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袋膜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0247998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4 0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袋膜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其由30-72重量%聚己内酰胺、25-69重量%共聚尼龙和1-3重量%添加剂组成,添加剂为开口剂和抗氧剂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真空袋膜材料可用于制备真空袋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到的产品的拉伸强度≥70MPa,断裂延展率≥350%,最高使用温度为150℃,同时成本降低,方法简单,材料易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其由30-72重量%聚己内酰胺、25-69重量%共聚尼龙和1-3重量%添加剂组成,添加剂为开口剂和抗氧剂组成。本专利技术的真空袋膜材料可用于制备真空袋膜。本专利技术所得到的产品的拉伸强度≥70MPa,断裂延展率≥350%,最高使用温度为150℃,同时成本降低,方法简单,材料易得。【专利说明】—种真空袋膜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原有风力发电叶片使用低温乙烯基树脂,成型固化温度为120°C,纤维主要为玻璃纤维。随着对叶片使用寿命和环境的要求提升,碳纤维在叶片应用比例逐步提升,外商维斯塔斯、歌美飒等已采用碳玻纤维混编工艺,提升制品品质。工艺的变化直接导致成型固化温度提高,现有聚乙烯/聚己内酰胺的真空袋膜无法满足温度需求,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更好的真空带膜材料。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真空袋膜材料,其特征在于,由30-72重量%聚己内酰胺、25-69重量%共聚尼龙和1-3重量%添加剂组成。所述添加剂为开口剂和抗氧剂组成。所述开口剂和抗氧剂的重量比例为1: 1-1:3。所述开口剂为芥酸酰胺或二氧化硅或硬脂酸锌。所述抗氧剂为铜系络合物或受阻酚类。所述铜系络合物是铜离子抗氧剂。所述受阻酚类是抗氧剂1098。本专利技术还保护所述真空袋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所需量的聚己内酰胺、共聚尼龙和添加剂物理混合即可。所述真空袋膜材料用于制备真空袋膜的用途 价格成本:同等规格的本专利技术薄膜比现有复合膜高出20-30%,但同等性能下成本会略微降低5-10%。同时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材料易得。因为聚己内酰胺的拉伸强度为聚乙烯的200-300%,延展率为聚乙烯的50-70%。共聚尼龙的拉伸强度为聚乙烯的200-300%,延展率为聚乙烯的70-90%。通过本专利技术比例的调配,在延展率接近的条件下,拉伸强度为复合膜的120-150%,可有效降低厚度20-30%,成本节约5-10%。创新点: 通过多层共挤出技术,将不同性能的材料综合优势,制造出合理的复合膜。产品物性:拉伸强度≥70MPa,具体为70~90MPa ; 断裂延展率≥350% ,具体为350~400% ; 最高使用温度为150°C -160 市面聚乙烯/聚己内酰胺性能依次为40MPa、450%、120°C。工艺流程:配比称重一混合搅拌一挤出剪切一吹塑成膜一冷却收卷一包装出货 效果验证: 都采用国标或美标通用测试办法,如拉伸强度及延展率:ASTM-D882。设备方面: 普通尼龙类挤出机,无特殊要求。产地:广东汕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实施例1:真空袋膜材料的制备 表1各实施例成分(重量百分比)【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袋膜材料,其特征在于,由30-72重量%聚己内酰胺、25-69重量%共聚尼龙和1-3重量%添加剂组成。2.权利要求1所述真空袋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开口剂和抗氧剂组成。3.权利要求2所述真空袋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剂和抗氧剂的重量比例为1:1-1:3。4.权利要求2所述真空袋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剂为芥酸酰胺或二氧化硅或硬脂酸锌。5.权利要求2所述真空袋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铜系络合物或受阻酚类。6.权利要求5所述真空袋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系络合物是铜离子抗氧剂。7.权利要求5所述真空袋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阻酚类是抗氧剂1098。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真空袋膜材料的方法,将所需量的聚己内酰胺、共聚尼龙和添加剂物理混合即可。9.权利要求1所述真空袋膜材料用于制备真空袋膜的用途。【文档编号】C08L77/02GK103937233SQ201410202223【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4日 【专利技术者】刘烈新, 吴振宇, 刘志洪 申请人:厦门新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袋膜材料,其特征在于,由30‑72重量%聚己内酰胺、25‑69重量%共聚尼龙和1‑3重量%添加剂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烈新吴振宇刘志洪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新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