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回收热交换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7518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余热回收热交换水箱,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上设有热空气进口、热空气出口、水箱内设有若干根换热管,换热管采用回形管道结构,换热管首尾分别与热空气进口及热空气出口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内壁套装有芯管构成双层换热管。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时,热空气进入水箱内的换热管进行热量交换,水箱中的水与换热管内余热热交换,使水箱中水的温度升高,转化成生产、生活所需的热水,由800℃换热后的水温达到60-70℃。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利用锅炉废气中的热量,节省了能源,保护了环境。(*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余热回收热交换水箱,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上设有热空气进口、热空气出口、水箱内设有若干根换热管,换热管采用回形管道结构,换热管首尾分别与热空气进口及热空气出口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内壁套装有芯管构成双层换热管。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工作时,热空气进入水箱内的换热管进行热量交换,水箱中的水与换热管内余热热交换,使水箱中水的温度升高,转化成生产、生活所需的热水,由800℃换热后的水温达到60-70℃。使用本技术可以有效的利用锅炉废气中的热量,节省了能源,保护了环境。【专利说明】余热回收热交换水箱
本技术属于热交换器,尤其涉及一种收集燃煤锅炉烟筒排出的余热回收热交换水箱。
技术介绍
普通的燃煤锅炉在供热过程中,从烟筒随着烟尘要排出大量的热量,浪费了大量的能源。人们想到很多方法希望回收这部分余热。比如在锅炉内部增加水套,水套中设置盘旋水管;有的在烟筒的根部增加水箱,水箱里有螺旋式水管。形式很多,但是效果均不明显,问题关键是余热回收量不大,也不能再利用。很多人是希望利用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结构简单,在一个水箱中装上螺旋使圆管,水箱里放满水,圆管与锅炉尾气排出管道连接,高温尾气中的热量通过圆管回收,用于对冷水预热。例如申请号:200620058795.2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式储暖器,其包括与废水进水管连接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底部设置有废水出水管,所述的热交换器内部设置有连接自来水的水排,水排的另一端与储暖水箱连接,储暖水箱上设置有出水管;该设计有效将热交换器内废水的热量交换到水排内的自来水中,从而将水排内自来水的水温升高,受热后的自来水自动存储在储暖水箱进行备用;另外,水排采用回形管道结构。申请号:200920018109.2公开了一种余热回用热交换器,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上设有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箱的下部连接有密封的排尘箱,所述排尘箱上设有热空气进口和热空气出口,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若干根与水箱相连通的换热管,换热管位于排尘箱内,工作时,热空气进入排尘箱内并与换热管进行热量交换,水箱中的水与换热管内的水对流,使水箱中水的温度升高,转化成生产、生活所需的热水。想法很好,从直觉分析该种方法应该是顺理成章,能够实现。但是, 申请人:经过反复实验中发现,余热回收装置进口温度高达800°C以上,甚至烟筒根部都烧红了,余热刚刚进入螺旋圆管就被急剧冷却,形成冷凝水,从圆管中排出,水箱中的冷水与圆管中的余热根本无法形成热能的交换,水箱中的水并没完全预热,预热的水温不稳定,更不可能将冷水预热到较高温度。 申请人:曾经做过多种实验,如更换预热水管的材质(铜或不锈钢或复合材料金属管)或改变形状或改变圆管的铺设方式,均不能达到理想的余热回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余热回收热交换水箱,由燃煤锅炉派出的高热量烟火经过水箱内的回形圆管,通过圆管内两种散热系数不同材质的的热辐射,将水箱的冷水预热,被预热的水接到采暖系统进行室内供暖。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回收热交换水箱,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上设有热空气进口、热空气出口、水箱内设有若干根换热管,换热管采用回形管道结构,换热管首尾分别与热空气进口及热空气出口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内壁套装有芯管构成双层换热管。所述芯管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芯管外圆与换热管内壁紧配合。所述芯管采用陶土材料制成,所述芯管外圆与换热管内壁紧配合。所述芯管直径小于换热管内径,芯管外圆与换热管内壁构成热传导空气间隔空间。所述芯管直径小于换热管内径,芯管外圆与换热管内壁之间填充有非金属材料构成管衬。所述水箱两侧端设有若干个清灰盖,所述清灰盖内壁空间将相邻的两根换热管构成相互连通的通道。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工作时,热空气经过双层换热管,芯管通过加热后可以保温,避免热空气进入换热管遇冷后立即变成冷凝水,非金属材料制成的芯管可以吸收热量同时又将储存的热缓慢释放,与水箱中的水与换热管内余热进行热交换,使水箱中水的温度升高,转化成生产、生活所需的热水,由800°c换热后的水温达到60_70°C。使用本技术可以有效的利用锅炉废气中的热量,节省了能源,保护了环境。【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双层换热管的横向剖面图;图3是图1中带有管衬的换热管的横向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与燃煤炉机供暖系统连接的示意图。图中:1、水箱,2、热空气进口,3、热空气出口,4、补水口,5、出水口,6、换热管,7、芯管,8、清灰盖,9、热传导空气间隔空间,10、管衬,11、燃煤锅炉,12、引风机,13、除尘装置,14、采暖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详见附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一种余热回收热交换水箱,包括水箱1、所述水箱上设有热空气进口 2、热空气出口 3、补水口 4和出水口 5,水箱内设有若干根换热管6,换热管采用回形管道结构,换热管首尾分别与热空气进口及热空气出口连接,所述换热管内壁套装有芯管7构成双层换热管。所述芯管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非金属材料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如陶瓷、石墨、水泥等。所述芯管外圆与换热管内壁紧配合,非金属材料的芯管可以储存预热并具有逐步扩散热量的能力,避免余热空气进入金属圆管骤冷即便成冷凝水,热量大幅度降低,无法再进行热交换。非金属材料制成的芯管所述水箱两侧端设有若干个清灰盖8,所述清灰盖内壁空间将相邻的两根换热管构成相互连通的通道,相当于两根换热管之间的连接弯头。清灰盖打开后,可以清理换热管内的烟灰。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是:所述芯管直径小于换热管内径,芯管外圆与换热管内壁构成热传导空气间隔空间9,预热通过芯管及空气传导给水箱的水中进行热交换。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是所述芯管采用陶土材料制成,所述芯管外圆与换热管内壁紧配合,预制陶土芯管,装在换热管内。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是所述芯管直径小于换热管内径,芯管外圆与换热管内壁之间填充水泥构成管衬10,上述与换热管内壁紧配合的预制芯管加工精度较高,成本升高,采用预制芯管外径小于换热管内径,再填充水泥,固化后,可以将芯管抽出,只保留管衬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本实施例,燃煤锅炉11的烟筒连接在本技术的热空气进口,余热空气通过长度近26米的双层换热管,再经过热空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引风机12和除尘装置13排除,余热得到充分利用,排出室外的烟雾径喷淋后,除去了其中的灰尘及颗粒,可以净化空气;水箱中水经过热交换通过出水口 5接到室内采暖系统14。 申请人:将生产锅炉与本技术连接后,整个工厂的采暖系统热源依靠热交换热水即可满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余热回收热交换水箱,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上设有热空气进口、热空气出口,水箱内设有若干根换热管,换热管采用回形管道结构,换热管首尾分别与热空气进口及热空气出口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热回收热交换水箱,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上设有热空气进口、热空气出口,水箱内设有若干根换热管,换热管采用回形管道结构,换热管首尾分别与热空气进口及热空气出口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内壁套装有芯管构成双层换热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玉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津南区蓝蜻蜓窗帘滑道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