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文清专利>正文

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02508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两种微生物共同发酵植物饼粕,包括大豆粕、棉粕、菜粕、麸皮等的畜禽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发酵饲料在配制用于奶牛全价饲料中的应用;所述发酵饲料包括下述组份按重量百分比组成:豆粕30~40%、棉粕15~20%、菜粕5~15%、麸皮30~45%、黑曲霉0.5%、米曲霉0.5%。本发明专利技术成本低,不但具有增强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而且对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以及提高动物消化吸收率等方面也有显著效果,尤其在奶牛全价饲料的应用中经过饲喂试验证明,较普通饲料提高奶牛奶产量10%,同时对提高牛奶产品质量和预防治疗奶牛乳房炎等也有显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畜禽发酵饲料,特别是涉及一种以植物饼粕为主要原料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对肉、禽、蛋、奶及水产品需求量日益增加的同时,对其营养品质也越来越重视。要提高畜禽产品的营养品质,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取决于饲料的质量。因此,现代饲料要求其应含有特定动物所需的除水、空气和光线外的全部养分,并且含量符合其营养需求,可以直接饲喂动物。具体的,它是将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微量元素添加剂、维生素和非营养性添加剂,包括抗生素及药物饲料添加剂等原材料按照特定动物的营养标准进行配方,再经过粉碎、混合、制粒等工艺生产出粉状、颗粒状的产品。20多年来,人们通过在饲料生产中添加抗生素等药物添加剂,从而对于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降低饲养成本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使畜牧业和饲料工业得以迅速发展。但经过研究发现,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添加剂,引起了畜牧产品中残留抗生素等有害物质,从而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于是,近年来采用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研发出了用于替代抗生素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等新型饲料添加剂,但因发酵工程中的分离纯化、浓缩过程的生产成本较高,导致产品售价也较高,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奶牛专用饲料是以玉米、大豆粕、带绒全棉籽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合等生产工艺配制而成。至今未见以发酵饲料为主要成分生产奶牛专用饲料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两种微生物共同发酵植物饼粕,包括大豆粕、棉粕、菜粕、麸皮等的畜禽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发酵饲料在配制用于奶牛全价饲料中的应用。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微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组份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主原料:豆粕30~40%  棉粕15~20%  菜粕5~15%  麸皮30~45%菌种:黑曲霉0.5%     米曲霉0.5%所述豆粕为:大豆经压榨、浸提处理后去掉脂肪的饼粕。所述棉粕为:棉籽经压榨、浸提处理后去掉脂肪的棉粕。所述菜粕为:油菜籽经压榨、浸提处理后去掉脂肪的菜粕。所述麸皮为:以小麦生产面粉后的副产物。所述黑曲霉选自“AS3.350黑曲霉”菌种,并记载在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于-->1998年2月出版的《发酵调味品生产技术》修订版P131上,所属类别为“饲料级酶制剂(12类)。本申请人购于上海市酿造科学研究所。所述米曲霉选自“沪酿3.042”菌种,并记载在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于1998年2月出版的《发酵调味品生产技术》修订版P131上。本申请人购于上海市酿造科学研究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按如下工艺步骤进行:黑曲霉试管斜面→三角瓶种子→浅盘种子                               ↓主原料→混合→高温灭菌→冷却→接种→通风培养→干燥→发酵饲料→包装                               ↑米曲霉试管斜面→三角瓶种子→浅盘种子其中,主原料混合后的水分含量为45~55%;通风培养条件:温度28~32℃,相对湿度85~90%,培养时间36~48小时;干燥温度为80~120℃;所述发酵饲料为颗粒状。本专利技术发酵饲料选用豆粕、棉粕、菜粕为主要原料,经黑曲霉、米曲霉进行双菌种发酵而得,含有大量蛋白质、多肽、小肽、氨基酸等营养物质,适用于制备各种畜禽全价饲料。如奶牛全价饲料,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组份的原料按重量百分配比组成:发酵饲料20%       玉米50%    麦麸25%   磷酸氢钙1%微量元素预混料1%  食盐0.75%  米糠2.25%所述微量元素预混料为市售奶牛微量元素预混料。