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氨基-4,6-二氯-5-甲酰胺基嘧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50625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4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2-氨基-4,6-二氯-5-甲酰胺基嘧啶的制备方法,以丙二酸二乙酯和醋酸为原料,先与亚硝酸钠发生亚硝化反应,在锌粉的存在下与甲酸发生还原、甲酰化反应生成甲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再与盐酸胍缩合成环生成2-氨基4,6-二羟基-5-甲酰氨基嘧啶,以季铵盐为催化剂,进行氯化反应,在碱的作用下分步水解得到产物。其原材料易得,反应时间短,后处理简单且水解的选择性高,显著降低了成本;总收率达74%,产品纯度达9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6-二氯-5-甲酰胺基嘧啶的制备方法【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6-二氯-5-甲酰胺基嘧啶的制备方法,以丙二酸二乙酯和醋酸为原料,先与亚硝酸钠发生亚硝化反应,在锌粉的存在下与甲酸发生还原、甲酰化反应生成甲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再与盐酸胍缩合成环生成2-氨基4,6-二羟基-5-甲酰氨基嘧啶,以季铵盐为催化剂,进行氯化反应,在碱的作用下分步水解得到产物。其原材料易得,反应时间短,后处理简单且水解的选择性高,显著降低了成本;总收率达74%,产品纯度达99.0%。【专利说明】, 6- 二氯-5-甲酰胺基嘧啶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艾滋病药物阿巴卡韦的中间体,6- 二氯-5-甲酰胺基嘧啶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制药

技术介绍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导致人体防御技能缺陷,而易于发生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临床综合征。全球艾滋病人数量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递增,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在众多的艾滋病治疗方案中,"鸡尾酒疗法"是迄今为止治疗艾滋病的最为有效的方法,而阿巴卡韦是〃鸡尾酒疗法〃中的不可或缺的药物组成成分。阿巴卡韦(abacavir,)由英国的葛兰素韦康公司生产,1999年7月上市,化学名为(1S,4R)-cis-4-(2-氨基-6-环丙胺基-9-H-嘌呤-9-基)-2-环戊烯-1-甲醇,属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6- 二氯-5-甲酰氨基嘧啶(FADCP)是阿巴卡韦的重要中间体。制备,6-二氯-5-甲酰氨基嘧啶,目前国内外主要的路线为先制备出2,5- 二氨基-4,6- 二羟基嘧啶,再与氯化剂反应时,两个氨基转化成二甲氨亚甲氨基,再在酸性或碱性的条件下分步水解得到成品。如专利号W02004103979、CN101003511等,操作较复杂,尤其在分步水解步骤工艺较难掌握,易生成副产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6- 二氯-5-甲酰胺基嘧啶的制备方法 ,旨在简化操作条件,降低成本,提高反应的收率,易于产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 二氯-5-甲酰胺基喃唳的制备方法,特点是:首先,以丙二酸二乙酯和醋酸为原料,先与亚硝酸钠发生亚硝化反应,继而,在锌粉的存在下与甲酸发生还原、甲酰化反应生成甲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然后,再与盐酸胍缩合成环生成2-氨基4,6- 二羟基-5-甲酰氨基嘧啶,最后,以季铵盐为催化剂,进行氯化反应,在碱的作用下分步水解得到产物。进一步地,上述的,6- 二氯-5-甲酰胺基嘧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a)首先,在5~10°C低温下,将乙酸和丙二酸二乙酯倒入反应瓶中,滴加40%亚硝酸钠水溶液,滴加期间保持5~10°C低温,滴加结束后升温反应,反应结束后,静置分层,分去下层水层,得到上层油层为异亚硝基丙二酸二乙酯I的粗品; b)继而,在异亚硝基丙二酸二乙酯I粗品中加入甲酸、锌粉,升温至回流温度下反应,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加入水减压回收甲酸,回收完毕有固体析出,降温过滤,得到白色固体,烘干得甲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II ; c)然后,将甲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II和盐酸胍加入到30%的甲醇钠甲醇溶液中,升温反应,反应完毕,减压回收甲醇、乙醇后加水,得到环合物的水溶液;向水溶液中滴加盐酸至PH=I~2,析出固体,过滤,烘干得产品,6-二羟基-5-甲酰胺基嘧啶III ;d)最后,将,6- 二羟基-5-甲酰胺基嘧啶III加入到三氯氧磷中,以季铵盐为催化剂,升温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用氨水调节体系PH至中性,析出固体,抽滤,得粉色产品,6-二氯-5-甲酰胺基嘧啶IV。