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机平升降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18743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4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操作机平升降控制系统。它主要包括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隔离阀、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精锻弹跳蓄能器、平升降缸、二级溢流阀和低压补油蓄能器,其特征是: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的P口接主进油管路,T口接背压回油管路,A口与隔离阀的进油腔连通;隔离阀的出油口与平升降缸上腔的油路导通,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与二级溢流阀并联在隔离阀的出油口与平升降缸上腔之间的油路,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的出油口还连接有精锻弹跳蓄能器;平升降缸的活塞杆腔与背压回油管路连接,背压回油管路连接有低压补油蓄能器;控制油管路与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隔离阀、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和二级溢流阀都导通,无压回油管路与所有管路导通。(*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操作机平升降控制系统。它主要包括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隔离阀、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精锻弹跳蓄能器、平升降缸、二级溢流阀和低压补油蓄能器,其特征是: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的P口接主进油管路,T口接背压回油管路,A口与隔离阀的进油腔连通;隔离阀的出油口与平升降缸上腔的油路导通,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与二级溢流阀并联在隔离阀的出油口与平升降缸上腔之间的油路,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的出油口还连接有精锻弹跳蓄能器;平升降缸的活塞杆腔与背压回油管路连接,背压回油管路连接有低压补油蓄能器;控制油管路与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隔离阀、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和二级溢流阀都导通,无压回油管路与所有管路导通。【专利说明】操作机平升降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锻造操作机设备,是锻造操作机平升降控制回路,特别是操作机平升降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装备技术的发展,现阶段国内快锻压机的精锻频次已经达到了 80-100次/分钟。这就要求锻造操作机有高的反应灵敏性,传统的锻造操作机平升降控制回路,在压机回程过程中需要先手动使操作机上升,费时且对操作工的要求高,锻造频次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机平升降控制系统,实现压机在回程过程中操作机可以快速自动跟随上升,提高锻造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操作机平升降控制系统,它主要包括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隔离阀、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精锻弹跳蓄能器、平升降缸、二级溢流阀和低压补油蓄能器,其特征是: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的P 口接主进油管路,T 口接背压回油管路,A 口与隔离阀的进油腔连通;隔离阀的出油口与平升降缸上腔的油路导通,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与二级溢流阀并联在隔离阀的出油口与平升降缸上腔之间的油路,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的出油口还连接有精锻弹跳蓄能器;平升降缸的活塞杆腔与背压回油管路连接,背压回油管路连接有低压补油蓄能器;控制油管路与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隔离阀、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和二级溢流阀都导通,无压回油管路与所有管路导通。当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的A电磁铁带电,隔离阀电磁铁带电,平升降缸无杆腔进油,平升降缸的活塞杆腔通过背压回油路排油到油箱,吊挂装置上升;当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的B电磁铁带电,隔离阀电磁铁带电,平升降缸无杆腔通过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的T 口排油,低压补油蓄能器给活塞有杆腔补油,吊挂装置下降。所述的二级溢流阀有两级溢流,得电时,溢流压力调定为,平衡钳杆装置重量压力;不得电时,压力调定为钳杆装置上升压力。所述的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在精锻过程中处于常开状态。本技术的特点是通过设置精锻弹跳蓄能器和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使得压机加压过程中,操作机被动受压下降,平升降缸的油被排到精锻弹跳蓄能器内,在压机回程过程中,操作机自动跟随上升,不用操作工手动使操作机上升,提高锻造频率从而提高生产率,节约能源;同时,通过设置二级溢流阀,在压机加压过程中二级溢流阀得电,使得操作机可以以较低的溢流压力随着压机加压随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操作机平升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2、无压回油管路;3、控制油管路;4、隔离阀;5、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6、精锻弹跳蓄能器;7、平升降缸;8、二级溢流阀;9、背压回油管路;10、低压补油续能器;11、主进油管路。