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面偏心块式超越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2893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9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弧面偏心块式超越离合器,外转动件(1)和内转动件(9)之间设置有两块偏心圆弧止动块(4),对应于每块偏心圆弧止动块均设置有用于推顶其沿内腔面(1b)作角位移的切换拨块(2);相应地所述内转动件(9)的传动轮(9b)上的槽体(9e)底部放置有切换拨块预紧弹性件(16),切换拨块(2)放置于该切换拨块预紧弹性件上方,楔形部大端与所述外转动件(1)之间安装有偏心圆弧止动块预紧弹性件(18)。其技术效果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摩擦面,增大摩擦力,并较好地实现偏心圆弧止动块动作过程的同步,能减少转换时间和减小磨损。对偏心圆弧止动块能产生较大推力,楔紧过程能顺利而快速地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弧面偏心块式超越离合器,外转动件(1)和内转动件(9)之间设置有两块偏心圆弧止动块(4),对应于每块偏心圆弧止动块均设置有用于推顶其沿内腔面(1b)作角位移的切换拨块(2);相应地所述内转动件(9)的传动轮(9b)上的槽体(9e)底部放置有切换拨块预紧弹性件(16),切换拨块(2)放置于该切换拨块预紧弹性件上方,楔形部大端与所述外转动件(1)之间安装有偏心圆弧止动块预紧弹性件(18)。其技术效果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摩擦面,增大摩擦力,并较好地实现偏心圆弧止动块动作过程的同步,能减少转换时间和减小磨损。对偏心圆弧止动块能产生较大推力,楔紧过程能顺利而快速地进行。【专利说明】弧面偏心块式超越离合器【
】本技术涉及超越离合器,特别涉及带有位于内外表面间的中间楔合联轴件的超越离合器。【
技术介绍
】超越离合器是用于机械设备中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动力传递与分离的重要部件。是一种利用主、从动部分的速度变化或转动方向的变换,具有自行离合功能的装置。当主、从动部分无相对运动,转向相同,转速相等,才能传递转矩,否则均为不传递转矩的相对滑动,这种不传递转矩的滑动状态称为超越。现有技术的超越离合器包括棘轮式、滚柱式和楔块式。棘轮式超越离合器包括棘轮和棘爪,通过棘爪的运动控制棘轮的转动。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和楔块式超越离合器则是利用滚柱或偏心楔块等摩擦副与主动、从动部分的楔紧作用传递转矩,但是棘轮和棘爪的啮合或滚柱、偏心楔块的摩擦接合都是线接触或点接触,承载能力低、极易磨损,寿命较短。而且,现有的滚柱与滚柱与楔块式超越离合器结构中,为了提高超越离合器的扭矩载荷和使用寿命,特定条件下通常采用增加工作楔锁元件滚柱与楔块数量的方法来达到目的。而楔锁元件数量的增加也使得其工作同步性降低,另由于以上结构属摩擦离合结构,磨损是不可避免的,加之超越工况对预紧弹力的限力要求,故此,依靠有限的预紧弹力与一些辅助结构是根本不能保障众多楔锁元件的同步工作性,这是滚柱式与楔块式超越离合器的先天缺陷,只是相对而言,增加楔锁元件数量的“利”要大于工作不同步的“痹”。CN102606647A公开了一种面接触超越离合器,包括截面呈飞轮状的扭矩轮和套设在扭矩轮外围的扩张夹片组,以及设在扩张夹片组外围的摩擦轮,所述扩张夹片组是由多个截面呈楔形状的扩张夹片首尾排列构成的环形状,所述扩张夹片外环表面与摩擦轮内环表面设计成环面接触结构,因而相对于现有技术其具有较大承载能力,但其在超越状态进入传动状态的过程包括扭矩轮外轮廓对扩张夹片内表面的径向作用力,当扩张夹片是3片以上时这个作用力才足够大,当扩张夹片不是多片而是2片时其作用力较小,因而不适用于2片的结构。而且,该离合器的楔锁件由多片扩张夹片组成,楔锁工作时的轴向同心度与垂直度得不到保障,多片扩张夹片的不同步严重影响扭矩载荷和耐磨损性。仅靠预紧力弹簧10无法实现楔锁同步性能。使得多片扩张夹片从超越状态进入传动状态的起始阶段及楔锁过程迟缓,大扭矩载荷下止动时间长,超越离合器的扭矩承载力受限,工作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强、结构简单、转换时间短、不易磨损、寿命长和机械效率高的弧面偏心块式超越离合器。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弧面偏心块式超越离合器,包括外转动件和内转动件,所述外转动件包括一个用于传动的圆柱形内腔面;所述内转动件包括与所述内 腔面配合的传动轮,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内腔面和传动轮之间放置有两块沿内腔面首尾相贴地布置成环状的偏心圆弧止动块,所述偏心圆弧止动块包括同步头和楔形部,所述同步头与所述楔形部的大端相连,所述楔形部包括与所述内腔面配合的外圆弧面和与其外圆弧面不同轴心线的内圆弧面,所述楔形部的径向厚度沿其外圆弧面的周向从其小端到大端逐渐增大;所述传动轮包括与所述楔形部的内圆弧面配合的外凸圆弧面,所述外凸圆弧面与所述楔形部的内圆弧面中心轴线均偏离所述传动轮的转动轴心线,当传动轮沿所述楔形部的小端到大端的方向转动时,其外凸圆弧面对所述楔形部产生推顶;对应于每块偏心圆弧止动块均设置有用于推顶其作角位移的切换拨块;相应地于所述传动轮上设置有槽体及于所述偏心圆弧止动块同步头中设置有开口,所述槽体底部放置有切换拨块预紧弹性件,切换拨块放置于该切换拨块预紧弹性件上方并穿过所述同步头开口,在该切换拨块预紧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保持与外转动件内腔面的接触,并能够通过该接触摩擦而由外转动件带动其自转,由此推动其对应的偏心圆弧止动块沿所述内腔面做角位移。