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向管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6328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转向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结构。它包括转向管以及转向管下端的芯轴,芯轴两端设有连接转向板,连接转向板通过内侧的槽板固定在芯轴上,所述的连接转向板上设有用于受力拉开的拉脱板,拉脱板嵌在连接转向板内且与连接转向板之间设有加强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碰撞过程中通过加强板与加强齿强化拉脱板吸收能量,减少对驾乘人员的伤害。(*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汽车转向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结构。它包括转向管以及转向管下端的芯轴,芯轴两端设有连接转向板,连接转向板通过内侧的槽板固定在芯轴上,所述的连接转向板上设有用于受力拉开的拉脱板,拉脱板嵌在连接转向板内且与连接转向板之间设有加强部件。本技术的优点是碰撞过程中通过加强板与加强齿强化拉脱板吸收能量,减少对驾乘人员的伤害。【专利说明】汽车转向管柱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转向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结构。
技术介绍
转向柱安装在车身上,它的作用是支承转向盘以及与转向盘连接的转向轴、万向传动轴等,以便把转向操作传递给转向器。转向柱的辅助功能是,安装各种操纵开关,如组合开关、转向灯开关。有的轿车还装有变速换挡手柄。现在的车为适应不同驾驶员的要求,方向盘上可以调整的。通常是长度和角度可调。一般,都是手动调整的车多。自动的会在关锁时,把方向盘移远驾驶员的位置,以方便驾驶员上下车。当驾驶员上车着车时,又会自动调回合适的位置。转向管柱是整个汽车转向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在整车上主要连接方向盘和转向器,在整个转向过程中转向管柱起到驾驶员转动车辆的传动作用。当车辆发声碰撞时,车前方产生大量能量,转向器连接转向柱一起向后移动,后一过程中带有大量的撞击能量,通过方向盘直接与人接触,造成驾乘人员的伤害,汽车在碰撞的过程中,因为转向柱造成人伤害的案例很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转向管柱结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汽车转向管柱结构,它包括转向管以及转向管下端的芯轴,芯轴两端设有连接转向板,连接转向板通过内侧的槽板固定在芯轴上,所述的连接转向板上设有用于受力拉开的拉脱板,拉脱板嵌在连接转向板内且与连接转向板之间设有加强部件。所述的加强部件包括加强板以及加强齿,加强板固定在拉脱板端部与连接转向板之间,加强齿设在拉脱板两侧且与连接转向板之间卡接。本技术的优点是碰撞过程中通过加强板与加强齿强化拉脱板吸收能量,减少对驾乘人员的伤害。【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汽车转向管柱结构,它包括转向管I以及转向管下端的芯轴2,芯轴2两端设有连接转向板3,连接转向板3通过内侧的槽板4固定在芯轴2上,所述的连接转向板3上设有用于受力拉开的拉脱板5,拉脱板5嵌在连接转向板3内且与连接转向板3之间设有加强部件。所述的加强部件包括加强板6以及加强齿7,加强板固定在拉脱板端部与连接转向板之间,加强齿设在拉脱板两侧且与连接转向板之间卡接。【权利要求】1.汽车转向管柱结构,它包括转向管以及转向管下端的芯轴,芯轴两端设有连接转向板,连接转向板通过内侧的槽板固定在芯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转向板上设有用于受力拉开的拉脱板,拉脱板嵌在连接转向板内且与连接转向板之间设有加强部件,所述的加强部件包括加强板以及加强齿,加强板固定在拉脱板端部与连接转向板之间,加强齿设在拉脱板两侧且与连接转向板之间卡接。【文档编号】B62D1/19GK203666756SQ201320366744【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4日 【专利技术者】魏建文 申请人:常州市云佳车灯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转向管柱结构,它包括转向管以及转向管下端的芯轴,芯轴两端设有连接转向板,连接转向板通过内侧的槽板固定在芯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转向板上设有用于受力拉开的拉脱板,拉脱板嵌在连接转向板内且与连接转向板之间设有加强部件,所述的加强部件包括加强板以及加强齿,加强板固定在拉脱板端部与连接转向板之间,加强齿设在拉脱板两侧且与连接转向板之间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云佳车灯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