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华大学专利>正文

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的合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5399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的合成方法,它是以3-羟基-2-吡啶甲酸为起始原料,经过磺化反应、硝化反应、脱磺化反应,最后高选择性得到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收率高、产品品质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的合成方法,它是以3-羟基-2-吡啶甲酸为起始原料,经过磺化反应、硝化反应、脱磺化反应,最后高选择性得到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收率高、产品品质好。【专利说明】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的合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吡啶甲酸的合成方法,特别是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吡啶甲酸是重要精细化工中间体,在医药与农药领域应用广泛。含羟基的吡啶甲酸由于羟基和羧基的反应特性,更是在精细化学品、医药、农药、功能材料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现有大量文献报道了 3-羟基-2-吡啶甲酸的应用。例如:美国专利(US2005/192294)报道了采用3-羟基-2-吡啶甲酸与乙醇反应生成3-羟基-2-吡啶甲酸乙酯;美国专利(US2008/262224)报道了采用3-羟基-2-吡啶甲酸与甲基溴化镁生成3-羟基-2-乙酰基吡啶;世界专利(W02009/150144)报道了采用3-羟基-2-吡啶甲酸与NBS进行溴代反应合成6-溴-3-羟基-2-吡啶甲酸;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3-羟基-2-吡啶甲酸硝化反应有效合成方法的文献报道。另一方面,同样也有大量文献报道了 3-硝基2-羟基苯甲酸(即3-硝基水杨酸)的合成与应用。例如:文献(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vol.35; nb.2; (2005) ; P263 -270)报道了采用水杨酸为原料,以Zn (NO3) 2*2N204作为硝化试剂,进行硝化反应得到3-硝基2-羟基苯甲酸和5-硝基2-羟基苯甲酸的混合物。文献(Chemistry - A EuropeanJournal; vol.16; nb.8; (2010) ; P2366 - 23701)报道了采用 3-硝基 2-溴苯甲酸为原料,在氧化亚铜催化条件下,水解得到3-硝基水杨酸。文献(Journal of the ChemicalSociety; (1952) ; P 4368,4371)报道了采用3_硝基2_氯苯甲酸为原料,碘化亚铜催化水解得到3-硝基水杨酸 。尽管本专利技术所报道的化合物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分子式C6H4N2O5)与上述提到的化合物3-硝基水杨酸(分子式C7H5NO5)结构类似,但是他们最大区别在于3-硝基水杨酸的六元环是苯环,而4-硝基-3-羟基-2-批啶甲酸的六元环是吡啶杂环。众所周知,吡啶杂环的反应活性、定位特点与苯环大相径庭,因此合成3-硝基水杨酸的方法对于合成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的几乎没有参考价值。因此,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公开发表的文献报道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的有效合成方法,也没有类似合成方法可以借鉴。但是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由于其结构上同时含有羧基、羟基、硝基等多个活泼反应基团,是重要的反应中间体,在医药、农药、染料、功能材料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本专利技术旨在报道一种高选择性合成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的化学合成方法。最初,我们参照文献(OrganicLetters; 2008, vol.10; nb.22; P5127 - 5130)3-硝基水杨酸的文献合成思路,采用3-羟基-2-吡啶甲酸为起始原料,浓硫酸、浓硝酸为硝化试剂,二氯甲烷为溶剂(式I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发现该反应不仅收率很低,而且生成大量同分异构体6-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与6-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的比例为6:4,且由于两个化合物极性相近,分离极为困难。因此,我们不得不进一步寻找有效的方法来高选择性合成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权利要求】1.