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转鼓体胎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87447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4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直径转鼓体胎模具,包括底垫和套模,所述底垫结构与所述出坯料的冲空部分相同,所述套模与所述出坯料的外围结构相同,所述底垫和套模通过上下配合活动连接。所述胎模具热处理硬度为HRC45~47,热收缩率取1.5%,模膛设计尺寸为锻件尺寸加热收缩率。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直径φ495—510转鼓体因品种多、批量小毛坯只能锻成圆饼的问题,采用通用胎模锻造不仅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而且金属内部的纤维分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进一步提高了零件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采用闭式套模锻造,成形锻件既无飞边并且外缘高度平齐,大大方便了切削加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大直径转鼓体胎模具,包括底垫和套模,所述底垫结构与所述出坯料的冲空部分相同,所述套模与所述出坯料的外围结构相同,所述底垫和套模通过上下配合活动连接。所述胎模具热处理硬度为HRC45~47,热收缩率取1.5%,模膛设计尺寸为锻件尺寸加热收缩率。该技术解决了直径φ495—510转鼓体因品种多、批量小毛坯只能锻成圆饼的问题,采用通用胎模锻造不仅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而且金属内部的纤维分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进一步提高了零件使用寿命。本技术是采用闭式套模锻造,成形锻件既无飞边并且外缘高度平齐,大大方便了切削加工。【专利说明】一种大直径转鼓体胎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直径转鼓体胎模具,涉及金属锻件的锻造

技术介绍
直径Φ495——510转鼓体零件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底薄、壁薄、中间有凸台,它们形状基本类似,具体尺寸稍有差异,如图1所示;这类转鼓体零件的锻造毛坯目前主要采用自由锻生产,锻件形状如图2所示,锻件坯重量很大,因此,采用自由锻存在以下缺陷:1)金属纤维分布不合理。由于要从实心圆饼锻件上将零件的内凹尺寸加工出来,中心部位的金属纤维被切断,影响零件的机械性能;由于自由锻件是厚大圆饼,锻件内部变形量难以保证,因此,锻件内部组织缺陷不易消除。机加工作量大,材料利用率低。在加工零件各部分尺寸时,大量金属材料被切削掉,材料浪费严重。锻件的尺寸变化频繁,不利于生产管理。采用自由锻,各种型号的转鼓体锻件尺寸依各自零件尺寸而定,由于外形相似、尺寸相近,很容易在工序移动之间互相混淆,出现差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材料的大直径转鼓体胎模具。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大直径转鼓体胎模具,包括底垫和套模,所述底垫结构与所述出坯料的冲空部分相同,且横截面为W形的锥形结构,所述套模与所述出坯料的外围结构相同,且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底垫和套模通过上下配合连接。所述胎模具热处理硬度为HRC45?47,热收缩率取1.5%,模膛设计尺寸为锻件尺寸加热收缩率,模膛尺寸公差取±0.1mm,模膛表面粗糙度为Ra(U) 1.6。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进一步的,为保证成形锻件无飞边并且外缘高度平齐,所述转鼓体胎模具为闭式套模。进一步的,由于锻件锻造温度很高,为使胎模在工作时有较强的变形抗力,所采用的模具材料为5CrNiMo热作模具钢,该材料具用良好的红硬性,可以耐急冷急热。进一步的,所述转鼓体的直径范围为Φ 495— 51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解决了直径Φ495——510转鼓体因品种多、批量小毛坯只能锻成圆饼的问题,采用通用胎模锻造不仅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而且金属内部的纤维分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进一步提高了零件的使用寿命。目前胎模具主要采用开式套模,成形锻件外缘高度不齐,给机加带来了不少麻烦,而本技术是采用闭式套模锻造,成形锻件既无飞边并且外缘高度平齐,大大方便了切削加工。【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转鼓体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转鼓体胎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鼓体胎模具为闭式套模。如图1、2所示:包括底垫2和套模1,底垫2结构与出坯料的冲空部分相同,且横截面为W形的锥形结构,套模I与出坯料的外围结构相同,且为圆柱形结构,底垫2和套模I上下配合完成胎模生产。采用的模具材料为5CrNiMo热作模具钢,胎模热处理硬度为HRC45?47,热收缩率取1.5%,模膛设计尺寸为锻件尺寸加热收缩率,模膛尺寸公差取±0.1mm,模膛表面粗糙度为Ra⑶1.6。将出坯料倒置于转鼓体胎模具内底垫2上,套模I与底垫2上下配合将出坯料夹紧固定,上部用对应的空心冲3对出坯料底部压痕冲扩焖成形。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大直径转鼓体胎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垫和套模,所述底垫结构与出坯料的冲空部分相同,且横截面为W形的锥形结构;所述套模与所述出坯料的外围结构相同,且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底垫和套模通过上下配合连接; 所述胎模具模膛尺寸公差取±0.1mm,模膛表面粗糙度为Ra(U) 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转鼓体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体胎模具为闭式套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转鼓体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模具材料为5CrNiMo热作模具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转鼓体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体的直径范围为 Φ495—Φ 510mm。【文档编号】B21J13/02GK203679136SQ201320824956【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2日 【专利技术者】韩越宁, 占先德, 邰长军, 柏恩旗, 李珵 申请人: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直径转鼓体胎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垫和套模,所述底垫结构与出坯料的冲空部分相同,且横截面为W形的锥形结构;所述套模与所述出坯料的外围结构相同,且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底垫和套模通过上下配合连接; 所述胎模具模膛尺寸公差取±0.1mm,模膛表面粗糙度为Ra(U)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越宁占先德邰长军柏恩旗李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