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用于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及相应的空气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5506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4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用于在至少两种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尤其用于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包括用于在所述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束(7),和用于接收所述束(7)的壳体(9),所述壳体(9)具有至少一个凸起边缘(11)。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征在于,交换器还包括由硬塑料材料构成的密封件(15),所述密封件包封所述至少一个凸起边缘(11)且设计为确保在交换器和所述交换器的容器之间的密封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空气进气装置,其包括这样的热交换器和空气进气集管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尤其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这种交换器的空气进气装置。
技术介绍
热交换器,例如在机动车工业中使用的,包括流体热交换和流动元件,互相热交换的流体在所述元件中循环。热交换元件例如可包括管或板、中断气体循环的翅片和/或流体流动扰动器,或类似部件。已知用于机动车领域中的这种交换器,尤其用于增压式热机。在该情况下,热交换器,还被称为增压空气冷却器(简称RAS),使得可以通过与诸如外部空气的另一流体或诸如来自发动机冷却回路的水的液体进行热交换而冷却来自发动机的增压空气,因此形成空气/空气或液体/空气型交换器。以传统方式,在进气总管(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这样称呼)处接收空气。总管被固定在燃烧室的气缸盖上,即气缸入口。根据发动机转速,可全部或部分地冷却空气,或不冷却。根据已知的解决方案,热交换器RAS可被接收在总管中,且使得可以冷却经过其的空气。为此,总管具有开口面,所述开口面允许将交换器RAS引入其中。随后通过闭合盖体闭合该开口。然而,该实施可呈现密封缺陷,其可导致不良热交换性能水平。实际上,在交换器的束和进气总管之间密封的不良控制可导致束和总管之间的泄漏,且因此引起性能的显著下降。而且,交换器在总管中的固定可能不够有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提供改进的密封紧密性,使得可以优化交换器的性能水平,同时确保交换器被有效地固定。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在至少两种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器,尤其用于机动车辆的,包括:-位于所述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束,和-接收所述束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凸起边缘,且在于,所述交换器还包括由硬塑料材料制成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络所述至少一个凸起边缘且构造为确保所述交换器和所述交换器的容器之间的密封紧密性。所述交换器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分开或结合地采用:-所述密封件为唇形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被固定到所述至少一个凸起边缘;-所述至少一个凸起边缘具有第一夹持器件,所述第一夹持器件与由所述密封件承载的第二互补夹持器件相配合;-所述密封件由来自聚酰胺族的硬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壳体具有总体基本上“U”形形状,在所述壳体的同一侧上具有三个凸起边缘,及所述密封件具有总体基本上“U”形形状,互补于所述凸起边缘;-所述交换器构造为用于冷却器机动车辆中的发动机的增压空气。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空气进气装置,尤其用于机动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如上限定的热交换器以及接收所述交换器的进气总管。所述装置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分开或相结合地采用:-所述进气总管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构造用于通过机械组装将所述交换器插入所述进气总管中并通过所述交换器闭合;-所述密封件被插设于所述束的所述壳体和所述进气总管之间;-所述密封件的功能为,一方面在所述交换器和所述进气总管之间提供密封,及另一方面在将所述交换器与所述进气总管组将期间为所述交换器通过机械引导;-所述装置在所述密封件和所述总管的本体之间具有为0.1mm到0.25mm量级的干预值,所述总管本体限定用于接收所述密封件的凹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以下作为示意性且非限定性例子给出的描述和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为表示热交换器和交换器的密封件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进气装置的分解图,立体地示出了热交换器和进气总管;图3a为交换器的局部剖面图,示出了根据第一制造变体的夹持系统的;图3b为图3a的截面A-A的视图;图4a为交换器的局部剖面图,示出了根据第二制造变体的夹持系统;图4b为图4a的截面A-A的视图;图5为进气装置的剖面图,示出被接收到进气总管的凹槽中密封件。