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为: (1)磺化反应:合成6-磺酸基-3-羟基-2-吡啶甲酸: 在三颈瓶中依次加入浓硫酸、3-羟基-2-吡啶甲酸、亚铜催化剂,升温到90-130°C反应2~5小时,液相色谱监测到99%以上原料3-羟基-2-吡啶甲酸发生磺化反应后,再将温度升到140°C,反应4-8小时,液相色谱监测4-磺酸基-3-羟基-2-吡啶甲酸含量低于0.5%后,停止反应,降到室温,反应液不需要进一步处理,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2)硝化反应:合成6-磺酸基-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 上一步磺化反应得到的反应液,加入适量硝酸盐催化剂,水浴加热到40°C,滴加浓硝酸,液相色谱监测到98%以上中间体6-磺酸基-3-羟基-2-吡啶甲酸发生硝化反应后,停止反应,降到室温,反应液同样不需要进一步处理,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3)脱磺化反应:合成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 上一步硝化反应得到的反应液,冰水冷却下,滴加计算量水,滴加过程温度控制在60-800C,滴加完水后,将温度升到130-160°C下反应,液相色谱监测到98%以上中间体6-磺酸基-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发生脱磺化反应后,停止反应,降到室温,再用冰盐浴将反应液冷却到_5°C,析出大量固体,抽滤得到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粗品,粗品用异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到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纯品,液相分析含量95%以上,三步反应总收率60~87%。2.权利要求1所述磺化反应中,亚铜催化剂为氯化亚铜、溴化亚铜、氧化亚铜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亚铜催化剂用量为起始原料3-羟基-2-吡啶甲酸质量的0.5%~20%。3.权利要求1所述硝化反应中,新加入硝酸盐催化剂为硝酸铈(Ce(N03)3)、硝酸锆(Zr(NO3)4)、硝酸铈铵((NH4)2Ce(NO3)6)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硝酸盐催化剂用量为起始原料3-羟基-2-吡啶甲酸质量的1%~60%。4.权利要求1所述磺化反应中,催化剂为亚铜催化剂和相转移催化剂的组合催化剂;其中相转移催化剂为冠醚苯并十八冠六、冠醚苯并十五冠五、季铵盐四丁基溴化铵、季铵盐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季铵盐四丁基氯化铵、季铵盐四甲基氯化铵、季铵盐四乙基氯化铵、季铵盐四甲基溴化铵、季铵盐四乙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相转移催化剂用量为起始原料3-羟基-2-吡啶甲酸质量的0.1%~5%。【文档编号】C07D213/803GK103880740SQ201410147498【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4日 【专利技术者】杨维清, 黄继红, 任川洪, 王睿, 刘期凤 申请人:西华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为:(1)磺化反应:合成6‑磺酸基‑3‑羟基‑2‑吡啶甲酸:在三颈瓶中依次加入浓硫酸、3‑羟基‑2‑吡啶甲酸、亚铜催化剂,升温到90‑130℃反应2~5小时,液相色谱监测到99%以上原料3‑羟基‑2‑吡啶甲酸发生磺化反应后,再将温度升到140℃,反应4‑8小时,液相色谱监测4‑磺酸基‑3‑羟基‑2‑吡啶甲酸含量低于0.5%后,停止反应,降到室温,反应液不需要进一步处理,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2)硝化反应:合成6‑磺酸基‑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上一步磺化反应得到的反应液,加入适量硝酸盐催化剂,水浴加热到40℃,滴加浓硝酸,液相色谱监测到98%以上中间体6‑磺酸基‑3‑羟基‑2‑吡啶甲酸发生硝化反应后,停止反应,降到室温,反应液同样不需要进一步处理,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3)脱磺化反应:合成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上一步硝化反应得到的反应液,冰水冷却下,滴加计算量水,滴加过程温度控制在60‑80℃,滴加完水后,将温度升到130‑160℃下反应,液相色谱监测到98%以上中间体6‑磺酸基‑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发生脱磺化反应后,停止反应,降到室温,再用冰盐浴将反应液冷却到‑5℃,析出大量固体,抽滤得到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粗品,粗品用异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到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纯品,液相分析含量95%以上,三步反应总收率60~8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维清黄继红任川洪王睿刘期凤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