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包草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饲料及其加工工艺,具体的说是一种面包草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畜牧大国,每年的饲草缺口巨大,尤其是在平原地区,饲料的主要来源是作物秸秆。目前将秸秆作为饲料方法有两种,一是秸秆晒干后铡切直接饲喂,二是进行青贮。由于干秸秆纤维粗,直接用于饲料营养价值低、牲畜不爱吃,所产的肉质品质差。青贮饲料受到场地的限制,加上密实度低和密封性差,极易霉变,且不易运输、保质期短,即便是这样,由于秋收秋种时间短、劳动力紧张,也只有极少数作物秸秆被作为饲料青贮,青贮率很低,况且一般的青贮秸秆也达不到提高畜肉品质所需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了一种面包草的加工方法,先将作物秸秆铡切成20~50毫米的小段,再用揉搓机加以揉丝而形成丝状,使秸秆被充分利用。然后加水调制2~6小时,水分控制在50%~70%,让秸秆充分吸收水分,并得到软化,同时在调制过程中按每吨秸秆加食盐5~7千克,再次进行加有益菌活化,即先将有益菌种加入30℃左右的水中进行1~2小时活化处理,菌水比例1∶5左右,然后将活化好的菌液按1∶30左右稀释,最后将此稀释液向软化后的秸秆喷洒,每吨秸秆用菌种500克左右,有益菌含有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木霉、纤维素霉、蛋白酶、糖化霉、淀粉霉、脂肪霉等,增加了秸秆的发酵强度、提高了发酵速度,最后进行打捆密实和包膜贮存,用专业机械对加水加菌处理后的秸秆打捆密实,密实度为每立方米450千克~550千克,再用包膜机进行包裹青贮专用拉伸膜2层以上,根据时间确定包膜层数,包膜层数与贮存时间的关系为:贮存6~8个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包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秸秆铡切揉搓,然后进行加水软化、再加有益菌活化处理,再进行打捆密实、包膜发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包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秸秆铡切揉搓,然后进行加水软化、再加有益菌活化处理,再进行打捆密实、包膜发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包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秆为玉米秸秆,铡切成20~50毫米并揉搓成柔软的丝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包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其制备过程中,加水处理时水分控制在50%~70%,加水调制2~6小时,且每吨秸秆加食盐5~7千克,加有益菌处理时先将菌种加入30℃左右的水中进行1~2小时活...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