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该方法包括:转炉渣热闷、第一次筛分、第二次筛分、第三次筛分、棒磨磁选。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在转炉渣的尾渣中的MFe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减少了筛分和棒磨次数,渣钢产量明显增加,动力费用减少。【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转炉渣是一种转炉炼钢的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在炼钢的过程中,转炉渣的渣发生量约占钢产量的5~10%。随着冶金行业的不断发展,每年会产生大量的转炉渣。而在转炉渣中含有15~25%的金属铁(MFe),因此,加大对转炉渣中含铁资源的回收利用,成为降低钢厂冶炼成本的主要手段。目前,对于转炉渣主要的处理方法是将热态转炉渣进行冷却后经过反复破碎、筛分、磁选等步骤,提取其中的金属后再加以利用。但是,在现有的转炉渣处理方法中,转炉车间产生的转炉渣进行热闷处理后,至少需要经过四次筛选、两次棒磨工序,由于处理过程中棒磨工序多,造成部分金属铁粉化后流失而导致渣钢产量低于设计值。如果能够减少转炉渣处理过程中的棒磨工序或筛选工序,就可以提高转炉渣的回收利用率并节约处理成本。但是,如果减少棒磨工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炉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熔融的转炉渣置于热闷装置内,在不断松动转炉渣的同时喷水进行冷却并使得转炉渣表面无积水,当转炉渣的温度降至310℃~350℃时,盖上热闷盖进行热闷,当热闷装置内温度降低至80℃以下时热闷结束,排出热闷装置内的余汽,热闷后的转炉渣含水率为8%~12%;(b)通过第一振动筛对热闷后的转炉渣进行筛分,将筛上物作为第一渣钢;(c)对步骤(b)中的筛下物进行电磁筛选,将选出的筛下物作为第二渣钢,剩余的筛下物利用第二振动筛进行筛分;(d)将步骤(c)中的第二振动筛的筛上物进行粉碎后与第二振动筛的筛下物合并,利用第三振动筛进行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干雄,徐涛,龚洪君,熊开伟,黄汝铿,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