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补偿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45907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制造领域,提供了一种像素补偿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阈值电压偏移导致的发光不均匀、长时间开启偏压后出现TFT稳定性下降、以及信号线上会出现电压的衰减影响显示区电流均匀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一种6T1C的像素补偿电路为示例,使得其不仅具有补偿阈值电压偏移的功能,还具有补偿信号电压衰减对电流影响的功能,同时还极大地降低了帧与帧之间信号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制造领域,提供了一种像素补偿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阈值电压偏移导致的发光不均匀、长时间开启偏压后出现TFT稳定性下降、以及信号线上会出现电压的衰减影响显示区电流均匀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以一种6T1C的像素补偿电路为示例,使得其不仅具有补偿阈值电压偏移的功能,还具有补偿信号电压衰减对电流影响的功能,同时还极大地降低了帧与帧之间信号的影响。【专利说明】像素补偿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制造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像素补偿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J-U ρ?α装直。
技术介绍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显不是一种应用于电视和移动设备中的显不技术,以其低功耗,低成本,大尺寸的特点在对功耗敏感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在AMOLED显示领域中,尤其是大尺寸基板设计中,背板TFT (Thin 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着TFT的均匀性以及稳定性问题,不仅会使得驱动OLED电流的不均匀、导致阈值电压偏移,还会在长时间开启偏压后出现TFT稳定性下降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有很多只考虑阈值电压偏移这一问题而进行AMOLED补偿电路设计,却忽视了随着AMOLED尺寸大型化的趋势,信号线的负载也会越来越大,致使信号线上会出现电压的衰减,从而影响显示区电流均匀性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像素补偿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其不仅具有补偿阈值电压偏移的功能,还具有补偿信号电压衰减对电流影响的功能,同时还极大地降低了帧与帧之间信号的影响。(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驱动晶体管、第一至第五开关元件和存储电容,其中: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与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端、第五开关元件的第一端相连;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二端、第五开关元件的第二端、以及存储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二端、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端相连。优选地,还包括:第一驱动电压线,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入端相连;第二驱动电压线,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连。优选地,还包括数据写入电压线,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端相连。优选地,还包括初始化电压线,与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一端、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一端相连。优选地,还包括写入开关信号线,与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第五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相连。优选地,还包括复位开关信号线,与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相连。优选地,还包括驱动开关信号线,与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第四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相连。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第一至第五开关元件均为薄膜晶体管。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像素补偿电路。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意一种阵列基板。(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像素补偿电路结构,使得最终驱动OLED发光的电流与阈值电压Vth和偏置电压Vdd无关。从而其不但能补偿阈值电压偏移所造成的OLED电流偏差,还具有补偿信号电压衰减对电流影响的功能。同时,这样的电路结构还具有驱动晶体管栅极电位在帧与帧之间的复位功能,保证上帧信号对下帧信号的影响最小化,极大降低了帧与帧之间信号的影响。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像素补偿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像素补偿电路的电路时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像素补偿电路,参见图1,该电路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D1、驱动晶体管Ml、第一至第五开关元件M2至M6,和存储电容Cl,其中: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Dl的阴极与第一开关元件M2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元件M2的第一端与驱动晶体管Ml的输出端、第五开关元件M6的第一端相连;所述驱动晶体管Ml的控制端与第三开关元件M4的第二端、第五开关元件M6的第二端、以及存储电容Cl的第一端相连(于图1中的点B);所述存储电容Cl的第二端与第四开关元件M5的第二端、第二开关元件M3的第二端相连(于图1中的点A)。其中的开关元件指由控制端信号控制其第一端与第二端是否连通的元件,当然其可以由多种具体电器元件实现。可见,该电路的基本构成和连接关系如上所述,其中的驱动晶体管Ml、第一开关元件M2 (在导通时可视作导线)、有机发光二极管Dl构成基本的OLED驱动关系,而第一至第五开关元件可分别由其各自的控制端信号控制开关处于开启/关闭状态。进一步地,为实现该电路的功能,需要在该电路中施加必要的偏压,包括:第一驱动电压线,上面施加有正向工作偏压Vdd,与所述驱动晶体管Ml的输入端相连;第二驱动电压线,上面施加有负向工作偏压V4,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Dl的阳极相连;数据写入电压线,上面施加有设定该电路中OLED如何发光的数据写入电压VData,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M3的第一端相连;初始化电压线,上面施加有恒定的初始化电压Vinitial,与第三开关元件M4的第一端、第四开关兀件M5的第一端相连。而且,对于每个开关元件开启或关闭的控制,这里采用三条信号线分别进行控制:写入开关信号线,上面加载有写入开关信号电压VGate,与第二开关元件M3的控制端、第五开关元件M6的控制端相连。 复位开关信号线,上面加载有复位开关信号电压VRef,与所述第三开关元件M4的控制端相连。驱动开关信号线,上面加载有驱动开关信号电压VEmission,与第一开关元件M2的控制端、第四开关元件M5的控制端相连。当然,所有偏置电压的电位零点都连于同一个公共端上,所有信号电压的电位零点也都连于同一个公共端上。优选地,所述驱动晶体管、第一至第五开关元件均为薄膜晶体管TFT。对应于该特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入端、第一至第五开关元件的第一端均代表源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端、第一至第五开关元件的第二端均代表漏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第一至第五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均代表栅极。并且,本实施例中采用的TFT为P型沟道的薄膜晶体管。从而,由于本像素补偿电路包含了 6个TFT和I个电容,所以也可以按本领域常用的命名方式而称为新型6T1C像素补偿电路。基于上述所有优选条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驱动晶体管、第一至第五开关元件和存储电容,其中: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与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端、第五开关元件的第一端相连;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与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二端、第五开关元件的第二端、以及存储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二端、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占洁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