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三唑类的农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1350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4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三唑类的农药组合物,其中包含有活性组分A与活性组分B,其中活性组分A选自吡唑醚菌酯,活性组分B选自戊唑醇、烯唑醇、粉唑醇、己唑醇、环唑醇、三唑醇、联苯三唑醇中的一种,其中有效活性成分A与B的重量百分比为1~60%︰1~60%,有效活性成分加入助剂及赋型剂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或悬乳剂,用于防治作物白粉病、斑点落叶病、黑星病、叶斑病、炭疽病、锈病、疫病、纹枯病、稻瘟病,耐雨水冲刷,并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三唑类的农药组合物,其中包含有活性组分A与活性组分B,其中活性组分A选自吡唑醚菌酯,活性组分B选自戊唑醇、烯唑醇、粉唑醇、己唑醇、环唑醇、三唑醇、联苯三唑醇中的一种,其中有效活性成分A与B的重量百分比为1~60%︰1~60%,有效活性成分加入助剂及赋型剂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或悬乳剂,用于防治作物白粉病、斑点落叶病、黑星病、叶斑病、炭疽病、锈病、疫病、纹枯病、稻瘟病,耐雨水冲刷,并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专利说明】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三唑类的农药组合物本申请为分案申请,原申请为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申请“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三唑类的农药组合物”,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110066540.6,原申请日为2011.03.19。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涉及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三唑类的农药组合物在作物病害上的应用。技术背景批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分子式:C2tlH23N3O2,化学名称:甲基(N)--O-甲氧基]-N-甲氧氨基甲酸酯。吡唑醚菌酯是巴斯夫公司最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剂。纯品为白色至浅米色无味结晶体。作用机理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使线粒体不能产生和提供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能量,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它能控制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卵菌纲等大多数病害。对孢子萌发及叶内菌丝体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保护和治疗活性。具有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被广泛用于防治小麦、水稻、花生、葡萄、蔬菜、马铃薯、香蕉、柠檬、咖啡、果树、核桃、茶树、烟草和观赏植物、草坪及其他大田作物上的病害。该化合物不仅毒性低,对非靶标生物安全,而且对使用者和环境均安全友好,已被美国EPA列为“减小风险的候选药剂”。另外,吡唑醚菌酯能对作物产生积极的生理调节作用,它能抑制乙烯的产生,这样可以帮助作物有更长的时间储备生物能量确保成熟度;能显著提高作物的硝化还原酶的活性,意味着可以减少土壤中氮肥的使用,从而进一步减少对地下水的影响;当作物受到病毒袭击时,它能加速抵抗蛋白的形成一一与作物自身水杨酸合成物对抗逆蛋白的合成作用相同。吡唑醚菌酯是在醚菌酯基础上改进后的高效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是以N-对氯苯基吡唑基替换了醚菌酯分子结构中的邻甲基苯基,而开发的又一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杀菌剂。它活性更高,是目前同类杀菌剂的3倍。而醚菌酯在实际应用I年后就有关于小麦白粉病抗性发生的报道,到2000年抗性孢子(2%-99%)在德国的北部、法国的北部和英国已有大量报道。在国内目前对白粉病的防效已有所下降。不管是吡唑醚菌酯、有效活性成分B还是其他高效杀菌剂,长期单独使用,容易使病害产生抗药性,导致用药量加大、防效降低、持效期缩短等问题,不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不同作用机理的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是延缓病害产生抗药性常用的方法,并根据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效果,来判断此复配是增效作用还是拮抗作用。复配作用较明显的配方,可以明显提高防效,大大降低农药的用药量,还可扩大杀菌谱,提高杀菌效率、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吡唑醚菌酯与有效活性成分B作用机理不同,相互复配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且有关戊唑醇、烯唑醇、粉唑醇、己唑醇、环唑醇、三唑醇、联苯三唑醇的相关复配,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含有吡唑醚菌酯与有效活性成分B的杀菌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三唑类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B两种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I~80%: I~80%,所述的活性组分A为吡唑醚菌酯,活性组分B选自戍唑醇、烯唑醇、粉唑醇、己唑醇、环唑醇、三唑醇、联苯三唑醇中的一种。所述的己唑醇(hexaconazole),分子式为C14H17Cl2X3O,化学名称:(RS) _2_ (2,4_二氯苯基)-1- (1!1-1,2,4-三唑-1-基)-己-2-醇。所述的戍唑醇(tebuconazole),分子式为C16H22ON3Cl,化学名称:(RS) -1-对-氯苯基-4,4- 二甲基-3 (1H-1, 2,4-三唑-1-基甲基)戊醇。所述的粉唑醇(flutriafol),分子式为C16H13F2N30,化学名称:α-(2_氟苯基)-α - (4-氟苯基)-1Η-1, 2,4-三唑-1-乙醇。所述的烯唑醇(diniconazole),分子式为C15H17Cl2N3O,化学名称:(E)-(RS)-1-(2,4- 二氯苯基)-4,4- 二甲基-2-(1, 2,4-三唑-1-基)-1-戊烯-3-醇。所述的三唑醇(triadimenol),分子式为C14H18ClN3O2,化学名称:1_(4_氯苯氧基)-3,3-二甲基-1-(1H-1,2,4 三唑-1 基)丁基 _2_ 醇。所述的环唑醇(Cyproconazole),分子式:C15H18C1N30,化学名称:2_(4_氯苯基)-3_ 环丙基-1-(1H-1, 2,4-三唑-1-基)丁 -2-醇。所述的联苯三唑醇(bitertanol),分子式:C2(lH23N302,化学名称:1_(联苯_4_基氧)-1- (1H-1,2,4-三唑-1-基)3,3- 二甲基丁 _2_ 醇。所述的含有吡唑醚菌酯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吡唑醚菌酯与有效活性成分B的重量百分比为5~60%: 5~60%。所述的含有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的重量百分比为10~40%: 10~40% ;吡唑醚菌酯与烯唑醇的重量百分比为10~40%: 10~40%;吡唑醚菌酯与粉唑醇的重量百分比为10~40%: 10~40%;吡唑醚菌酯与己唑醇的重量百分比为10~40%: 10~40%;吡唑醚菌酯与环唑醇的重量百分比为10~40%: 10~40%;吡唑醚菌酯与三唑醇的重量百分比为10~40%: 10~40%;吡唑醚菌酯与联苯三唑醇的重量百分比为10~40%: 10~40%。所述的含有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I~95%,优选为20~80%。所述的含有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或悬乳剂。所述的分散剂选自烷基萘磺酸盐、双(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脂肪胺聚氧乙烯嘧、脂肪酸聚氧乙烯酯、酯聚氧乙烯嘧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湿润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茶枯、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崩解剂选自:碳酸氢钠、碳酸钠、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粘结剂选自:明胶、瓜胶、阿拉伯胶、黄原胶、三聚磷酸钠、酚醛树脂、海藻酸钠、白糊精、甲基纤维素、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抗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二甘醇、三甘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酮类、C8~1(l脂肪醇类、C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三唑类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B两种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1~80%︰1~80%,所述的活性组分A为吡唑醚菌酯,活性组分B选自粉唑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高超曹巧利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