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锁模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44833 阅读:3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3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机锁模油缸,包括缸体、活塞、锁模活塞杆、阀芯和阀盖,活塞套设在缸体内,缸体内设有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分别位于活塞的两侧,阀盖套设在活塞内,锁模活塞杆的一端套设在活塞内,阀芯套设在锁模活塞杆的一端,阀芯与阀盖对应设置,阀芯与阀盖之间设有弹簧,第一油腔与第二油腔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侧油道,锁模活塞杆内设有油道,阀芯与锁模活塞杆之间形成空腔,空腔与油道相连通,缸体上设有高压油口,高压油口与第一油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注塑机锁模油缸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易实现快速合模,升压时间短,不易泄压,液压油在缸体内的循环效率高,加工方便和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机锁模油缸,包括缸体、活塞、锁模活塞杆、阀芯和阀盖,活塞套设在缸体内,缸体内设有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分别位于活塞的两侧,阀盖套设在活塞内,锁模活塞杆的一端套设在活塞内,阀芯套设在锁模活塞杆的一端,阀芯与阀盖对应设置,阀芯与阀盖之间设有弹簧,第一油腔与第二油腔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侧油道,锁模活塞杆内设有油道,阀芯与锁模活塞杆之间形成空腔,空腔与油道相连通,缸体上设有高压油口,高压油口与第一油腔相连通。本技术公开的注塑机锁模油缸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易实现快速合模,升压时间短,不易泄压,液压油在缸体内的循环效率高,加工方便和成本低的特点。【专利说明】注塑机锁模油缸
本技术属于一种注塑机的组成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机锁模油缸。
技术介绍
现有的注塑机锁模油缸多采用外循环式锁模油缸,即锁模油缸内的油均需从外界接入通流,结构复杂,缸体外部的油管多,锁模油缸内两个油腔内的液压油在循环时的通油较慢,通油量较少,从而,导致移模时的速度较慢,能耗较高。同时,高压锁模可靠性差,易泄压,锁模时升压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液压油在缸体内的循环效率高,加工方便和成本低的注塑机锁模油缸。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注塑机锁模油缸,包括缸体、活塞、锁模活塞杆、阀芯和阀盖,活塞套设在缸体内,缸体内设有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分别位于活塞的两侧,阀盖套设在活塞内,锁模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套设在活塞内,阀芯套设在锁模活塞杆的一端,阀芯与阀盖对应设置,阀芯与阀盖之间设有弹簧,第一油腔与第二油腔之间设有可相互连通的侧油道,锁模活塞杆内设有油道,阀芯与锁模活塞杆之间形成空腔,空腔与油道相连通,缸体上设有高压油口,高压油口与第一油腔相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阀芯和阀盖对应设置,因此,当油道内注入压力油时,压力油进入阀芯与锁模活塞杆之间的空腔,并推动阀芯移动,使得阀芯和阀盖相接触,从而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断开连通,即第一油腔内的油与第二油腔内的油不能相互流动;再向高压油口内通入高压油,高压油作用在活塞上,从而,为锁模活塞杆锁模时提供了足够的锁模力,锁模方便,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加工成本,加工方便。当油道内与第一油腔内的压力油泄压至零时,使得锁模活塞杆在外部移模缸的作用力下能够移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阀芯底部可以设有台阶座,台阶座与阀芯为一体成型结构,弹簧位于台阶座与阀盖之间。设有台阶座,可以增加弹簧与阀芯的接触面积,便于弹簧的安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簧可以为压缩弹簧。由此,便于压缩弹簧反弹时具有足够的反弹力将阀芯与阀盖分尚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侧油道可以包括连接通道,连接通道设于活塞上,连接通道分别与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相连通。设有连接通道,便于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内油的相互流动,将两个油腔进行连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阀盖上可以设有通孔,通孔分别与连接通道和第二油腔相连通。阀盖上设有通孔,可以便于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内油的流通。【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注塑机锁模油缸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本技术的注塑机锁模油缸,包括缸体1、活塞2、锁模活塞杆3、阀芯4和阀盖5,活塞2套设在缸体I内,缸体I内设有第一油腔6和第二油腔7,第一油腔6和第二油腔7分别位于活塞2的两侧。