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菌糠菌丝体原位后发酵生产饲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449 阅读:8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金针菇菌糠菌丝体原位后发酵生产饲料的方法,具体是:将采收菇后的金针菇菌糠做适当透气处理;然后利用菌糠中原先存在的金针菇菌丝体,在12-23℃、保湿通气条件下,在原来存在部位进行后期好氧发酵3-10天,直至菌丝体布满菌糠止;将原位后发酵的金针菇菌糠经自然干燥或机械加热干燥,粉碎,制成金针菇后发酵菌糠饲料。该法省却了通常菌糠发酵生产饲料法所需要的外加营养物和外来微生物,更有利于促进金针菇菌丝体对菌糠中剩余粗纤维的降解和利用。该方法生产的饲料,与未经后发酵的菌糠饲料相比,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按重量百分比增加了50%以上,粗纤维含量按重量百分比下降了30%以上,气味芳香,适口性好,饲料报酬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针菇菌糠菌丝体原位后发酵生产饲料的方法。技术背景金针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特别是含有较高的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为一般菇类所不及。同时金针菇还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对高血压、胃肠道溃疡、某些癌症等具有一定预防、治疗作用。因而金针菇是我国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也是国际市场上仅次于蘑菇、香菇、草菇而居第四位的食用菌。随着金针菇生产规模的越来越大,金针菇栽培后废弃的培养料-菌糠的处理问题日益严重,菇农随意丢弃堆放,腐烂发臭,污染环境,成为农村新公害之一。研究表明,金针菇培养采菇之后的菌糠,仍然还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未被充分降解利用,存留在菌糠中的菌丝体及其分泌物也是动物极好的营养物质,因而可加工成畜、禽和渔业菌糠饲料,在解决污染的同时,有效解决饲料资源贫乏的问题,降低饲料和养殖成本。目前,用食用菌菌糠生产饲料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菌糠饲料直接生产法,将菌糠晒干或烘干,用粉碎机加工成粉末状,即为菌糠饲料,直接生产法虽然简单,但菌糠中的营养成分大部已被菌体出菇时所汲取,饲料营养成分稍差;二是菌糠饲料自然发酵生产法,就是向粉碎的菌糠中加入适量的米糠和水,而后装入大缸(或其他容器),上覆薄膜并扎紧,创造不通气的厌氧环境,利用空气、米糠中存在的一些厌氧微生物如乳酸菌,进行厌氧发-->酵5-10天,乳酸菌分解糖类产生乳酸,造成酸性条件,抑制腐败菌的发展,使混合料发酵成饲料,该法虽然改善了菌糠饲料口感,增加了菌糠饲料中菌体蛋白和营养物质含量,但外加米糠增加成本,且菌体生长主要是依赖补充的米糠中易于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不利于菌糠中残留纤维素、木质素物质的进一步降解、转化、及随后被饲喂动物所吸收利用;三是菌糠饲料接菌发酵生产法,向菌糠中补充菌体生长所需的养分如蔗糖、米糠等,接入特定的菌种或菌剂如糖化曲块或热带假丝酵母菌剂,然后进行翻堆好氧发酵,或装入大缸(或其他容器)进行厌氧发酵,发酵5天-10天后,粉碎制成饲料,该法由于是人工接菌,质量容易控制,增加了菌体蛋白和其它营养物质含量,但外加菌种或菌剂及营养物质,使工艺复杂,成本增加,且菌体生长主要是依赖于补充的易于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同样不利于菌糠中残留纤维素、木质素物质的进一步降解、转化、及随后被饲喂动物所吸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以上所述的现有食用菌菌糠饲料生产方法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直接利用菌糠自身存在的金针菇菌丝体,在无需外加营养成分的条件下直接进行原位好氧后发酵,使菌糠中残留的粗纤维素成分降解转化成易被动物吸收利用的成分,提高金针菇菌糠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饲料报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针菇菌糠菌丝体原位后发酵生产饲料的方法,以克服目前菌糠饲料中残留粗纤维素物质没有被有效降解、转化,营养价值和饲料报酬不足的问题。所说的金针菇菌糠菌丝体原位后发酵生产饲料的方法,是:首先将采收-->菇后的金针菇菌糠做适当透气处理;然后利用菌糠中原先存在的金针菇菌丝体,在12-23℃、保湿通气条件下,在原来存在部位进行后期好氧发酵3-10天,直至菌丝体布满菌糠止;将原位后发酵的金针菇菌糠经自然干燥或机械加热干燥,粉碎,制成金针菇后发酵菌糠饲料。利用该法生产的金针菇菌糠后发酵饲料,含有丰富的菌体蛋白质和粗脂肪,与未经后发酵的菌糠饲料相比,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按重量百分比增加了50%以上,粗纤维含量按重量百分比下降了30%以上,气味芳香,适口性好,饲料报酬高。上述用作后发酵的金针菇菌糠可以是栽培和采收了任何金针菇后所剩下的废料。金针菇菌种可以是任何金针菇栽培品种。