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铸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用于制造金属或金属合金连铸坯的铸轮(Gie β rad,轮形铸模)。
技术介绍
铸轮具有在周缘侧的浇注槽,所述浇注槽在铸轮的部分周缘上向外由环绕的带限定边界。所述带由钢制成。所述浇注槽通过用冷却流体、尤其是用水的喷淋而被冷却。这样的铸轮例如应用于线材制造中,以便将液态的非铁金属、例如铜或铝或者铜合金或铝合金铸造成连铸坯。然后由连铸坯在后续的成形方法中制造出线材。所述铸轮围绕其中央的回转轴线旋转,其中,连续环绕的钢带在这样一个区域上遮盖浇注槽,该区域大致相当于所述浇注槽的周缘长度的3/4。因而便由浇注槽和带形成了一个U形的通道,该通道在两个端部处向上开口。液态的非铁金属往一个端部中浇入。被引入浇注通道中的非铁金属在铸轮进行半圈至四分之三圈回转期间在外表面上凝固,以便然后在另一端部作为连铸坯离开所述浇注通道。由于铸模的旋转,而连续地使浇注槽的另一周缘区域与液态的非铁金属相接触。这一事实导致持久的热交变应力,在极端不利情况下导致过早形成裂纹。通常,当今的铸轮构造为具有大约40mm的底部厚度(即在浇注槽之下的 ...
【技术保护点】
用于制造金属或金属合金连铸坯的铸轮,所述铸轮具有在周缘侧的浇注槽(2),该浇注槽在部分长度上由环绕的带(11)限定边界,其中,设置在所述浇注槽(2)之下的底部(3)利用冷却液被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3)的背离所述浇注槽(2)的内侧(7)具有成型结构(6),该成型结构具备0.5至6mm的成型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4.13 DE 102012007312.71.用于制造金属或金属合金连铸坯的铸轮,所述铸轮具有在周缘侧的浇注槽(2),该浇注槽在部分长度上由环绕的带(11)限定边界,其中,设置在所述浇注槽(2)之下的底部(3)利用冷却液被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3)的背离所述浇注槽(2)的内侧(7)具有成型结构(6),该成型结构具备0.5至6mm的成型高度。2.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槽(2)处于该铸轮的侧翼(4、5)之间,所述侧翼从铸轮⑴的底部(3)指向径向外部,其中,所述侧翼(4、5)在外侧具有成型结构(6a、6b),该成型结构具备0.5至6mm的成型高度。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结构(6、6a、6b)由多个沟槽(8)形成。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德拉特纳,F·伯尔特,
申请(专利权)人:KME德国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