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边高速球的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46744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倒边高速球的定位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倒边高速球定位效果差、定位不精确的问题。本倒边高速球的定位结构,包括设于上半球体端部处的连接法兰一和设于下半球体端部处的连接法兰二,连接法兰一上设有三个定位孔:定位孔一、定位孔二和定位孔三,连接法兰二上设有三个定位孔:定位孔四、定位孔五和定位孔六,定位孔四与定位孔一相对应设置,定位孔五与定位孔二相对应设置,定位孔六与定位孔三相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定位快速准确、稳定性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倒边高速球的定位结构,属于机械
。它解决了现有的倒边高速球定位效果差、定位不精确的问题。本倒边高速球的定位结构,包括设于上半球体端部处的连接法兰一和设于下半球体端部处的连接法兰二,连接法兰一上设有三个定位孔:定位孔一、定位孔二和定位孔三,连接法兰二上设有三个定位孔:定位孔四、定位孔五和定位孔六,定位孔四与定位孔一相对应设置,定位孔五与定位孔二相对应设置,定位孔六与定位孔三相对应设置。本技术具有定位快速准确、稳定性好等优点。【专利说明】 倒边高速球的定位结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倒边高速球的定位结构,特别是一种上半球体与下半球体之间的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子元件加工行业使用的晶体研磨倒边机其倒筒工作面多为圆柱形或者半球与圆柱的组合形,这种倒筒由于其筒内工作面为曲面或者平面的组合,致使晶片在筒内工作状态下与磨砂接触不均匀,晶片本身又与筒内工作面接触不合理,以至于在对晶片进行倒边时出现工作时间过长、加工质量不稳定的缺陷,这已成为电子原件加工行业久未解决的问题。为此,针对上述这种问题,本 申请人:技术了一种倒边高速球,它包括上半球体和下半球体,上半球体与下半球体相互扣合,上半球体内具有呈半球状的上凹腔,下半球体内具有呈半球状的下凹腔,当上半球体与下半球体相互扣合时上凹腔与下凹腔形成一完整的内球面。完整的内球面能使汽车晶体的倒边达到圆滑均匀,能达到弧度、光滑度及频率的要求,提高加工效率。但在实际使用时,上半球体与下半球体之间的定位不方便,而且定位精度较低,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上半球体与下半球体之间容易发生错位,其内部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内球面,严重影响了晶体的倒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定位方便、定位精度高的倒边高速球的定位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倒边高速球的定位结构,包括设于上半球体端部处的连接法兰一和设于下半球体端部处的连接法兰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法兰一上设有三个定位孔:定位孔一、定位孔二和定位孔三,所述的连接法兰二上设有三个定位孔:定位孔四、定位孔五和定位孔六,所述的定位孔四与定位孔一相对应设置,所述的定位孔五与定位孔二相对应设置,所述的定位孔六与定位孔三相对应设置。在上述的倒边高速球的定位结构中,所述定位孔一与定位孔二的连线经过上半球体的球心,所述的定位孔三位于定位孔一与定位孔二连线的中垂线上;所述定位孔四与定位孔五的连线经过下半球体的球心,所述的定位孔六位于定位孔四与定位孔五连线的中垂线上。当上半球体与下半球体扣合后,上半球体的球心与下半球体的球心重合,采用三点定位原则,定位精确,同时具备三角形的稳定性,定位好后上半球体与下半球体不会发生相对位移,稳定性好。在上述的倒边高速球的定位结构中,所述的定位孔一与定位孔四之间设有螺栓一,所述的定位孔二与定位孔五之间设有螺栓二,所述的定位孔三与定位孔六之间设有螺栓三。在上述的倒边高速球的定位结构中,所述的定位孔四、定位孔五和定位孔六中设有内螺纹。螺栓一与定位孔四螺纹连接,螺栓一的杆头抵靠在连接法兰一上;螺栓二与定位孔五螺纹连接,螺栓二的杆头抵靠在连接法兰一上;螺栓三与定位孔六螺纹连接,螺栓三的杆头抵靠在连接法兰一上。在上述的倒边高速球的定位结构中,所述的定位孔一、定位孔二和定位孔三中设有内螺纹。螺栓一与定位孔一螺纹连接,螺栓一的杆头抵靠在连接法兰二上;螺栓二与定位孔二螺纹连接,螺栓二的杆头抵靠在连接法兰二上;螺栓三与定位孔三螺纹连接,螺栓三的杆头抵靠在连接法兰二上。