如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 (Fr.) Sing. CGMCC 5.17;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Fr.) Sing. CGMCC 5.384;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 (Fr.)Sing. CGMCC 5.613;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 (Fr.) Sing. CGMCC 5.604等。上述的金针菇菌糠可以是任何适合于金针菇栽培的培养料经栽培和采收金针菇后所剩下的废料。如由89%棉籽壳、10%麸皮,1%石膏(或碳酸钙)组成的混合原料与水按1∶1.4混合配制的培养料,经栽培和采收金针菇后所剩下的废料;73%木屑、25%麸皮、1%蔗糖、1%石膏(或碳酸钙)组成的混合原料与水按1∶1.5混合配制成的培养料,经栽培和采收金针菇后所剩下的废料;73%玉米芯、25%麸皮、1%蔗糖、1%石膏(或碳酸钙)组成的混合原料与水按1∶1.6混合配制成的培养料,经栽培和采收金针菇后所剩下的废料。本说明明书涉及培养料配比的均按重量计。-->上述金针菇菌糠做适当透气处理,具体操作可以是将金针菇瓶装或袋装菌糠切割成若干块小块,或分散成颗粒,以使菌糠中的金针菇菌丝体与空气充分接触;然后将菌糠块或颗粒堆砌成高5-20厘米的垛外用塑料膜包裹,或直接装入塑料袋内或其它容器中,注意菌糠不要压实,塑料袋口或容器口不要密闭,保持透气状态。上述在原位进行后期好氧发酵,具体操作可以是:将透气处理的菌糠置于12-23℃条件下,保湿通气,利用菌糠中原先存在的金针菇菌丝体,在原来存在的部位进行好氧发酵3-10天,3天后将塑料薄膜掀开,或将塑料袋口或容器口打开,保证通气,使菌丝体向周围菌糠浸润生长,将菌糠基质降解,直至菌丝体布满菌糠止。上述原位后发酵的金针菇菌糠饲料自然干燥或机械加热干燥,可按常规方法进行,具体操作可以是,将后发酵好的菌糠打散,经自然风干或太阳晒干至重量百分比含水量等于或小于30%,或采用40-80℃机械通风加热干燥方法,使重量百分比含水量等于或小于30%。上述原位后发酵的金针菇菌糠饲料,所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随不同的培养料成份的变化而不一样,按重量百分比计,粗蛋白含量为5%-20%,粗脂肪含量为0.5%-5%,粗纤维含量为10%-40%。上述原位后发酵的金针菇菌糠饲料,可以直接用于畜禽和渔业饲料,也可以以5%-20%不同的重量百分比代替通常饲料中的其它成分如麸皮、米糠、大麦粉,制成配合饲料,用于畜禽和渔业饲料,饲喂效果好于未经后发酵处理的金针菇菌糠饲料,使饲料成本降低5-20%。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除非有另外说明,一般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并参照数据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以下的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各种过程和方法是本领域中公知的常规方法。所用原料、菌种的来源、商品名以及有必要列出其组成成分者,均在首次出现时标明,其后所用相同原料、菌种如无特殊说明,均与首次标明的内容相同。实施例1.由73%木屑、25%麸皮、1%蔗糖、1%石膏(或碳酸钙)组成的混合原料与水按1∶1.5混合配制成的培养料,按每袋500克湿料分装到聚丙烯塑料袋(17×33×0.06cm),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冷却至室温后,无菌条件下接入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 (Fr.) Sing. CGMCC 5.17菌种(可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处公开购买)。将塑料袋口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针菇菌糠菌丝体原位后发酵生产饲料的方法,所述的方法是:首先将采收菇后的金针菇菌糠做适当透气处理;然后利用菌糠中原先存在的金针菇菌丝体,在12-23℃、保湿通气条件下,在原来存在部位进行后期好氧发酵3-10天,直至菌丝体布满菌糠止;将原位后发酵的金针菇菌糠经自然干燥或机械加热干燥,粉碎,制成金针菇后发酵菌糠饲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针菇菌糠菌丝体原位后发酵生产饲料的方法,所述的方法是:首先将采收菇后的金针菇菌糠做适当透气处理;然后利用菌糠中原先存在的金针菇菌丝体,在12-23℃、保湿通气条件下,在原来存在部位进行后期好氧发酵3-10天,直至菌丝体布满菌糠止;将原位后发酵的金针菇菌糠经自然干燥或机械加热干燥,粉碎,制成金针菇后发酵菌糠饲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针菇菌糠是栽培和采收了任何金针菇后所剩下的废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针菇菌糠是任何适合于金针菇栽培的培养料经栽培和采收金针菇后所剩下的废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针菇菌糠做适当透气处理是指将金针菇瓶装或袋装菌糠切割成若干块小块,或分散成颗粒,使菌糠中的金针菇菌丝体与空气充分接触;然后将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旭华余多慰袁生方何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