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轿车用车辆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42015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轮胎,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家庭轿车用车辆轮胎。包括轮胎本体、胎面和设在胎面两侧的胎侧,胎面与两侧的胎侧相接的部位分别为左胎肩、右胎肩;所述胎面上均匀分布有三条直线行驶稳定沟槽,以及中心定向左肋条、中心定向右肋条;所述左胎肩上设置有胎肩沟槽;所述右胎肩上设置有右胎肩沟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防止轮胎行驶时易出现的跑偏现象;2、可保持轮胎行驶的直线稳定性,能提高轮胎的制动性;3、能确保轮胎高速转弯时的稳定支撑及接触面积;4、具有良好的湿地抓地能力,能有效破坏湿路面的水膜,为整个轮胎提供一种应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突发情况下紧急制动的优良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车辆轮胎,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家庭轿车用车辆轮胎。包括轮胎本体、胎面和设在胎面两侧的胎侧,胎面与两侧的胎侧相接的部位分别为左胎肩、右胎肩;所述胎面上均匀分布有三条直线行驶稳定沟槽,以及中心定向左肋条、中心定向右肋条;所述左胎肩上设置有胎肩沟槽;所述右胎肩上设置有右胎肩沟槽。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防止轮胎行驶时易出现的跑偏现象;2、可保持轮胎行驶的直线稳定性,能提高轮胎的制动性;3、能确保轮胎高速转弯时的稳定支撑及接触面积;4、具有良好的湿地抓地能力,能有效破坏湿路面的水膜,为整个轮胎提供一种应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突发情况下紧急制动的优良防护。【专利说明】 家庭轿车用车辆轮胎
本技术涉及车辆轮胎,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家庭轿车用车辆轮胎。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出售的家庭轿车用车辆轮胎,主要是为了满足车辆对轮胎的最基本需求,即轮胎负荷能力、轮胎尺寸等性能的要求,而对于轮胎的其他性能则非常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优良性能的家庭轿车用车辆轮胎,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庭轿车用车辆轮胎,包括轮胎本体、胎面和设在胎面两侧的胎侧,所述胎面设置于轮胎本体上与地面相接触的部位,胎面与两侧的胎侧相接的部位分别为左胎肩、右胎肩;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上均匀分布有三条直线行驶稳定沟槽,从左到右依次是一号稳定沟槽、二号稳定沟槽、三号稳定沟槽;所述一号稳定沟槽与二号稳定沟槽之间设有中心定向左肋条,所述中心定向左肋条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连通一号稳定沟槽与二号稳定沟槽的左肋条沟槽;所述二号稳定沟槽与三号稳定沟槽之间设有中心定向右肋条,所述中心定向右肋条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连通二号稳定沟槽与三号稳定沟槽的右肋条沟槽;所述左胎肩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左胎肩沟槽,左胎肩上除去左胎肩沟槽的部分,形成连贯一体式的左胎肩花纹块;所述右胎肩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右胎肩沟槽,右胎肩上除去右胎肩沟槽的部分,形成连贯一体式的右胎肩花纹块。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直线行驶稳定沟槽可以防止轮胎行驶时易出现的跑偏现象;2、中心定向左肋条和中心定向右肋条可保持轮胎行驶的直线稳定性,左肋条沟槽和右肋条沟槽能提高轮胎的制动性;3、连贯一体式的胎肩花纹块能确保轮胎高速转弯时的稳定支撑及接触面积;4、具有良好的湿地抓地能力,能有效破坏湿路面的水膜,长距离的胎肩沟槽为整个轮胎提供一种应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突发情况下紧急制动的优良防护。【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所述胎面及胎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本技术所述的家庭轿车用车辆轮胎,包括轮胎本体、胎面2和设在胎面2两侧的胎侧,所述胎面2设置于轮胎本体上与地面相接触的部位,胎面2与两侧的胎侧相接的部位分别为左胎肩1、右胎肩3。