【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机平升降控制系统是一种锻造操作机平升降控制回路,它的设备主要包括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1、隔离阀4、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5、精锻弹跳蓄能器6、平升降缸7、二级溢流阀8和低压补油蓄能器10。其中,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I的P 口接主进油管路11,T 口接背压回油管路9,Α 口与隔离阀4的进油腔连通。根据施工情,通过合理的设置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I的启闭曲线,可以使得平升降装置的启停更平稳。隔离阀4的出油口与平升降缸7上腔的油路导通,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5与二级溢流阀8并联在隔离阀4的出油口与平升降缸7上腔之间的油路,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5的出油口还连接有精锻弹跳蓄能器6。二级溢流阀8有两级溢流,得电时,溢流压力调定为,平衡钳杆装置重量压力(低压);不得电时,压力调定为钳杆装置上升压力(高压)。在压机加压过程中二级溢流阀得电,使得操作机可以以较低的溢流压力随着压机加压随动。平升降缸7的活塞杆腔与背压回油管路9连接,背压回油管路9连接有低压补油蓄能器10。控制油管路3与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1、隔离阀4、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5和二级溢流阀8都导通,控制油管路3为各个控制阀都提供油路支持;无压回油管路2与所有管路导通,无压回油管路2对油路进行回收,使整个系统完善。工作时,当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I的A电磁铁带电,隔离阀4电磁铁带电,平升降缸7无杆腔进油,平升降缸7的活塞杆腔通过背压回油路11排油到油箱,吊挂装置上升;当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I的B电磁铁带电,隔离阀4电磁铁带电,平升降缸7无杆腔通过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I的T 口排油,低压补油蓄能器10给活塞有杆腔补油,吊挂装置下降。在精锻过程中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5常开,压机加压过程中,操作机被动受压下降,平升缸7无杆腔的油被排到精锻弹跳蓄能器6内,在压机回程过程中,精锻弹跳蓄能器6内的压力油液排到平升缸无杆腔,操作机自动跟随上升,不用操作工手动使操作机上升,提闻锻造频率从而提闻生广率,节约能源。【权利要求】1.操作机平升降控制系统,它主要包括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I)、隔离阀(4)、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5)、精锻弹跳蓄能器(6)、平升降缸(7)、二级溢流阀(8)和低压补油蓄能器(10),其特征是: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I)的P 口接主进油管路(11),T 口接背压回油管路(9),A 口与隔离阀(4)的进油腔连通;隔离阀(4)的出油口与平升降缸(7)上腔的油路导通,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5)与二级溢流阀(8)并联在隔离阀(4)的出油口与平升降缸(7)上腔之间的油路,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5)的出油口还连接有精锻弹跳蓄能器(6);平升降缸(7)的活塞杆腔与背压回油管路(9)连接,背压回油管路(9)连接有低压补油蓄能器(10);控制油管路(3)与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I)、隔离阀(4)、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5)和二级溢流阀(8)都导通,无压回油管路(2)与所有管路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操作机平升降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二级溢流阀(8)有两级溢流,得电时,溢流压力调定为,平衡钳杆装置重量压力;不得电时,压力调定为钳杆装置上升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操作机平升降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5)在精锻过程中处于常开状态。【文档编号】B21J13/10GK203679149SQ201320798461【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专利技术者】冯东晓, 范玉林, 张营杰, 房志远, 牛勇 申请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操作机平升降控制系统,它主要包括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1)、隔离阀(4)、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5)、精锻弹跳蓄能器(6)、平升降缸(7)、二级溢流阀(8)和低压补油蓄能器(10),其特征是: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1)的P口接主进油管路(11),T口接背压回油管路(9),A口与隔离阀(4)的进油腔连通;隔离阀(4)的出油口与平升降缸(7)上腔的油路导通,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5)与二级溢流阀(8)并联在隔离阀(4)的出油口与平升降缸(7)上腔之间的油路,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5)的出油口还连接有精锻弹跳蓄能器(6);平升降缸(7)的活塞杆腔与背压回油管路(9)连接,背压回油管路(9)连接有低压补油蓄能器(10);控制油管路(3)与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1)、隔离阀(4)、精锻弹跳蓄能器隔离阀(5)和二级溢流阀(8)都导通,无压回油管路(2)与所有管路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东晓范玉林张营杰房志远牛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