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固相萃取柱填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3052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3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固相萃取柱填充装置,包括一用于固定萃取柱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一端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一通孔,通过该通孔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可以穿过该通孔深入夹持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便于携带和操作,保证了装填的快速和均匀,同时,不会对萃取柱本身造成损害。且本装置新的设计使得填料稳固定能良好,不会出现常见的填料松散等问题。避免了传统小柱通常在常规装填下存在的空洞,涡流和装填不一致的问题,有效避免了“沟渠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固相萃取柱填充装置,包括一用于固定萃取柱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一端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一通孔,通过该通孔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可以穿过该通孔深入夹持部内。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便于携带和操作,保证了装填的快速和均匀,同时,不会对萃取柱本身造成损害。且本装置新的设计使得填料稳固定能良好,不会出现常见的填料松散等问题。避免了传统小柱通常在常规装填下存在的空洞,涡流和装填不一致的问题,有效避免了“沟渠效应”。【专利说明】一种便携式固相萃取柱填充装置
本技术涉及固相萃取柱的装填,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固相萃取柱填充装置。
技术介绍
固相萃取柱(英文Solid Phase Extraction Column,简称 SPE column,或 SolidPhase extraction Cartridges,简称SPE cartridges)是从层析柱发展而来的一种用于萃取、分离、浓缩的样品前处理装置。由于其具有高效、可靠、消耗试剂少等优点,在许多领域取代了传统的液-液萃取而成为样品前处理的有效手段。其应用领域涵括了食品分析、环境检测、临床监测、司法鉴定、药物研发、蛋白质分离等在内的诸多领域。在近年颁布的国际检测方法中,其也被广泛地使用在许多国标(GB/T)以及行业分析标准中。常见的固相萃取柱大都以聚乙烯为材料的注射针筒型装置,该装置内装有两片以聚丙烯或玻璃纤维为材料的塞片,两个塞片中间装填有一定量的色谱吸附剂(填料)。固相萃取柱上端敞开,下端为出液口,液体经过吸附剂后从出口排出。由于固相萃取技术具有较强的方法依懒性,对于具体的富集分离目标物需要不同的或者多种吸附剂组合才能更好的完成。而商品化的固相萃取小柱只满足了部分领域的应用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自主开发吸附剂或按照需要组合多种吸附剂装填固相萃取空管柱用于满足复杂基质条件下的目标物富集分析。由于生产工艺和成本的综合考虑,固相萃取小柱不可能采用类似填充液相色谱柱的匀浆高压法。在实际试验时一般是由试验人员通过完全的手动操作现场制备固相填充柱,即简单的利用一个推杆向萃取柱内的筛板施加一个力。这种装填办法效率低下,容易对萃取柱、筛板和吸附填料本身造成损害,最主要是造成填料的装填松紧或疏密程度不均匀,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出现沉降或流失的现象,从而造成存在空洞,涡流和“沟渠效应”。在载样的过程中就可能有部分目标化合物不能被吸附,造成回收率偏低和重现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低成本的固相萃取小柱装填装置,使得实验室在固相萃取小柱的装柱条件更加程序化和规范化,极大的提高了装填速度,同时也提高了回收率和重现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固相萃取柱填充装置,包括一用于固定萃取柱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一端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一通孔,通过该通孔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可以穿过该通孔深入夹持部内。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包括:所述的夹持部为U型结构。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夹板,在所述夹板末端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两个夹板分别与手柄固定连接且不相连接。所述推杆延伸至夹持部的部分上套有弹簧,所述推杆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弹簧的挡块,所述弹簧位于挡块与手柄之间。所述夹持部由不锈钢制得。所述夹持部上套装有至少一个钢制O型弹簧圈,用于使本技术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填充柱。所述夹持部内部末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挡板贴合的软质垫片,防止填充柱损坏变形。所述的推杆为两段式结构,包括杆体和与被装填萃取柱内筛板接触的推杆头,所述推杆头与所述杆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推杆头末端直径是10mm-60mm。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便于携带和操作,保证了装填的快速和均匀,同时,不会对萃取柱本身造成损害。且本装置新的设计使得填料稳固定能良好,不会出现常见的填料松散等问题。避免了传统小柱通常在常规装填下存在的空洞,涡流和装填不一致的问题,有效避免了 “沟渠效应”。【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推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夹持部,2、手柄,3、推杆,301、杆体,302、推杆头,4、限位挡板,5、弹簧,6、挡块,7、软质塾片,8钢制O型弹黃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便携式固相萃取柱填充装置,包括一用于固定萃取柱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一端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一通孔,通过该通孔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可以穿过该通孔深入夹持部内。所述的夹持部为不锈钢制得U型结构,其末端为开口结构,不但形成了限位挡板,而且可以依据其本身的弹性,对萃取柱保持良好的加持。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夹板,在所述夹板末端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两个夹板分别与手柄固定连接且不相连接。所述推杆延伸至夹持部的部分上套有弹簧,所述推杆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弹簧的挡块,所述弹簧位于挡块与手柄之间。所述夹持部上套装有至少一个钢制O型弹簧圈,用于使本技术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填充柱。所述夹持部内部末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挡板贴合的软质垫片,防止填充柱损坏变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推杆设计为两段式结构,包括杆体和与被装填萃取柱内筛板接触的推杆头,所述推杆头与所述杆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推杆头末端直径以10mm-60mm为佳,以适应不同直径萃取柱的填充。确保推杆头与筛板接触面积最大化,防止了筛板受力不均导致填充失败。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便于携带和操作,保证了装填的快速和均勻,同时,不会对萃取柱本身造成损害,通过钢制O型弹簧圈可适用于直接在10-60_的填充柱。在使用时,1、装下筛板,用装柱推杆工具把筛板顶入柱体后推到柱体底部。2、加装填料,称量所需吸附填料,如果是多种混合吸附剂,得先称量后混合均匀。然后柱体垂直,将长颈漏斗置入柱体中,在漏斗中加入所需填料,轻轻提起漏斗,轻敲使填料上表面平齐。注意:①长颈漏斗的颈要有足够的长度,最好能基本接近下筛板;②漏斗提起时应避免填料粘在柱体内壁上。装上筛板,保持柱体垂直,用装柱工具把筛板顶入柱体,再用装柱工具把筛板推到填料上表面压实。当填料上表面和上筛板之间还有空隙时,垂直状态轻敲柱体,再次用装柱工具把筛板推到适当位置。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固相萃取柱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用于固定萃取柱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一端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一通孔,通过该通孔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可以穿过该通孔深入夹持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固相萃取柱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部为U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固相萃取柱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夹板,在所述夹板末端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两个夹板分别与手柄固定连接且不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固相萃取柱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用于固定萃取柱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一端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一通孔,通过该通孔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可以穿过该通孔深入夹持部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张楠胡林峰陈娜张裕平张毅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