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6104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20:26
为克服当前常用搬运装置经常存在的难以启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搬运装置,其由轨道槽、载物车构成;轨道槽由长方体凹槽和沿凹槽底部纵向铺设的轨道构成;载物车由载物平台和设置在载物平台下部的轮组构成,轮组由承重轮和传动轮构成,承重轮对称设置在载物平台下部两侧,并与轨道的宽度相适合,每组承重轮间设置传动轮,承重轮通过传动轮相接触。同样搬运一批空瓶时,相对比于不设置传动轮的搬运装置,将本实验新型所需的推力更小,同时不会造成空瓶倒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为克服当前常用搬运装置经常存在的难以启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搬运装置,其由轨道槽、载物车构成;轨道槽由长方体凹槽和沿凹槽底部纵向铺设的轨道构成;载物车由载物平台和设置在载物平台下部的轮组构成,轮组由承重轮和传动轮构成,承重轮对称设置在载物平台下部两侧,并与轨道的宽度相适合,每组承重轮间设置传动轮,承重轮通过传动轮相接触。同样搬运一批空瓶时,相对比于不设置传动轮的搬运装置,将本实验新型所需的推力更小,同时不会造成空瓶倒伏。【专利说明】—种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搬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易于启动且运行平稳的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搬运装置是当前车间常用搬运工具,可有效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但当前常用搬运装置经常存在的难以启动的问题,即:往往造成力量稍小使用者难以使用,力量较大则容易由于用力过猛,导致轨道突然启动,造成货品损坏或人员受伤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搬运装置,可帮助工人安全便捷的实现重物的搬运,特别是通过在设置传动轮,提高动力传导效率,以实现更搬运装置更轻松的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搬运装置,其包括轨道槽、载物车;轨道槽由长方体凹槽和沿凹槽底部纵向铺设的轨道构成;载物车包括载物平台和设置在载物平台下部的轮组,载物车运行于轨道之上,载物平台与凹槽侧壁形成水平面;轮组包括承重轮和传动轮,承重轮对称设置在载物平台下部两侧,并与轨道的宽度相适合,每组承重轮间设置传动轮,承重轮通过传动轮相接触。在启动时,由于使用者推重物时对重物施加一个推力,该推力会通过重物与载物平台之间产生摩擦传导到轮组上,此时由于设置传动轮,所以该力能够迅速传导到其他各承重轮上,从而实现较为省力的启动,同时也避免了用力过猛的情况出现,即使启动变得轻松。 进一步方案,可以在轮组沿轨道纵向两端设置缓冲垫,其边沿超过载物平台边沿的垂直投影线。载物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与轨道槽发生碰撞,特别是沿轨道的纵向两端,所以在此两端设置由富于弹性的材料构成的缓冲垫,以缓冲碰撞产生的冲击力,提高运输过程的平稳度。进一步方案,载物平台侧面可以设置为倒梯形结构。相对于常见的长方形结构,这一方案更有利于进一步缓冲载物平台与凹槽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力。进一步方案,在需要运输面积比载物平台大的物品时,可以在载物平台上设置扩展台,扩展台面积大于载物平台,扩展台通过其下部设置的固定钩与载物平台上的扩展孔的结合固定在载物平台上,扩展台与轨道槽不相接触;固定好后,扩展台的水平几何中心垂直投影落在载物平台的水平几何中心上,此方案可以保障物品搬运时载物车重心的稳定。进一步方案,载物平台上表面有条状或点状等凸起。这一方案可增加货物与载物平台之间摩擦力,使使用者能够更省力地实现重物的搬运。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在承重轮间设置和不设置传动轮的搬运装置做平行对比实验,同样运输一批空瓶,设置传动轮的搬运装置仅需较小的力就可以使载物车启动,而同时加速均匀,没有出现空瓶倒伏的情况;而没有设传动轮的轨道则需较大的力才可以启动,而且有空瓶倒伏的情况出现。【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方向的示意图;图3图1的左视方向的示意图;图4扩展台结构示意图;1.轨道槽;11.凹槽;12.轨道;2.载物车;21.载物平台;22.