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摇臂及采煤机摇臂用DO型浮动油封新型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35635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采煤机摇臂及采煤机摇臂用DO型浮动油封新型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滚筒联接套、端盖、浮动油封、第一座腔、第二座腔、螺钉、销子和O形密封圈;所述第一座腔安装在滚筒联接套内,浮动油封动浮封环组件安装在第一座腔内;所述第二座腔安装在端盖内,浮动油封静浮封环组件安装在第二座腔内。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座腔与滚筒联接套间以O形密封圈进行密封、以销子进行定位、以螺钉进行轴向连接;第二座腔与端盖间以O形密封圈进行密封、以销子进行定位、以螺钉进行轴向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可避免浮动油封损坏后,将滚筒联接套与端盖一起损坏,端盖、尤其是滚筒联接套的成本远高于浮动油封,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采煤机摇臂及采煤机摇臂用DO型浮动油封新型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滚筒联接套、端盖、浮动油封、第一座腔、第二座腔、螺钉、销子和O形密封圈;所述第一座腔安装在滚筒联接套内,浮动油封动浮封环组件安装在第一座腔内;所述第二座腔安装在端盖内,浮动油封静浮封环组件安装在第二座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座腔与滚筒联接套间以O形密封圈进行密封、以销子进行定位、以螺钉进行轴向连接;第二座腔与端盖间以O形密封圈进行密封、以销子进行定位、以螺钉进行轴向连接。本专利技术提出可避免浮动油封损坏后,将滚筒联接套与端盖一起损坏,端盖、尤其是滚筒联接套的成本远高于浮动油封,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专利说明】采煤机摇臂及采煤机摇臂用DO型浮动油封新型密封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采煤设备
,涉及一种采煤机摇臂用DO型浮动油封新型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生产实践中,采煤机摇臂用DO型浮动油封损坏后,碎裂的浮封环往往将其座腔损坏;若浮动油封座腔与滚筒联接套或端盖设计成一体结构,则浮封油封损坏后,往往引起滚筒联接套和端盖的损坏,端盖、尤其是滚筒联接套的成本远高于浮动油封,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滚筒联接套尺寸和重量较大,加工不方便,而浮动油封沟槽尺寸又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往往造成浮动油封沟槽尺寸加工不到位,引起浮动油封的早期失效;此外,由于矿井下空间狭小、工具不全和光线昏暗等原因,在产煤工作面进行浮动油封的更换时,很难装配到位,出现浮动油封使用时间不长即失效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采煤机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摇臂用DO型浮动油封密封结构,以便克服现有密封结构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I)提供一种采煤机摇臂用DO型浮动油封新型密封结构,防止浮动油封损坏后,将滚筒联接套和端盖损坏,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2)浮动油封沟槽尺寸的加工精度问题;(3)浮动油封在产煤工作面较难装配或装配不到位等问题。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煤机摇臂,可防止浮动油封损坏后导致滚筒联接套损坏和端盖的损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煤机摇臂用DO型浮动油封新型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滚筒联接套、端盖、浮动油封、第一座腔、第二座腔、销子、螺钉和O形密封圈;所述第一座腔安装在滚筒联接套内,浮动油封动浮封环组件安装在第一座腔内;第一座腔与滚筒联接套间采用O形密封圈进行径向或轴向密封;所述第二座腔安装在端盖内,浮动油封静浮封环组件安装在第二座腔内;第二座腔与端盖间采用O形密封圈进行径向或轴向密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座腔与滚筒联接套间的O形密封圈直径以及第二座腔与端盖间的O形密封圈直径,根据空间尺寸可选为1.8mm、2.65mm、3.55mm、5.3mm 和 7mm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座腔与滚筒联接套间以销子进行径向定位、以螺钉进行轴向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座腔与端盖间以销子进行径向定位、以螺钉进行轴向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浮动油封浮封环的最大径向尺寸不小于500mm。