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化黑茶压制生产线,包括上料斜输(1)、汽蒸机(2)、渥堆仓(3)、计量输送带(4)、计量模块(5)、转盘蒸茶机(6)、摊茶机构(11)、盖板清理放置机构(13)、液压机(7)、模具循环系统(8)、出茶输送带(9)、模具(10)、分拣机(12)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设备共设置三个PLC控制柜和一台中央控制计算机,三台PLC控制柜和中央控制计算机通过以太网实现互联,上述设备可以通过PLC控制柜进行监测和控制,也可以通过中央控制计算机实现监测和控制,从而使该设备实现了精制、筛分后的黑毛茶到压砖的自动化和连续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化黑茶压制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茶叶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的黑茶加工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黑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黑茶生产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由于黑茶有助消化、软化人体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延缓衰老、降血糖、降胆固醇等功效,近年来黑茶的产销量增长迅速,黑茶的加工工艺也有多种。公开号为CN102273527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黑茶加工工艺,该工艺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干燥1、汽蒸、压制、发酵、干燥2共八道工序,该工艺的改进之处主要是减少黑茶生产过程中的发酵工艺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增加黑茶产量的同时,解决了传统黑茶工艺依赖做茶师傅经验及水平控制黑茶加工质量的问题,该黑茶制茶工艺时间短、一致性高,滋味、汤色和香气都有改善。公开号为CN102388995的专利文件公开的黑茶加工工艺通过提高鲜叶质量、增加控温控湿的模拟日光萎凋和渥堆发酵以及控时控温的体现技术,来实现黑茶加工的品质稳定、清洁、便如批量生产,使黑茶的外形、滋味和香气都有提升。申请号为93111463.2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优质黑茶片的加工方法,该工艺流程包括备料、初次干燥、配料、解块、再次干燥、制片、包装。制作出来的黑茶片外形小巧美观、色泽光亮、油嫩、冲泡简单、汤浓、色香味纯正,加工周期短、效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黑茶的加工工艺目前已经有很多改进,但是黑茶生产过程比较原始、设备简陋,还无法实现完全的连续化和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还有待提高。目前的黑茶加工生产线都无法摆脱人工干预,主要是由于黑茶加工过程中由于需要发酵、渥堆、称量、摊茶、清理放置盖板等工序,而且渥堆后茶叶约含有15%左右的水分,本身具有粘性,相对于绿茶的加工,实现黑茶加工的完全自动化和连续化,需要相对复杂的机械结构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黑茶加工过程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黑茶压制工艺连续化加工的设备,提高黑茶压制的生产效率,降低黑茶加工成本。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连续化黑茶压制设备由上料斜输(1)、汽蒸机(2)、渥堆仓(3)、计量输送带(4)、计量模块(5)、转盘蒸茶机(6)、摊茶机构(11)、盖板清理放置机构(13)、液压机(7)、模具循环系统(8)、出茶输送带(9)、模具(10)、分拣机(12)等组成。作为基本技术方案的改进方案之一:采用的渥堆仓(3)自动检测茶叶仓内部温度(75-88度),渥堆时间8-14小时,在达到设定温度和时间后,利用螺旋翻转机构对茶叶自动翻转,实现自动渥堆和自动出茶;作为基本技术方案的改进方案之二:茶叶通过计量输送带(4)输送到计量模块(5),通过计量模块(5)对每次压制进行定量控制,实现自动称量,定量的黑茶通过转盘蒸茶机(6)进行汽蒸作业;作为基本技术方案的改进方案之三:茶叶在从转盘蒸茶机(6)输送到压砖模具(10)里面后,采用与黑茶磨具大小相匹配的摊平机构(11)将茶叶摊平并通过盖板清理放置机构(13)自动放置盖板;作为基本技术方案的改进方案之四:茶叶已经摊平并放置好盖板的模具(10)在模具循环系统(8)控制下,经过液压机(7)下方时自动定位停止,液压机(7)将茶叶向下压紧成型,最下方已经成型冷却的的黑茶砖及盖板脱落;模具循环系统(8)依次继续循环向前运动,黑茶砖及盖板不断被压制成型并脱落,实现了黑砖的自动压制;作为基本技术方案的改进方案之五:黑茶砖块及盖板从磨具(10)出来后,通过出茶输送带(9)送到分拣机(12)中进行分拣,黑砖送入下步烘干工序,盖板送入盖板清理放置机构(13)自动清理后备用。