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6- 二氯-5-甲酰胺基嘧啶的制备方法,所述丙二酸二乙酯与乙酸与亚硝酸钠的质量比为1:(1.0~3.0): (I~1.5)。所述异亚硝基丙二酸二乙酯I与甲酸与锌粉的质量比为1: (2.0~3.0): (0.5~1.0)。所述甲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II与盐酸胍与30%的甲醇钠甲醇溶液的质量比为1: (0.5~0.7): (4.0~5.0)。所述,6- 二羟基-5-甲酰胺基嘧啶III与三氯氧磷的质量比为1: (4.0~5.0)。再进一步地,上述的,6- 二氯-5-甲酰胺基嘧啶的制备方法,步骤a)中反应温度为30~50°C,反应时间为I~5小时。步骤b)中,加料温度控制在40°C以下,反应时间为3~10小时。步骤c)中反应温度为50~65°C,反应时间为3~10小时。步骤d)中,季铵盐为四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或四甲基溴化铵,反应温度范围为95~105°C,反应时间为3~10小时。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第一步和第二步可以用“一锅煮”的方法,无需分离出中间产品异亚硝基丙二酸二乙酯I,简化了操作。使用季铵盐为氯化反应的催化剂,使反应收率提高、后处理方法简单。避免了分步水解的方式,从原理上杜绝了分步水解所产生的副产物,提高了产品纯度,易于产业化生产。其总收率可达74%,产品纯度可达99.0%。【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异亚硝基丙二酸二乙酯(I )的合成示意图; 图2:甲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II)的合成示意图; 图3:,6- 二羟基-5-甲酰胺基嘧啶(III)的合成示意图; 图4 =FADCP的合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6-二氯-5-甲酰胺基喃唳(简称:FADCP)的制备方法,首先,以丙二酸二乙酯和醋酸为原料,先与亚硝酸钠发生亚硝化反应,继而,在锌粉的存在下与甲酸发生还原、甲酰化反应生成甲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然后,再与盐酸胍缩合成环生成2-氨基4,6-二羟基-5-甲酰氨基嘧啶,最后,以季铵盐为催化剂,进行氯化反应,在碱的作用下分步水解得到产物。具体工艺步骤为: a)、异亚硝基丙二酸二乙酯(I)的合成,如图1所示: 在5~10°C低温下,将乙酸和丙二酸二乙酯倒入反应瓶中,滴加40%亚硝酸钠水溶液,滴加期间保持5~10°C低温,滴加结束后升温反应,反应结束后,静置分层,分去下层水层,得到上层油层为异亚硝基丙二酸二乙酯I的粗品; b)、甲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II)的合成,如图2所示: 在异亚硝基丙二酸二乙酯I粗品中加入甲酸、锌粉,升温至回流温度下反应,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加入水减压回收甲酸,回收完毕有固体析出,降温过滤,得到白色固体,烘干得甲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II ; c)、,6-二羟基-5-甲酰胺基嘧啶(III)的合成,如图3所示: 将甲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II和盐酸胍加入到30%的甲醇钠甲醇溶液中,升温反应,反应完毕,减压回收甲醇、乙醇后加水,得到环合物的水溶液;向水溶液中滴加盐酸至PH=I~2,析出固体,过滤,烘干得产品,6- 二羟基-5-甲酰胺基嘧啶III ; d)、,6-二氯-5-甲酰胺基嘧啶(IV)的合成,如图4所示: 将,6- 二羟基-5-甲酰胺基嘧啶III加入到三氯氧磷中,以季铵盐为催化剂,升温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用氨水调节体系pH至中性,析出固体,抽滤,得粉色产品,6- 二氯-5-甲酰胺基嘧啶IV。其中,丙二酸二乙酯:乙酸:亚硝酸钠的质量比为1:(1.0~3.0):(1~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2‑氨基‑4,6‑二氯‑5‑甲酰胺基嘧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以丙二酸二乙酯和醋酸为原料,先与亚硝酸钠发生亚硝化反应,继而,在锌粉的存在下与甲酸发生还原、甲酰化反应生成甲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然后,再与盐酸胍缩合成环生成2‑氨基4,6‑二羟基‑5‑甲酰氨基嘧啶,最后,以季铵盐为催化剂,进行氯化反应,在碱的作用下分步水解得到产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淼徐剑锋蒋长生孙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开元民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