所述胎面2上均匀分布有三条直线行驶稳定沟槽,从左到右依次是一号稳定沟槽21、二号稳定沟槽22、三号稳定沟槽23 ;所述一号稳定沟槽21与二号稳定沟槽22之间设有中心定向左肋条24,所述中心定向左肋条24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连通一号稳定沟槽21与二号稳定沟槽22的左肋条沟槽25 ;所述二号稳定沟槽22与三号稳定沟槽23之间设有中心定向右肋条26,所述中心定向右肋条26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连通二号稳定沟槽22与三号稳定沟槽23的右肋条沟槽27 ;所述左胎肩I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左胎肩沟槽12,左胎肩I上除去左胎肩沟槽12的部分,形成连贯一体式的左胎肩花纹块11 ;所述右胎肩3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右胎肩沟槽32,右胎肩3上除去右胎肩沟槽32的部分,形成连贯一体式的右胎肩花纹块31。【权利要求】1.一种家庭轿车用车辆轮胎,包括轮胎本体、胎面(2)和设在胎面(2)两侧的胎侧,所述胎面(2)设置于轮胎本体上与地面相接触的部位,胎面(2)与两侧的胎侧相接的部位分别为左胎肩(I)、右胎肩(3);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2)上均匀分布有三条直线行驶稳定沟槽,从左到右依次是一号稳定沟槽(21)、二号稳定沟槽(22)、三号稳定沟槽(23);所述一号稳定沟槽(21)与二号稳定沟槽(22)之间设有中心定向左肋条(24),所述中心定向左肋条(24)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连通一号稳定沟槽(21)与二号稳定沟槽(22)的左肋条沟槽(25);所述二号稳定沟槽(22)与三号稳定沟槽(23)之间设有中心定向右肋条(26),所述中心定向右肋条(26)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连通二号稳定沟槽(22)与三号稳定沟槽(23)的右肋条沟槽(27);所述左胎肩(I)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左胎肩沟槽(12),左胎肩(I)上除去左胎肩沟槽(12)的部分,形成连贯一体式的左胎肩花纹块(11);所述右胎肩(3)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右胎肩沟槽(32),右胎肩(3)上除去右胎肩沟槽(32)的部分,形成连贯一体式的右胎肩花纹块(31)。【文档编号】B60C11/12GK203666281SQ201420011099【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日 【专利技术者】季海林, 米佩彬, 张景亮, 杨洪涛, 步春杨 申请人:山东省三利轮胎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庭轿车用车辆轮胎,包括轮胎本体、胎面(2)和设在胎面(2)两侧的胎侧,所述胎面(2)设置于轮胎本体上与地面相接触的部位,胎面(2)与两侧的胎侧相接的部位分别为左胎肩(1)、右胎肩(3);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2)上均匀分布有三条直线行驶稳定沟槽,从左到右依次是一号稳定沟槽(21)、二号稳定沟槽(22)、三号稳定沟槽(23);所述一号稳定沟槽(21)与二号稳定沟槽(22)之间设有中心定向左肋条(24),所述中心定向左肋条(24)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连通一号稳定沟槽(21)与二号稳定沟槽(22)的左肋条沟槽(25);所述二号稳定沟槽(22)与三号稳定沟槽(23)之间设有中心定向右肋条(26),所述中心定向右肋条(26)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连通二号稳定沟槽(22)与三号稳定沟槽(23)的右肋条沟槽(27);所述左胎肩(1)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左胎肩沟槽(12),左胎肩(1)上除去左胎肩沟槽(12)的部分,形成连贯一体式的左胎肩花纹块(11);所述右胎肩(3)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右胎肩沟槽(32),右胎肩(3)上除去右胎肩沟槽(32)的部分,形成连贯一体式的右胎肩花纹块(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海林米佩彬张景亮杨洪涛步春杨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三利轮胎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