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永坚专利>正文

丝网印刷机刮墨刀防滴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3644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丝网印刷机刮墨刀防滴墨机构,包括刮墨刀、安装刮墨刀的安装座及伸缩杆;特点是:还包括与伸缩杆固定连接的连接板,与连接板转动连接的转动座及带动转动座摆动的摆动装置;摆动装置安装在连接板上;安装座安装在转动座上。其将圆周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通过调节直线运动的行程,方便地调节圆周运动的幅度即摆角的角度,结构简单实用,制造成本低,可以广泛应用于双柱式、四柱式各型号的丝印机上,解决防滴墨问题,整套机构安装在连接块上,不影响刮刀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作水平方向的旋转。(*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丝网印刷机的刮墨刀防滴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双柱式丝印刷机的刮墨刀防滴墨机构。
技术介绍
在丝网印刷机中,刮墨刀和回墨刀都安装在一个叫做刮墨座的构件上(见图1)。两个气缸分别控制刮墨刀和回墨刀的升降;刮墨座则带着刮墨刀和回墨刀作水平方向的移动,实现刮印和回墨的功能。刮印时,回墨刀升起,刮墨刀落下,将油墨从一端刮往另一端;回墨时,刮墨刀升起,回墨刀落下,将油墨刮回到起始端。刮印时,刮墨刀都需要往后摆一个角度α(见图2),以便将油墨从网版上挤压到承印物上,实现印刷的目的。在实际印刷中,不同的承印物或不同的图案,要求使用的油墨的粘度是不同的。当使用粘度低的油墨时,在回墨时,粘在刮墨刀上的油墨会滴落下来,如果落在刮印过的网版上,油墨会立刻渗透网版,被承印物吸附,致使图案效果遭到破坏。因而须在刮印之后,回墨之前,将刮墨刀摆向回墨刀处(见图3),即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在比较大型的四柱式丝网印刷机上,一般都是采用旋转气缸来解决刮刀的防滴墨(即刮刀摆角)问题,但在双柱式丝印机上,由于安装空间等诸多方面原因的限制,刮刀的防滴墨(即刮刀摆角)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解决了双柱式丝印机的防滴墨(即刮刀摆角)问题,而且也可以应用到四柱式丝印机上,替代旋转气缸,降低制造成本的丝网印刷机刮墨刀防滴墨机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刮墨刀、安装刮墨刀的安装座及伸缩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伸缩杆固定连接的连接板,与连接板转动连接的转动座及带动转动座摆动的摆动装置;摆动装置安装在连接板上;安装座安装在转动座上。所述的摆动装置包括固定在连接板上的气缸,与转动座啮合的齿条拉杆及横拉杆;横拉杆两端分别与齿条拉杆固定连接,横拉杆还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所述的气缸的一端设有将其安装在连接板上的气缸安装板,在气缸上位于活塞伸出端设有调节支撑块,在调节支撑块上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锁定螺母及调节螺母。所述的转动座通过轴承安装在连接板的轴上。在所述的连接板的轴上固定有使转动座与齿条拉杆很好啮合的倒“L”形限位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齿轮齿条将圆周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通过调节直线运动的行程,方便地调节圆周运动的幅度即摆角的角度;2、结构简单实用,制造成本低,可以广泛应用于双柱式、四柱式各型号的丝印机上,解决防滴墨问题;3、整套机构安装在连接块上,不影响刮刀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作水平方向的旋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去掉限位件的A-A断面图;图5为图4的B-B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如图1所示,其为双柱式丝印刷机的刮墨刀防滴墨机构,该机构安装在刮墨座1上。如图2至5所示,其包括刮墨刀3、安装刮墨刀的安装座8及伸缩杆5、与伸缩杆固定连接的连接板10,转动座7及带动转动座摆动的摆动装置6;转动座7通过轴承12安装在连接板10的轴上。摆动装置安装在连接板10上;安装座8通过螺钉13安装在转动座7上。本实施例中的摆动装置6包括固定在连接板10上的气缸61,与转动座7啮合的齿条拉杆66及横拉杆67;横拉杆两端分别与齿条拉杆固定连接,横拉杆还与气缸的活塞杆611连接,从而活塞杆运动时可带动齿条拉杆运动;倒“L”形限位件9通过螺钉11固定在连接板10的轴上,倒“L”形限位件9使转动座7与齿条拉杆66很好啮合的。在气缸61的一端设有将其安装在连接板10上的气缸安装板62,在气缸上位于活塞伸出端设有调节支撑块63,在调节支撑块上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锁定螺母64及调节螺母65;通过调整调节螺母65的位置,即可以调节气缸轴的回缩行程,从而可以方便地预先设定或调整刮刀的摆动角度。调整完毕,拧紧锁定螺母64,锁定装置。本机构由于采用短行程气缸61作为防滴墨机构的动力装置,调节螺母65和锁定螺母64与调节支撑块63组成了防滴墨调节装置,气缸的活塞611与横拉杆67连结,两件齿条拉杆66分别安装于横拉杆67的两端,齿条拉杆66与转动座7相啮合。当进行刮印时,气缸61伸出轴缩回,通过横拉杆67拉动齿条拉杆66,驱动转动座7预先设定一个角度α,刮墨刀也随之摆动一个预先设定的角度α,进入刮印状态(图2)。刮印行程结束,刮墨刀3升起,回墨刀2落下,气缸61轴伸出,驱动转动座7和刮墨刀回摆,贴近回墨刀,进入回墨状态(图3)。权利要求1.一种丝网印刷机刮墨刀防滴墨机构,包括刮墨刀、安装刮墨刀的安装座及伸缩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伸缩杆固定连接的连接板(10),与连接板转动连接的转动座(7)及带动转动座摆动的摆动装置(6);摆动装置安装在连接板(10)上;安装座(8)安装在转动座(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刮墨刀防滴墨机构,其特征在于摆动装置(6)包括安装在连接板(10)上的气缸(61),与转动座(7)啮合的齿条拉杆(66)及横拉杆(67);横拉杆两端分别与齿条拉杆固定连接,横拉杆还与气缸的活塞杆(61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刮墨刀防滴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气缸(61)的一端设有将其安装在连接板(10)上的气缸安装板(62),在气缸上位于活塞伸出端设有调节支撑块(63),在调节支撑块上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锁定螺母(64)及调节螺母(6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刮墨刀防滴墨机构,其特征在于转动座(7)通过轴承(12)安装在连接板(10)的轴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网印刷机刮墨刀防滴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板(10)的轴上固定有使转动座(7)与齿条拉杆(66)很好啮合的倒“L”形限位件(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丝网印刷机刮墨刀防滴墨机构,包括刮墨刀、安装刮墨刀的安装座及伸缩杆;特点是还包括与伸缩杆固定连接的连接板,与连接板转动连接的转动座及带动转动座摆动的摆动装置;摆动装置安装在连接板上;安装座安装在转动座上。其将圆周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通过调节直线运动的行程,方便地调节圆周运动的幅度即摆角的角度,结构简单实用,制造成本低,可以广泛应用于双柱式、四柱式各型号的丝印机上,解决防滴墨问题,整套机构安装在连接块上,不影响刮刀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作水平方向的旋转。文档编号B41F15/46GK2925879SQ200620060349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郑永坚 申请人:郑永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丝网印刷机刮墨刀防滴墨机构,包括刮墨刀、安装刮墨刀的安装座及伸缩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伸缩杆固定连接的连接板(10),与连接板转动连接的转动座(7)及带动转动座摆动的摆动装置(6);摆动装置安装在连接板(10)上;安装座(8)安装在转动座(7)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坚
申请(专利权)人:郑永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