在这些附图中,基本上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附图标记。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图1示出这样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用总附图标记1指定。这样的交换器1可特别用于冷却用于机动车辆热机的增压空气。在该情况下,交换器1可布置在空气进气总管3中,空气进气总管3亦称为馈送气体分配器,如图2所示。为此,总管3可具有侧开口4,侧开口4允许将交换器1插入其中。组装可通过将交换器1经由总管3的相关开口4插入到总管3中而进行,例如沿交换器3的纵向方向。总管3通常被安装在气缸盖上并允许增压空气进入气缸盖。空气进气总管3和被接收在总管3中的交换器1形成增压空气进气装置5。此外,交换器1可以是作为的“空气-水”交换器,即进行热交换的流体为空气和水的交换器。在增压空气冷却器的情况下;水优选地为来自所述发动机的所谓的“低温”冷却回路的水,其典型地为添加有防冻剂的水。根据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交换器1具有总体基本上平行六面体的形式。该交换器1包括:-热交换束7,位于诸如增压空气的第一流体和诸如冷却剂的第二流体之间,-壳体9,接收交换束7,具有凸起边缘11,-盖体13,用于闭合壳体9,及-密封件15,由硬塑料材料制成,包络壳体9的凸起边缘11。交换束根据所示的实施例,热交换束7具有总体大致平行六面体形式,具有两个较大侧面7a、7b,两个较小侧面7c、7d及两个端面7e、7f。该束7通常可包括板或管的堆叠,界定用于第一流体的循环的第一通道和用于第二流体的循环的第二通道。第一流体例如在束7的纵向方向上穿过第一通道,第二流体例如从第一端面7e至相对的第二端面7f横向地穿过第二通道。扰动翅片可设置在第一通道中,以通过增加交换表面积来扰乱这些第一通道中的空气流。可选地或此外,可设置用于在第二通道中循环的第二流体的紊流器(未示出),以改良热交换。这些扰动使得可以有助于经过板或管的壁的水和空气之间的热交换。交换器1还包括入口喷嘴17和出口喷嘴19,用于第二流体进入束7和已在第二通道中循环之后第二流体的离开。这些喷嘴17,19与设置在束7的板或管中的开口(未示出)连通,以允许第二流体在束7中的循环。壳体如前所述,壳体9接收交换束7。在所示的例子中,在束7的较小侧面7d上,壳体9具有敞开的形式。根据所示的实施方式,束7是平行六面体,壳体9具有大致互补的“U”形形状。该“U”形形状使得可以覆盖束7的两个较大侧面7a、7b和一个较小侧面7c。壳体9不覆盖束7的端面7e,7f,以允许第一流体(诸如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4/201280025552.html" title="尤其用于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及相应的空气进气装置原文来自X技术">尤其用于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及相应的空气进气装置</a>

【技术保护点】
处于至少两种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器,尤其用于机动车辆,包括:‑位于所述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束(7),和‑接收所述束(7)的壳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具有至少一个凸起边缘(11),且在于,所述交换器还包括由硬塑料材料制成的密封件(15),所述密封件包络所述至少一个凸起边缘(11)且构造为确保所述交换器和所述交换器的容器之间的密封紧密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5.26 FR 11545781.处于至少两种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器,尤其用于机动车辆,包括:
-位于所述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束(7),和
-接收所述束(7)的壳体(9),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具有至少一个凸起边缘(11),且在于,所
述交换器还包括由硬塑料材料制成的密封件(15),所述密封件包络所述至
少一个凸起边缘(11)且构造为确保所述交换器和所述交换器的容器之间的
密封紧密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15)为唇形
密封件(3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15)被
固定至所述至少一个凸起边缘(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边缘
(11)具有第一夹持器件(21,25),所述第一夹持器件与由所述密封件(15)
承载的第二互补夹持器件(23,27)相配合。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
(15)由来自聚酰胺族的硬塑料材料制成。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
具有总体基本上“U”形形状,在所述壳体的同一侧上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奥迪拉德S·德弗厄克斯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