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机不停机送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2454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胶印机不停机送纸装置,它包括送纸电机、传动链、传动轮和悬挂在传动链末端的叠纸台,以及接触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设主副传动链和主副传动轮,及悬挂在传动链末端的主副叠纸台,所述主叠纸台由主叠纸框架和搁在主叠纸框架上的主叠纸板组成,所述副叠纸台由副叠纸架和搁在副叠纸架上的移纸棒组成,独自升降的主叠纸框架设在独自升降的副叠纸架内,移纸棒在主叠纸框架与副叠纸架之间交替移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影响胶印机的连续性印刷,所产生的色差能明显改善,采用主副叠纸平台交替升降送纸和移纸棒在主副叠纸台上转移的动态结构,解决了连续不间断送纸的技术难题,对于现在的胶印机来说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突出优点和显著进步。(*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胶印机的改进,特别是关于胶印机送纸装置的改进。技术背景现有的印刷机例如胶印机的送纸装置,是在一平台上叠放平整足够数量纸 张,上升到一定高度供纸张分离器一张一张的输送,在输印的过程中,由于装入 送纸台的纸张用完后,要进行停机装纸,等装纸完成后,方能再开机继续印刷, 由于停机装叠过程使印刷停顿,产生印刷色差影响印刷品的质量,从减少色差着 手,最好是不停顿印刷,以保证色差减少到最低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交替升降连续送纸装置,达到印刷 机在印刷过程中不停机印刷,减少印刷色差。本技术采用以下设计方案解决上述问题。胶印机不停机送纸装置,它包括送纸电机、传动链、传动轮和悬挂在传动链 末端的叠纸台,以及接触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设主副传动链和主副传动轮,及 悬挂在传动链末端的主副叠纸台,所述主叠纸台由主叠纸框架和搁在主叠纸框架 上的主叠纸板组成,所述副叠纸台由副叠纸架和搁在副叠纸架上的移纸棒组成, 独自升降的主叠纸框架设在独自升降的副叠纸架内,移纸棒在主叠纸框架与副叠 纸架之间交替移位。搁在主叠纸框架上的主叠纸板基本上是固定的,而搁在副叠纸架上的移纸棒 是可以移动的,当需要时可以插入主叠纸框架上的主叠纸板内,把叠在主叠纸板 上纸张转移到副叠纸架上交替升降,从而实现不间断送纸。当主叠纸框架上的纸 张送到一定量时,将移纸棒插入主叠纸板内,将叠纸转移到副叠纸架上,代替主叠 纸台工作。主叠纸台下降装入纸张再上升到一定位置,可把搁在副叠纸架上的移 纸棒取出,副叠纸架就可以下降至需要的高度,等候主叠纸框架上的叠纸的到来, 如此不断循环,从而实现主,副叠纸台交替升降,保证胶印机不停机印刷。本技术与现有的单平台叠纸台叠放纸张间断性送纸张相比,不影响胶印 机的连续性印刷,所产生的色差能明显改善,由于采用主副叠纸平台交替升降送 纸和移纸棒在主副叠纸台上转移的动态结构,解决了连续不间断送纸的技术难 题,对于现在的胶印机来说是本技术突出优点和显著进步。附图说明图1为送纸机主面局部剖面图。图2为送纸机侧面局部剖面图。图3为图1俯视图,省略纸张分离器。图4为副叠纸台平面图。图5为接触开关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如图1、 2所示,送纸机由主副叠纸台和主副传动装 置组成,主电机1输出轴上接主动轮3,通过主传动链5、传动轮7和传动杆9 带动主叠纸框架ll,副电机2的输出轴上接副动轮4,通过传动链6、传动轮8 和传动杆10带动副叠纸架12。主叠纸架11为长方形其两边的四个角分别悬挂 在主传动链5的末端固紧。副叠纸架12两边的两端分别悬挂在副传动链6的末 端固紧。主叠纸框架11设在左右机架19、 18的下半部以方便叠放纸张。副叠纸 框架12设在左右机架19、 18的中部位置,接触开关SQ1为主叠纸框架11下限 开关,设在左机架19最低位置与主叠纸框架11底边相对应,控制主叠纸框架 11的降落位置,接触开关SQ2为副叠纸架12下限开关,设在右机架18中间位置 与副叠纸架12的底边相对应。接触开关SQ3为主叠纸框架11和副纸架12的转 换丌关,设在副叠纸架一端下部,用于控制主副叠纸台的同步工作状态给纸棍 16下还设有主副叠纸台上限开关SQ4,用于控制主副叠纸框架的自动上升与手动 上升转换限位开关SQ5。