外管44:输送管45:热交换空间50:送风装置V1-V6:第一控制阀一第六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有:—筒身10,其前方机头设有提布轮11及喷嘴12 ; —导布管20,由该喷嘴12接出至该筒身尾端,形成一供布匹I循环浸染的回路;一染液供给装置30,包括一泵31及输送管路32,用以将染液2自该筒身10抽取后送至该喷嘴12的染液2循环设备;以及一热交换装置40,其内设有流通渠道,使染液2流经该流通渠道进行加热/冷却;但上揭构成属先前技术(PR10RART),容不赘述。承上,本技术其主要特征在于:一输入管41,连接于该热交换装置40的一端,且该输入管41分别与一蒸气入口 411及一冷空气入口 412连通,并分借其上各自所设的一第一控制阀Vl及一第二控制阀V2,以选择蒸气或冷空气其一送入该热交换装置40 ;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可为一壳管式热交换器(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或套管式热交换器(Tube-1n-Tube Heat Exchanger)。此类型热交换器的构成如图3及图3A所示,其具有一外壳或一外管43,数个输送管44设置在该外管43内,且在该外管43内于数个输送管44外周形成热交换空间45。一送风装置50,设置在该冷空气入口 412的前端,用以产生风压将冷空气送入该装置40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送风装置可为一鼓风机,由于鼓风机一开启就可以直接吸取外部的冷空气,利用其所产生的风压将冷空气送入该热交换装置40,实施上非常便捷,且可借由控制该鼓风机的转速来调整其风压及风速。一排放管42,连接于该热交换装置40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中,该排放管42至少连通一冷凝水出口 421及一空气出口 422,并分别借由其上各自所设的一第三控制阀V3及一第四控制阀V4,以选择排放该热交换装置40的冷凝水或空气。于是,当该蒸气入口 411的第一控制阀Vl与该冷凝水出口 421的第三控制阀V3打开(ON),而该冷空气入口 412的第二控制阀V2与该空气出口 422的第四控制阀V4关闭(OFF)时,使流经该热交换装置40的染液呈现升温状态。如图3所示,当该蒸气入口 411的第一控制阀Vl与该冷凝水出口 421的第三控制阀V3关闭(0FF),而该冷空气入口 412的第二控制阀V2与该空气出口 422的第四控制阀V4打开(ON),且该送风装置50启动,可以直接吸取外部的冷空气,利用其所产生的风压将冷空气送入该热交换装置40,使流经该热交换装置的染液2以气冷式进行降温。请参阅图4所示,本技术的所以能够以气冷式进行降温,经实际升降温的测试的结果显示,依照染色标准程序,一般程序是从20°C开始利用蒸气升温,然后可依布种特性及需求来设定,举一实施例来说:每分钟上升2°C,升至80°C后保温15分钟,再以每分钟上升1.5°C,升至130°C保温20分钟后,接着开始降温;降温时设定每分钟下降1.5°C,从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包括:一筒身,其前方机头设有提布轮及喷嘴;一导布管,由该喷嘴接出至该筒身尾端,形成一供布匹循环浸染的回路;一染液供给装置,包括一泵及输送管路,用以将染液自该筒身抽取后送至该喷嘴的染液循环设备;以及一热交换装置,其内设有流通渠道,使染液流经该流通渠道进行加热/冷却;其特征在于:一输入管,连接于该热交换装置的一端,且该输入管分别与蒸气入口及冷空气入口连通,并分借其上各自所设的一第一控制阀及一第二控制阀,以选择蒸气或冷空气其一送入该热交换装置;一送风装置,设置在该冷空气入口的前端,用以产生风压将冷空气送入该热交换装置;以及一排放管,连接于该热交换装置的另一端,用以排放该热交换装置的冷凝水或空气;借此,使通过热交换装置内的染液达到预定的升、降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包括: 一筒身,其前方机头设有提布轮及喷嘴; 一导布管,由该喷嘴接出至该筒身尾端,形成一供布匹循环浸染的回路; 一染液供给装置,包括一泵及输送管路,用以将染液自该筒身抽取后送至该喷嘴的染液循环设备;以及 一热交换装置,其内设有流通渠道,使染液流经该流通渠道进行加热/冷却; 其特征在于: 一输入管,连接于该热交换装置的一端,且该输入管分别与蒸气入口及冷空气入口连通,并分借其上各自所设的一第一控制阀及一第二控制阀,以选择蒸气或冷空气其一送入该热交换装置; 一送风装置,设置在该冷空气入口的前端,用以产生风压将冷空气送入该热交换装置;以及 一排放管,连接于该热交换装置的另一端,用以排放该热交换装置的冷凝水或空气; 借此,使通过热交换装置内的染液达到预定的升、降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布机气冷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至少连通一冷凝水出口及一空气出口,并分借其上各自所设的一第三控制阀及一第四控制阀,用以选择排放该热交换装置的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秋惠
申请(专利权)人:圣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