阀盖5固定套设在活塞2内,锁模活塞杆3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套设在活塞2内,锁模活塞杆3的另一端与注塑机的动模板相连接。阀芯4套设在锁模活塞杆3的一端,阀芯4与阀盖5对应设置,阀芯4与阀盖5之间设有弹簧8,弹簧8为压缩弹簧。第一油腔6与第二油腔7之间设有可相互连通的侧油道9,锁模活塞杆3内设有油道10,阀芯4与锁模活塞杆3之间形成空腔20,空腔20与油道10相连通。当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时,阀芯4和阀盖5可以相配合,将第一油腔6和第二油腔7断开连通,缸体I上开设有高压油口 11,高压油口 11与第一油腔6相连通。阀芯4底部设有台阶座41,台阶座41与阀芯4为一体成型结构,方便台阶座41的加工成型,弹簧8位于台阶座41与阀盖5之间,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台阶座41和阀盖5相接触。侧油道9包括连接通道91,连接通道91设于活塞2上,连接通道91分别与第一油腔6和第二油腔7相连通。阀盖5上开设有通孔51,通孔51分别与连接通道91和第二油腔7相连通。本技术的注塑机锁模油缸在使用时,外界的压力油由锁模活塞杆3内的油道10注入,压力油通过油道10进入空腔20。在空腔20内的油压作用下,阀芯4向阀盖5的方向移动;弹簧8受阀芯4的作用力逐渐被压缩。在油压的作用下,推动阀芯4与阀盖5相接触,并将第一油腔6和第二油腔7相断开。由于第一油腔6和第二油腔7内的油不能进行流动,此时,通过高压油口 11向第一油腔6注入高压油,高压油的作用力作用在活塞2上,从而为锁模活塞杆3锁模提供足够的锁模力。当油道10与第一油腔6内的压力油泄压至零时,阀芯4在弹簧8的反弹力的作用下向远离阀盖5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油腔6和第二油腔7的油相连通,锁模活塞杆3在外界移模缸的作用力下可以被推动。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注塑机锁模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I)、活塞(2)、锁模活塞杆(3 )、阀芯(4 )和阀盖(5),所述活塞(2)套设在缸体(I)内,所述缸体(I)内设有第一油腔(6)和第二油腔(7),所述第一油腔(6)和第二油腔(7)分别位于活塞(2)的两侧,所述阀盖(5)套设在活塞(2)内,所述锁模活塞杆(3)的一端固定套设在活塞(2)内,所述阀芯(4)套设在锁模活塞杆(3 )的一端,所述阀芯(4)与阀盖(5 )对应设置,所述阀芯(4)与阀盖(5 )之间设有弹簧(8),所述第一油腔(6)与第二油腔(7)之间设有可相互连通的侧油道(9),所述锁模活塞杆(3)内设有油道(10),所述阀芯(4)与锁模活塞杆(3)之间形成空腔(20),所述空腔(20)与油道(10)相连通,所述缸体(I)上设有高压油口(11),所述高压油口(11)与第一油腔(6)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锁模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4)底部设有台阶座(41),所述台阶座(41)与阀芯(4)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弹簧(8)位于台阶座(41)与阀盖(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塑机锁模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8)为压缩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锁模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油道(9)包括连接通道(91),所述连接通道(91)设于活塞(2)上,所述连接通道(91)分别与第一油腔(6)和第二油腔(7)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机锁模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5)上设有通孔(51),所述通孔(51)分别与连接通道(91)和第二油腔(7)相连通。【文档编号】B29C45/67GK203726783SQ201420038148【公开日】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注塑机锁模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活塞(2)、锁模活塞杆(3)、阀芯(4)和阀盖(5),所述活塞(2)套设在缸体(1)内,所述缸体(1)内设有第一油腔(6)和第二油腔(7),所述第一油腔(6)和第二油腔(7)分别位于活塞(2)的两侧,所述阀盖(5)套设在活塞(2)内,所述锁模活塞杆(3)的一端固定套设在活塞(2)内,所述阀芯(4)套设在锁模活塞杆(3)的一端,所述阀芯(4)与阀盖(5)对应设置,所述阀芯(4)与阀盖(5)之间设有弹簧(8),所述第一油腔(6)与第二油腔(7)之间设有可相互连通的侧油道(9),所述锁模活塞杆(3)内设有油道(10),所述阀芯(4)与锁模活塞杆(3)之间形成空腔(20),所述空腔(20)与油道(10)相连通,所述缸体(1)上设有高压油口(11),所述高压油口(11)与第一油腔(6)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军蒋涛谭万红刘青平郭兴雄吴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正茂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