所述奶牛全价饲料的配制工艺如下:按上述重量百分比称取发酵饲料、玉米及麦麸,粉碎后加入磷酸氢钙、微量元素预混料、食盐和米糠,混匀即制得产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1、由于本专利技术发酵饲料在生产过程中无分离纯化、浓缩工艺,因而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2、本专利技术发酵饲料不但具有增强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而且对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以及提高动物消化吸收率等方面也有显著效果。3、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奶牛的全价饲料,经过饲喂试验证明,较普通饲料提高奶牛奶产量10%;同时对提高牛奶产品质量和预防治疗奶牛乳房炎等也有显著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组份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主原料:豆粕30%   棉粕20%  菜粕5%  麸皮44%菌种:黑曲霉0.5%  米曲霉0.5%所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按如下工艺步骤进行:黑曲霉试管斜面→三角瓶种子→浅盘种子                               ↓主原料→混合→高温灭菌→冷却→接种→通风培养→干燥→发酵饲料→包装                               ↑米曲霉试管斜面→三角瓶种子→浅盘种子其中,主原料混合后的水分含量为45%;通风培养条件:温度30℃,相对湿度90%,培养时间36小时;干燥温度为80~120℃;所述发酵饲料为颗粒状,有特殊香味。实施例2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组份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主原料:豆粕40%   棉粕15%  菜粕14%  麸皮30%菌种:黑曲霉0.5%  米曲霉0.5%所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按如下工艺步骤进行:黑曲霉试管斜面→三角瓶种子→浅盘种子                               ↓主原料→混合→高温灭菌→冷却→接种→通风培养→干燥→发酵饲料→包装                               ↑米曲霉试管斜面→三角瓶种子→浅盘种子其中,主原料混合后的水分含量为55%;通风培养条件:温度32℃,相对湿度85%,培养时间48小时;干燥温度为80~120℃;所述发酵饲料为颗粒状,有特殊香味。实施例3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组份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主原料:豆粕35%   棉粕18%  菜粕6%  麸皮40%菌种:黑曲霉0.5%  米曲霉0.5%所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按如下工艺步骤进行:黑曲霉试管斜面→三角瓶种子→浅盘种子-->                               ↓主原料→混合→高温灭菌→冷却→接种→通风培养→干燥→发酵饲料→包装                               ↑米曲霉试管斜面→三角瓶种子→浅盘种子其中,主原料混合后的水分含量为50%;通风培养条件:温度28℃,相对湿度87%,培养时间36小时;干燥温度为110℃;所述发酵饲料为颗粒状。实施例4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组份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主原料:豆粕38%   棉粕16%  菜粕10%  麸皮35%菌种:黑曲霉0.5%  米曲霉0.5%所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按如下工艺步骤进行:黑曲霉试管斜面→三角瓶种子→浅盘种子                               ↓主原料→混合→高温灭菌→冷却→接种→通风培养→干燥→发酵饲料→包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组份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主原料:豆粕30~40%棉粕15~20%菜粕5~15%麸皮30~45%菌种:黑曲霉0.5%米曲霉0.5%所述黑曲霉选自“AS3.350黑曲霉 ”菌种;所述米曲霉选自“沪酿3.042”菌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组份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主原料:豆粕30~40%  棉粕15~20%    菜粕5~15%    麸皮30~45%菌种:  黑曲霉0.5%   米曲霉0.5%所述黑曲霉选自“AS3.350黑曲霉”菌种;所述米曲霉选自“沪酿3.042”菌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组份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主原料:豆粕35%      棉粕18%    菜粕6%    麸皮40%菌种:  黑曲霉0.5%   米曲霉0.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工艺步骤进行:黑曲霉试管斜面→三角瓶种子→浅盘种子                              ↓主原料→混合→高温灭菌→冷却→接种→通风培养→干燥→发酵饲料→包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陶文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