承重轮;23.传动轮;3.凸起;4.缓冲垫;5.扩展孔;6.扩展台;7.固定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本实验新型包括轨道槽1、载物车2 ;轨道槽I由长方体凹槽11和沿凹槽底部纵向铺设的轨道12构成;载物车2包括载物平台21和设置在载物平台下部的轮组,载物车2运行于轨道12之上,载物平台21与凹槽侧壁形成水平面;轮组包括承重轮22和传动轮23,承重轮22对称设置在载物平台下部两侧,并与轨道12的宽度相适合,每组承重轮22间设置传动轮23,承重轮22通过传动轮23相接触;传动轮23可以分为上下两组。在轮组沿轨道纵向两端设置缓冲垫4,其边沿超过载物平台21边沿的垂直投影线。在启动时,使用者推重物时对重物施加一个推力,该推力会通过重物与载物平台21的摩擦力传导到轮组上,此时由于设置传动轮23,能够迅速将该力传导到各承重轮22上,从而实现较为省力的启动,同时也避免了用力过猛,造成物品倒伏,人员受伤的情况出现。在启动之后,使用者只需保持一定推力,即可借助重物获得的惯性进行搬运。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载物平台21侧面还可设置为倒梯形结构。相对于常见的长方形结构,这一方案更有利于缓冲载物平台21与凹槽11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从而减小碰撞对载物车2的损耗,同时也实现更平稳运输过程。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载物平台21上表面可以设置凸起3,可以是点状,条状等。这一方案可增加货物与载物平台21之间摩擦力,使使用者能够更省力地启动搬运装置,实现重物的搬运。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当需要运输比载物平台21面积大的物品时,可以载物平台21上设置扩展台6,通过扩展台6下部设置的固定钩7结合载物平台上的相应的扩展孔5中,以将扩展台6固定在载物平台21上,扩展台6与轨道槽I不相接触。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槽(I)、载物车(2),所述轨道槽(I)由长方体凹槽(11)和沿所述凹槽底部纵向铺设的轨道(12)构成,所述载物车(2)包括载物平台(21)和设置在载物平台下部的轮组,载物车(2)运行于所述轨道(12)之上,载物平台(21)与凹槽(11)侧壁形成水平面,所述轮组包括承重轮(22 )和传动轮(23 ),所述承重轮(22 )对称设置在载物平台下部两侧,并与轨道(12)的宽度相适合,每组承重轮(22)间设置传动轮(23),承重轮(22)通过传动轮(23)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组沿轨道纵向两端设置缓冲垫(4 ),所述缓冲垫(4 )的边沿超过载物平台边沿的垂直投影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平台侧面为倒梯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平台(21)上设置扩展台(6),所述扩展台(6)面积大于载物平台(21),扩展台(6)通过其下部设置的固定钩(7)与载物平台(21)上的扩展孔(5)的结合固定在载物平台(21)上,扩展台(6)与轨道槽(I)不相接触,扩展台(6)的水平几何中心垂直投影落在载物平台(21)的水平几何中心上。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平台上表面有条状或点状凸起(3)。【文档编号】B65G7/02GK203728021SQ201320864127【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专利技术者】张剑, 许慧英, 胡俊 申请人:浙江慧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槽(1)、载物车(2),所述轨道槽(1)由长方体凹槽(11)和沿所述凹槽底部纵向铺设的轨道(12)构成,所述载物车(2)包括载物平台(21)和设置在载物平台下部的轮组,载物车(2)运行于所述轨道(12)之上,载物平台(21)与凹槽(11)侧壁形成水平面,所述轮组包括承重轮(22)和传动轮(23),所述承重轮(22)对称设置在载物平台下部两侧,并与轨道(12)的宽度相适合,每组承重轮(22)间设置传动轮(23),承重轮(22)通过传动轮(23)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许慧英胡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慧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