当主或副叠纸台手动上升纸张接触到SQ5时,纸张分离 器17与给纸辊16的运转将其下方的纸张送入印刷机上。图3表示从图1的顶上往下看时的俯视图,从图中看到的主传动链5两端悬 挂主叠纸框架il的同一边,主叠纸框架ll为长方形井字框架,副叠纸架12由 二根平行的横杆和与横杆两端接触垂直向下的导轨组成,副叠纸架12设在主叠 纸框架11的外围各自独立升降。副叠纸架12的左右导轨可设在左机架19、右 机架18内壁或外壁,图3末描出。主叠纸框架11上固定一块主叠纸板13,主 叠纸板13上设有若干互相平行的凹槽15,其大小与移纸棒14相适应。本实例设7条凹槽,此凹槽15可插入相应大小的移纸棒14,用于将主叠纸台上的叠纸 平移到副叠纸台框架12之上,如图4所示。图5为PLC程控器输出端接出的接触开关组成和连接关系。接触开关电路由 转换电路、时间继电器电路、主叠纸台上升控制电路、主叠纸台下降控制电路、副叠纸台上升控制电路、副叠纸台下降电路并联组成。COM和Y14为PLC程序控制器输出端,SB1、 SB2分别为主叠纸台和副叠纸台 下降按钮,SB3、 SB4分别为主叠纸台和副叠纸台上升按钮。转换换位开关SQ5与继电器KA1串联接入转换电路中。时间继电器KT1与主 叠纸台的转换开关SQ3串联在电路中。主叠纸台上升控制电路由按键SB3、继电 器KT1-1、继电器KA1-1、转换开关SA1-2、继电器KM1的控制端、继电器KM3、 叠纸台上限开关SQ4依次串接组成。主叠纸台下降控制电路由按键SB1、继电器 KM3控制端、继电器KM1和主叠纸台下限开关SQ1依次串联组成。副叠纸台上升 控制电路由按键SB4、继电器KA1-2、继电器SA1-4、继电器KM2的控制端依次 串联后,继电器KM4与继电器KM3 —端并连后与叠纸台上限开关SQ4串联组成, 副叠纸台下降控制电路由按键SB2、继电器KM4控制端、继电器KM2和副叠纸台 下限开关SQ2依次串联组成。转换电路、时间继电器电路、主叠纸台下降控制电路、副叠纸台下降控制电 路和主叠纸台上升控制电路并联接入PLC输出的COM端和供电电源端。副叠纸台 上升控制电路一端接入PLC输出的Y14端,另一端接入送纸上限开关SQ4的电源 端。以下结合图1和图5,描述本技术不停机送纸的工作过程。 按SB3开关,主送纸电机1启动,主动轮3转动带动主传动链条5、主链轮 7和主传动杆9运动,机器运行主叠纸框架ll自动上升,主叠纸框架ll和叠纸 板13上升到预定高度,当纸张接触到自动与手动上升限位开关SQ5时,叠纸板 13上的纸张由纸张分离器17与给纸辊16的运转将其下方的纸张逐张送入印刷, 随着纸张逐步减少主叠纸框架11逐步自动上升,当上升到主叠纸框架11接触到 主叠纸台和副叠纸台的转换开关SQ3时,副送纸电机启动工作,副主动轮4带动 副传动链条6与副链轮8和副传动杆10运动,副叠纸架12与主叠纸框架11同 歩自动上升,将转换开关SB1拔向副叠纸架12,同时将叠纸棒14插入主叠纸框 架11的叠纸板13的凹槽15内,此继电器KT1-3延时断开,延时30秒后,主叠纸框架11停止自动上升,使叠纸在叠纸板13上的纸张上移到副叠纸架12上, 连续送纸印刷,副叠纸架12代替主叠纸框架11进行送纸并持续上升,按SB1 按钮主叠纸框架11下降至SQ1限位叠纸板13上,装入需要叠放纸张后,按SB3 按钮使主叠纸框架11上升,当上升到主叠纸框架11接接触到主叠纸台和副叠纸 台的转换开关SQ3时,主叠纸框架11与副叠纸架12同步上升。将转换开关SB1 拔向主叠纸架11,取出副叠纸架12上的叠纸棒14,按SB2按钮使副叠纸架12 下降,将副叠纸架12上余下叠纸下移至主叠纸框架11位置继续印刷。按SB2 将副叠纸台下降到限位开关SQ2限位。主叠纸框架11上升到主叠纸框架和副叠 纸架的转换开关SQ3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胶印机不停机送纸装置,它包括送纸电机、传动链、传动轮和悬挂在传动链末端的叠纸台,以及接触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设主副传动链和主副传动轮,及悬挂在传动链末端的主副叠纸台,所述主叠纸台由主叠纸框架和搁在主叠纸框架上的主叠纸板组成,所述副叠纸台由副叠纸架和搁在副叠纸架上的移纸棒组成,独自升降的主叠纸框架设在独自升降的副叠纸架内,移纸棒在主叠纸框架与副叠纸架之间交替移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勤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昌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