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融雪用路面构件以及路面融雪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25605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融雪用路面构件以及路面融雪系统,能够将融雪用空气向作为融雪对象的路面下方以与以往相比更为均匀的方式排出,从而抑制融雪不均,且施工容易,能够减少施工时间和施工费用。该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具有:在作为融雪对象的路面(5)下的既定范围中铺设的形成有多个空气喷出孔(6)的多根有孔管(7、7)…、将这些有孔管(7、7)…的两端部分别可通气地连结的一对通气用连结管(8、8)、和将这些通气用连结管(8、8)的一端部可通气地连结并且具备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口(11)的空气供给管(9),并且,一对通气用连结管(8、8)的另一端部(81)为封闭状态或者利用端部通气管(10)可通气地连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向作为融雪对象的路面的下方排出融雪用空气而加热路面来进行融雪的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融雪用路面构件以及路面融雪系统
技术介绍
以往,提出了各种关于路面融雪系统等的专利技术,其向作为融雪对象的路面的下方排出利用了废热等的融雪用空气,利用该空气的热来加热路面从而进行融雪。例如,在日本特开2005-36622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暖风融雪装置,利用挡土板对在周面上形成有开口部的筒状构造体的两端面进行遮蔽而形成对流空间部,将供温管和具备排气用风扇的低温管插入到所述筒状构造体内的对流空间部,所述供温管经由管头与具备送风用风扇的暖风管连接,所述筒状构造体的外周以粒状石覆盖(专利文献1)。根据该专利文献1的记载,作为融雪用空气能够利用废热,是无需非常高的运营成本的经济性高的融雪装置。此外,在日本特开平1-247602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地表冻结以及积雪防止方法,向埋设于地中的具有多个排气孔的排气管送入空气,从排气孔将空气向地表排出,从而防止地表的冻结以及积雪(专利文献2)。根据该专利文献2的记载,不仅能够普遍地非常简易且可靠地防止地表的冻结,还能够防止积雪。进而,在日本特开2003-239214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铺装路面的融雪系统以及冻结防止系统,以适当的间隔在排水性铺装层的下部设置用于喷出气体的配管而向铺装路面喷出气体(专利文献3)。根据该专利文献3的记载,介质为空气,在地球上哪里都能够得到,施工费用仅为用于送气、喷气的配管费用和压缩机的费用,成本低,在一年之间路面的冻结、积雪次数少的地方,与排水性铺装层并用,可望获得好的投资效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662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24760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39214号公报。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就路面的融雪而言,作为实践中的重要期待,要求对一定以上的范围尽可能均匀地进行融雪,而不是仅仅对狭小的范围进行融雪。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所述的各专利技术中,都没有着眼于解决路面的融雪不均这一点,对此既没有记载也没有暗示。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存在下述问题:在向筒状构造体送入空气的供温管的开口端部的附近、和筒状构造体的里侧的挡土板附近,从开口部排出的空气量产生很大的差异。因此,无法均匀地加热作为融雪对象的路面,会产生融雪不均,融雪效率低。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专利技术中,为了形成对流空间部而需要在路面下进行深挖,施工困难,并且还存在导致施工时间及施工费用增加的问题。此外,专利文献2所述的专利技术也是从送风机单方向地向排气管进行供气,并没有特别考虑融雪不均,容易从排气管的里侧的排气孔排出较多的空气,产生融雪不均。进而,在专利文献3中,关于具备喷出孔的配管,也没有就考虑了融雪不均的配置结构等进行记载或暗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点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融雪用路面构件以及路面融雪系统,能够比以往更均匀地向作为融雪对象的路面下排出融雪用空气,从而能够抑制融雪不均,并且能够使施工容易且减少施工时间及施工费用。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埋设于作为融雪对象的路面的下方,向该路面排出融雪用空气,所述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具有:多根有孔管,铺设于所述作为融雪对象的路面下的既定范围,且形成有多个空气喷出孔;一对通气用连结管,将这些有孔管的两端部分别可通气地连结;以及空气供给管,将这些通气用连结管的一端部可通气地连结且具备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口,并且,所述一对通气用连结管的另一端部为封闭状态或者借助端部通气管可通气地连结。另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可设计成,多根所述有孔管以既定的间隔大致平行地并列配置,并且,这些有孔管被一对所述通气用连结管以及所述空气供给管大致U字状地包围而可通气地构成。