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69250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0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其中构成该共聚物的硅氧烷单体的分子量维持在特别高的水平和因此在甚至低硅氧烷含量的情况下,可实现优良的低温抗冲击性,和维持共聚物的粘度在低的水平和因此可改进流动性和可模塑性;和涉及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其中构成该共聚物的硅氧烷单体的分子量维持在特别高的水平和因此在甚至低硅氧烷含量的情况下,可实现优良的低温抗冲击性,和维持共聚物的粘度在低的水平和因此可改进流动性和可模塑性;和涉及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的制造方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其中构成该共聚物的硅氧烷单体的分子量维持在特别高的水平和因此在甚至低硅氧烷含量的情况下,可实现优良的低温抗冲击性,和维持共聚物的粘度在低的水平和因此可改进流动性与可模塑性;和涉及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例如拉伸强度,抗冲击性,等,且还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耐热性和光学透明度。因此,它被广泛地用于许多工业中。然而,尽管聚碳酸酯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但其抗冲击性在低温下快速变糟。为了改进这一缺点,研究了各种聚合物,且已知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具有相对良好的低温抗冲击性。然而,目前使用的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常规地要求高含量的硅氧烷,以显示低温抗冲击性,和因此制造成本必然增加。另外,它们的问题是流动性和可模塑性因该共聚物分子量的增加而劣化。因此,需要开发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它可显示出低温抗冲击性,甚至在采用低硅氧烷含量的情况下,同时具有改进的流动性和可模塑性。<专利文献>US2003/0105226A专利技术公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拟解决在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牵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是提供在甚至采用低硅氧烷含量的情况下,显示出优良的低温抗冲击性,同时具有改进的流动性和可模塑性的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该问题的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它包括下述化学式Ia或化学式I的羟基封端的硅氧烷和下述化学式4的聚碳酸酯嵌段作为重复单元,其中羟基封端的硅氧烷的数均分子量为2,500至15,000:【权利要求】1.一种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它包含下述化学式Ia或化学式I的羟基封端的硅氧烷和下述化学式4的聚碳酸酯嵌段作为重复单元,其中羟基封端的硅氧烷的数均分子量(Mn)为 2,500-15, 000: 2.权利要求1的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它的粘均分子量是15,000-30,000。3.权利要求1的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其中在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内的羟基封端的硅氧烷的含量为1-1Owt%。4.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的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混合数均分子量为2,500至15,000的羟基封端的硅氧烷和低聚的聚碳酸酯并使它们在界面反应条件下反应以形成聚硅氧烷-聚碳酸酯中间体的步骤;和 通过使用第一聚合催化剂聚合该中间体的步骤。5.权利要求4的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中低聚的聚碳酸酯的粘均分子量是800-20,000。【文档编号】C08L83/10GK103958573SQ201280053477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31日【专利技术者】金宰显, 申景茂, 李泓瞮, 张伦珠, 陈善喆 申请人:株式会社三养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硅氧烷‑聚碳酸酯共聚物,它包含下述化学式1a或化学式1的羟基封端的硅氧烷和下述化学式4的聚碳酸酯嵌段作为重复单元,其中羟基封端的硅氧烷的数均分子量(Mn)为2,500‑15,000:[化学式1a]其中,在化学式1a中,R1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羟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烷氧基或芳基;R2独立地表示具有1‑13个碳原子的烃基或羟基;R3独立地表示具有2‑8个碳原子的亚烷基;m独立地表示整数0‑4;且n表示整数30‑200;[化学式1]其中,在化学式1中,R1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羟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烷氧基或芳基;R2独立地表示具有1‑13个碳原子的烃基或羟基;R3独立地表示具有2‑8个碳原子的亚烷基;m独立地表示整数0‑4;n独立地表示整数15‑100;且A表示下式化学式2或3的结构;[化学式2]其中,在化学式2中,X是Y或NH‑Y‑NH,其中Y表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脂族基团,亚环烷基,或具有6‑30个碳原子且未取代或者被卤素原子、烷基、烷氧基、芳基或羧基取代的单‑或多环亚芳基;[化学式3]其中,在上述化学式3中,R4表示具有6‑30个碳原子的芳族烃基或芳族/脂族混合型烃基,或具有1‑20个碳原子的脂族烃基;[化学式4]其中,在化学式4中,R5表示具有6‑30个碳原子的芳族烃基,所述芳族烃基未取代或者被烷基、环烷基、烯基、烷氧基、卤素原子或硝基取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宰显申景茂李泓瞮张伦珠陈善喆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养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