本专利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渥堆仓对温度自动监测与自动翻转,实现渥堆的自动化和出茶自动化;通过计量模块及衔接设备实现自动称量,通过摊平机构和盖板清理放置机构使从蒸茶机出来的茶叶在模具里面自动摊平并自动放置盖板,摆脱对人工操作的依赖;通过模具自动循环系统实现模具自动循环压制,压制后盖板与茶砖被送入分拣机进行自动分离,盖板被送入清理放置机构摆脱对人工的依赖,从而实现黑茶压制的连续化。附图说明图1是全自动黑茶压制生产线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全自动黑茶压制生产线主视图;图3是全自动黑茶压制生产线俯视图;图4是全自动黑茶压制生产线侧视图;图5摊平机构及模具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2,精制筛分好的黑毛茶通过上料斜输(1)送入螺旋式汽蒸机(2),汽蒸时间一般为50秒,蒸汽温度为98~102°,汽蒸是通过高温除去毛茶因久储带来或孳生的有害霉菌,促使有益菌在适宜条件下排除杂菌的干扰;汽蒸后茶叶落入渥堆仓中进行堆积,借湿热综合作用,促进复杂的理化变化,消除青杂味;堆积时间一般为8-14小时,堆积的叶温一般为75℃-88℃,为防止渥堆仓中心部位叶温太高形成“老化”,渥堆仓底部设计成一个大的U型机构,渥堆仓还设有主轴及搅拌片,搅拌片连接在主轴上,当渥堆仓中可伸缩式温度传感器检测到仓中心叶温超过温度上限时,主轴马上旋转,将渥堆叶搅拌翻转散热,并使渥堆更加均匀进行;渥堆完成后,渥堆仓底部出茶口自动打开,主轴启动使茶叶通过出茶口落入计量输送带(4),通过计量输送带(4)送入计量模块(5),经定量计量后的茶叶被计量模块送入蒸茶机(6),进行压制前的汽蒸,蒸汽温度一般100℃左右,经过4~5秒,使半制品变为柔软且富有粘性,软硬均匀、干湿一致,便于紧压定型。茶叶在转盘蒸茶机(6)中汽蒸好后,蒸茶机自动旋转,茶叶落入模具(10)中,实施例中模具共计16个,如图5所示,所述的16个模具均设有4个移动滚轮(18),模具通过移动滚轮(18)支撑在循环轨道(19)上运动;(模具是圆形或者矩形的无底板的通孔模具,在初始使用前需要人工放置一定厚度的木衬板或其他衬板,剩余空间仅够放置一块茶砖和一块盖板的高度),摊平机构(11)的可移动式主框架(17)自动运动到茶堆上方,并将2片摊茶板(16)垂直插入茶堆中,摊茶板(16)通过电动推杆支撑,电动推杆分别向左、向右收缩,将茶叶摊平,摊平后可移动式主框架(17)自动移动返回原位,盖板清理放置机构(13)自动放置好盖板,此时模具循环系统(8)的2套横向推动油缸(14)与2套纵向推动油缸(15)配合动作,控制已经放置好盖板的模具(10)向前移动并准确定位停止在液压机(7)下方,液压机(7)油缸动作将模具中茶叶紧压成型,当液压机油缸向下压制模具中茶胚时,原先放置在模具中的木衬板会自动脱落一块,直到模具中全部被茶砖和盖板填满;蒸茶机不断将蒸好的茶叶送入模具中,模具不断循环转动,茶砖就这样不断的被压制出来。压制出来的茶砖和盖板通过出茶输送带(9)送入分拣机(12)中,茶砖被分拣出送入下一道干燥工序,盖板被分拣机(12)送入盖板清理放置机构(13),盖板清理放置机构(13)通过硬质毛刷将可能粘在盖板上的茶末等清理干净,并擦茶油备用,等待下次茶叶摊平后放置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化黑茶压制生产线,由上料斜输(1)、汽蒸机(2)、渥堆仓(3)、计量输送带(4)、计量模块(5)、转盘蒸茶机(6)、摊茶机构(11)、盖板清理放置机构(13)、液压机(7)、模具循环系统(8)、出茶输送带(9)、模具(10)、分拣机(12)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设备共设置三个PLC控制柜和一台中央控制计算机,三台PLC控制柜和中央控制计算机通过以太网实现互联,上述设备可以通过PLC控制柜进行监测和控制,也可以通过中央控制计算机实现监测和控制,从而使该设备实现了精制、筛分后的黑毛茶到压砖的自动化和连续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化黑茶压制生产线,由上料斜输(1)、汽蒸机(2)、渥堆仓(3)、计量输送带(4)、计量模块(5)、转盘蒸茶机(6)、摊茶机构(11)、盖板清理放置机构(13)、液压机(7)、模具循环系统(8)、出茶输送带(9)、模具(10)、分拣机(12)组成,其特征在于:茶叶由上料斜输(1)输送到汽蒸机(2)中进行气蒸作业,气蒸后茶叶落入到渥堆仓(3)进行渥堆,渥堆完成后的茶叶通过计量输送带(4)送到计量模块(5),通过计量模块(5)对每次压制进行定量控制,实现自动称量,定量的茶叶通过转盘蒸茶机(6)进行气蒸作业,气蒸后的茶叶输送到压砖模具(10)中,并采用与黑茶模具大小相匹配的摊茶机构(11)将茶叶摊平,并通过盖板清理放置机构(13)自动放置盖板,茶叶已经摊平并放置好盖板的模具(10)在模具循环系统(8)控制下,经过液压机(7)下方时自动定位停止,液压机(7)将茶叶向下压紧成型,最下方已经成型冷却的黑茶砖及盖板脱落;模具循环系统(8)依次继续循环向前运动,黑茶砖及盖板不断被压制成型并脱落,实现了黑茶砖的自动压制;黑茶砖块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哲,刘仲华,朱克军,周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湘丰茶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