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性纳米粒子检测三聚氰胺的核磁共振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0236415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性纳米粒子检测三聚氰胺的核磁共振传感器,其为一种含有对三聚氰胺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受体单元的Fe/Fe3O4磁性纳米粒子,具有水溶性、超顺磁性、粒径分布均匀约为10~20nm,制备方法是高温热解制备Fe/Fe3O4纳米粒子;通过N-羟基琥珀酰亚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得到Dopa-PEG和Dopa-受体单元,通过氧的配位作用与纳米粒子连接,得到可以用于制备三聚氰胺的核磁共振传感器目标纳米粒子。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安全,原材料经济,易得,工艺可控性强;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纳米磁共振造影剂材料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前景—纳米磁共振传感器,丰富了纳米材料的研究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基于磁性纳米粒子检测三聚氰胺的核磁共振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特异性受体单元的制备: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与2‑溴乙酸苄酯的摩尔比为1:1,三聚氰酸过量(三聚氰酸:2‑溴乙酸苄酯=3:1~5:1),在氮气或者惰性气体的条件下,在无水DMF溶剂中,70℃恒温反应10‑20h,提纯得到苄基酯,水解,酸化,用THF提取得到特异性受体单元; (2)含有特异性受体单元的Fe/Fe3O4的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将步骤(1)所得特异性受体单元和聚乙二醇单羧酸分别溶于吡啶,分别加入连接剂,活化0.5h~2h;分别将溶有缩合剂和多巴胺盐酸盐的氯仿加入上述活化好的溶液中,磁力搅拌4~8h,合并溶液,加入Fe/Fe3O4磁性纳米粒子,反应10‑20h,用正己烷沉淀,离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仕平沈金超周治国孙亚楠张钖杨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