当外转动件的角速度大于内转动件的角速度或方向相反时,偏心圆弧止动块以大端为前方做角位移,最终在所述传动轮与内腔面之间移动到非楔紧状态,从而使外转动件与内转动件进入超越状态;当外转动件的角速度有小于内转动件角速度的趋势时,偏心圆弧止动块以小端为前方做角位移,最终在传动轮与内腔面之间移动到楔紧状态,从而使内转动件与外转动件进入传动状态。在楔紧状态中,偏心圆弧止动块楔形部的内圆弧面与所述传动轮的外凸圆弧面以及偏心圆弧止动块的外圆弧面与所述被动传动部的内周面形成弧面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槽体可以是从所述传动轮上凸出的槽体,所述切换拨块预紧弹性件可以是弹簧片,所述弹簧片放置于所述槽体底部,其上方依次放置垫片和切换拨块,所述传动轮于所述槽体的两个端部各有通孔,所述弹簧片和垫片的两端卡进于该通孔中,使所述切换拨块能够通过同步头开口的侧面与所在的偏心圆弧止动块形成推顶接触。所述同步头开口中远离其所在的偏心圆弧止动块小端的一侧与所述切换拨块上与之相对的一侧之间可以装有切换拨块预顶弹性件。以形成对偏心圆弧止动块的预顶力,从而可加大切换拨块对偏心圆弧止动块的推顶力,使偏心圆弧止动块能更顺利地移动。所述预顶弹性件可以是弹簧,相应地于安装该弹簧的开口的一侧及其对应的切换拨块的一侧上均有相适配的弹簧安装孔。所述楔形部大端与所述内转动件的传动轮之间可以安装有偏心圆弧止动块预紧弹性件。所述偏心圆弧止动块预紧弹性件可以为弹簧,相应地所述楔形部大端的端面上以及所述传动轮上有相适配的弹簧孔。所述楔形部的内圆弧面与所述传动轮的外凸圆弧面之间可以设置有沿其周向排列的多根滚轴。所述传动轮与所述偏心圆弧止动块之间可以安装有滚轴保持架,所述滚轴排放于该保持架内,保持架的一侧放置有弹性片,该弹性片沿所述传动轮的外凸圆弧面的周向向所述滚轴施加弹性压力,以使得所述滚轴依次地压靠到所述保持架的另一侧。所述同步头和楔形部可以是分立的两个部件。可方便加工。本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可以将外转动件和内转动件的传动结构位置对调,以内转动件为摩擦轮,以外转动件为传动轮。即:提供一种弧面偏心块式超越离合器,包括外转动件和内转动件,所述内转动件包括一个用于传动的圆柱形表面;所述外转动件包括与所述内转动件表面配合传动的内表面,所述内转动件表面和外转动件内表面之间放置有两块沿内转动件表面首尾相贴地布置成环状的偏心圆弧止动块,所述偏心圆弧止动块包括同步头和楔形部,所述同步头与所述楔形部的大端相连,所述楔形部包括与所述外转动件内表面配合的外圆弧面和与其外圆弧面不同轴心线的内圆弧面,所述楔形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弧面偏心块式超越离合器,包括外转动件(1)和内转动件(9),所述外转动件(1)包括一个用于传动的圆柱形内腔面(1b);所述内转动件(9)包括与所述内腔面(1b)配合的传动轮(9b),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腔面(1b)和传动轮(9b)之间放置有两块沿内腔面(1b)首尾相贴地布置成环状的偏心圆弧止动块(4),所述偏心圆弧止动块(4)包括同步头(4f)和楔形部(4g),所述同步头(4f)与所述楔形部(4g)的大端(4d)相连,所述楔形部(4g)包括与所述内腔面(1b)配合的外圆弧面(4a)和与其外圆弧面不同轴心线的内圆弧面(4b),所述楔形部(4g)的径向厚度(d)沿其外圆弧面(4a)的周向从其小端(4c)到大端(4d)逐渐增大;所述传动轮(9b)包括与所述楔形部(4g)的内圆弧面(4b)配合的外凸圆弧面(9d),所述外凸圆弧面(9d)与所述楔形部(4g)的内圆弧面(4b)中心轴线均偏离所述传动轮(9b)的转动轴心线,当传动轮(9b)沿所述楔形部(4g)的小端到大端的方向转动时,其外凸圆弧面(9d)对所述楔形部(4g)产生推顶;对应于每块偏心圆弧止动块(4)均设置有用于推顶其作角位移的切换拨块(2);相应地于所述传动轮(9b)上设置有槽体(9e)及于所述偏心圆弧止动块同步头(4f)中设置有开口(4e),所述槽体(9e)底部放置有切换拨块预紧弹性件(16),切换拨块(2)放置于该切换拨块预紧弹性件上方并穿过所述同步头开口(4e),在该切换拨块预紧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保持与外转动件内腔面(1b)内周面的接触,并能够通过该接触摩擦而由外转动件(1)带动其自转,由此推动其对应的偏心圆弧止动块沿所述内腔面(1b)做角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周宗武周凌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超越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