可将附图中的第一座腔、第二座腔、第一 O形密封圈、第二 O形密封圈、浮动油封、销子和螺钉做成一个组件一浮动油封组件。生产一线有浮动油封组件需求时,将该组件在采煤机厂家装配完毕,然后发往现场,只需进行简单的密封、定位和连接即可实现浮动油封的更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依据上述技术方案,浮动油封损坏后,有可能将第一座腔或第二座腔损坏,但不会造成滚筒联接套和端盖的损坏,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2)将滚筒联接套与第一座腔、端盖与第二座腔设计成分体式结构,避免了在滚筒联接套或端盖这样的大型零件上加工浮动油封沟槽等精度要求较高的尺寸,方便了滚筒联接套和端盖的加工;(3)第一座腔、第二座腔尺寸、重量较小,较易保证浮动油封沟槽尺寸的加工精度,有利于提高浮动油封的使用可靠性;(4)将浮动油封的装配由井下装配改进为地面装配或由采煤机厂家装配,大幅改善了浮动油封的装配效果,有利于延长浮动油封的使用寿命;新型DO型浮动油封密封结构拿到现场后,一线工人只需简单用O形圈进行密封、用销子进行定位、用螺钉进行轴向连接后即可使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采煤机摇臂用DO型浮动油封新型密封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例。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采煤机摇臂用DO型浮动油封新型密封结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滚筒联接套1、端盖2、销子3、第一 O形密封圈4、第一座腔5、浮动油封6、第二座腔7、第二 O形密封圈8和螺钉9。所述第一座腔5安装在滚筒联接套I内,浮动油封6中的动浮封环组件安装于第一座腔5内;所述第二座腔7安装在端盖2内,浮动油封6中的静浮封环组件安装在第二座腔7内。浮动油封6中的浮封环的最大径向尺寸不小于500mm。所述第一座腔5与滚筒联接套I间设有第一 O形密封圈4 ;第二座腔7与端盖2间设有第二 O形密封圈8。第一座腔5、第二座腔7分别与滚筒联接套1、端盖2间可采用销子进行定位、螺钉进行轴向连接。图1中所示的销子3、第一 O形密封圈4、第一座腔5、浮动油封6、第二座腔7、第二O形密封圈8和螺钉9统称为浮动油封组件;该组件可在煤矿地面进行组装,也可由采煤机厂家专业人员进行组装。产煤现场浮动油封损坏后,直接更换该组件,即可实现浮动油封方便、高效、可靠的更换。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采煤机摇臂用DO型浮动油封新型密封结构,解决了以下问题:(1)避免浮动油封损坏后,将滚筒联接套与端盖一起损坏,端盖、尤其是滚筒联接套的成本远高于浮动油封,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2)由于滚筒联接套尺寸和重量较大,加工起来难度较大;将浮动油封第一座腔与滚筒联接套设计成分体式结构后,简化了滚筒联接套的加工;(3)由于第一座腔尺寸和重量较小,更容易加工,可以提高浮动油封沟槽的加工精度,有利于提高浮动油封的使用可靠性;(4)矿井下由于灯光昏暗、工具不全和空间狭小等原因,浮动油封很难装配到位;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采煤机摇臂用DO型浮动油封新型密封结构后,可将浮动油封的装配由井下装配改进为地面装配或由采煤机厂家装配,大幅改善了浮动油封的装配效果,有利于延长浮动油封的使用寿命;新型密封结构拿到现场后,一线工人只需简单用O形圈进行密封、用销子进行定位、用螺钉进行轴向连接即可使用。这里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权利要求】1.一种采煤机摇臂用DO型浮动油封新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滚筒联接套、端盖、浮动油封、第一座腔、第二座腔、销子、螺钉和O形密封圈;所述第一座腔设置于滚筒联接套内,第一浮动油封设置于第一座腔内;所述第二座腔设置于端盖内,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煤机摇臂用DO型浮动油封新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滚筒联接套、端盖、浮动油封、第一座腔、第二座腔、销子、螺钉和O形密封圈;所述第一座腔设置于滚筒联接套内,第一浮动油封设置于第一座腔内;所述第二座腔设置于端盖内,第二浮动油封设置于第二座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相坤葛红兵胡俊张斌张晓永郭岱朱信平刘凯王广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