在上述的倒边高速球的定位结构中,所述连接法兰一的边缘具有两对称设置的长直边一,所述连接法兰二的边缘具有两对称设置的长直边二,所述的长直边二与长直边一相对应设置。设置的长直边一和长直边二可对上半球体和下半球体进行快速定位,使长直边一与长直边二对其即可,若发现定位孔三与定位孔六未对齐,则将上半球体或者下半球体翻转180度。在上述的倒边高速球的定位结构中,所述连接法兰一的边缘具有两对称设置的短直边一,所述的短直边一与长直边一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法兰二的边缘具有两对称设置的短直边二,所述的短直边二与短直边一相对应设置。对齐后,长边一与长边二相对设置,短边一与短边二相对设置,定位孔一与定位孔四相对设置,定位孔二与定位孔五相对设置,定位孔三与定位孔六相对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倒边高速球的定位结构具有以下优点:该定位结构的结构设计合理,采用三点定位原则,具备三角形的稳定性,定位好后上半球体与下半球体不会发生相对位移,稳定性好;长边一与长边二相对设置,短边一与短边二相对设置,定位孔一与定位孔四相对设置,定位孔二与定位孔五相对设置,定位孔三与定位孔六相对设置,定位快速准确,定位精度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倒边高速球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上半球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下半球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半球体;12、连接法兰一 ;13、定位孔一 ;14、定位孔二 ;15、定位孔三;16、长直边一 ;17、短直边一 ;2、下半球体;22、连接法兰二 ;23、定位孔四;24、定位孔五;25、定位孔六;26、长直边二 ;27、短直边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本倒边高速球的定位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设于上半球体I端部处的连接法兰一12和设于下半球体2端部处的连接法兰二 22,连接法兰一 12上设有三个定位孔:定位孔一13、定位孔二 14和定位孔三15,连接法兰二 22上设有三个定位孔:定位孔四23、定位孔五24和定位孔六25,定位孔四23与定位孔一 13相对应设置,定位孔五24与定位孔二 14相对应设置,定位孔六25与定位孔三15相对应设置。具体的,如图2所示,定位孔一 13与定位孔二 14的连线经过上半球体I的球心,定位孔三15位于定位孔一 13与定位孔二 14连线的中垂线上。如图3所示,定位孔四23与定位孔五24的连线经过下半球体2的球心,定位孔六25位于定位孔四23与定位孔五24连线的中垂线上。当上半球体I与下半球体2扣合后,上半球体I的球心与下半球体2的球心重合,采用三点定位原则,定位精确,同时具备三角形的稳定性,定位好后上半球体I与下半球体2不会发生相对位移,稳定性好。本实施例中,在定位孔一 13与定位孔四23之间设有螺栓一,定位孔二 14与定位孔五24之间设有螺栓二,定位孔三15与定位孔六25之间设有螺栓三,定位孔四23、定位孔五24和定位孔六25中设有内螺纹。螺栓一与定位孔四23螺纹连接,螺栓一的杆头抵靠在连接法兰一 12上;螺栓二与定位孔五24螺纹连接,螺栓二的杆头抵靠在连接法兰一 12上;螺栓三与定位孔六25螺纹连接,螺栓三的杆头抵靠在连接法兰一 12上。如图2所示,连接法兰一 12的边缘具有两对称设置的长直边一 16,如图2所示,连接法兰二 22的边缘具有两对称设置的长直边二 26,长直边二 26与长直边一 16相对应设置。设置的长直边一 16和长直边二 26可对上半球体I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倒边高速球的定位结构,包括设于上半球体(1)端部处的连接法兰一(12)和设于下半球体(2)端部处的连接法兰二(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法兰一(12)上设有三个定位孔:定位孔一(13)、定位孔二(14)和定位孔三(15),所述的连接法兰二(22)上设有三个定位孔:定位孔四(23)、定位孔五(24)和定位孔六(25),所述的定位孔四(23)与定位孔一(13)相对应设置,所述的定位孔五(24)与定位孔二(14)相对应设置,所述的定位孔六(25)与定位孔三(15)相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永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