进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可设计成,多根所述有孔管以既定的间隔大致平行地并列配置,这些有孔管被一对所述通气用连结管、所述空气供给管以及所述端部通气管大致环状地包围而可通气地构成。此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可设计成,所述各空气喷出孔包括:在顶部按既定的间隔穿设的多个顶孔、在相邻的所述顶孔的各中间位置穿设于向右侧倾斜既定角度的位置处的右侧孔、和在相邻的所述顶孔的各中间位置穿设于与所述右侧孔对称的左侧位置处的左侧孔,所述各有孔管被埋设在从相邻的所述有孔管的右侧孔喷射的所述融雪用空气和从所述左侧孔喷射的所述融雪用空气能够在所述路面的附近处交叉的深度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融雪用路面构件内置有上述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在该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的上方,形成有从所述空气喷出孔喷出的空气能够流通的空气流通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路面融雪系统具有:上述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与该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的空气供给口连结并供给所述融雪用空气的空气供给机构、铺设于所述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的上方并使从所述空气喷出孔喷出的空气能够向上方流通的空气流通部、和铺设于该空气流通部上的路面。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比以往更均匀地向作为融雪对象的路面下排出融雪用空气,从而能够抑制融雪不均,并且能使施工容易,且减少施工时间及施工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路面融雪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的概略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有孔管的放大俯视图。图4是表示图3中的4A-4A截面的纵剖视图。图5是表示图3中的5A-5A截面的纵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概略俯视图。图7是表示铺设本实施方式中的有孔管的深度的放大剖视图。图8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比较例的模拟仿真中使用的分析模型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本专利技术的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的模拟仿真中使用的分析模型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使用图8所示的比较例的模型而利用流体分析得到的管内压力分布的等高线图。图11是表示使用图8所示的比较例的模型而利用流体分析得到的从各空气喷出孔喷射的空气量的三维图表。图12是等高线图,表示使用图9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的模型、由有孔管可通气地被大致U字状地包围时的流体分析得到的管内压力分布。图13是三维图表,表示使用图9所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融雪用路面构件以及路面融雪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埋设于作为融雪对象的路面的下方,向该路面排出融雪用空气,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具有:多根有孔管,铺设于所述作为融雪对象的路面下的既定范围,且形成有多个空气喷出孔;一对通气用连结管,将这些有孔管的两端部分别可通气地连结;以及空气供给管,将这些通气用连结管的一端部可通气地连结且具备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口,并且,所述一对通气用连结管的另一端部为封闭状态或者借助端部通气管可通气地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5.31 JP 2011-1217491.一种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埋设于作为融雪对象的路面的下方,
向该路面排出融雪用空气,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具有:多根有孔管,铺设于所述作为融雪
对象的路面下的既定范围,且形成有多个空气喷出孔;一对通气用连结管,
将这些有孔管的两端部分别可通气地连结;以及空气供给管,将这些通气用
连结管的一端部可通气地连结且具备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口,并且,所述一
对通气用连结管的另一端部为封闭状态或者借助端部通气管可通气地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多根所述有孔管以既定的间隔大致平行地并列配置,并且,这些有孔管
被一对所述通气用连结管以及所述空气供给管大致U字状地包围而可通气地
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融雪用排气管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多根所述有孔管以既定的间隔大致平行地并列配置,这些有孔管被一对
所述通气用连结管、所述空气供给管以及所述端部通气管大致环状地包围而
可通气地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野义昭大内克行富田和彦平野繁树
申请(专利权)人:北水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