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复反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0601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31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回复反射器。具体说,是既有0度微棱镜回复反射区、又有广角微棱镜回复反射区的反光警示板。它包括底层,底层的背面有胶层,底层正面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为透明板。与底层相邻的反光层一面上有反光面,所述反光面由呈阵列式排列的微棱镜构成。其特点是所述反光面由第一反光面和第二反光面组成。所述第一反光面上的微棱镜为0度入射角微棱镜,所述第二反光面上的微棱镜为广角入射角微棱镜。这种回复反射器,在观察角为0.33度下,随着水平光入射角的逐渐增大,反射发光强度CIL值衰减幅度小,使得这种回复反射器的反光效果高,能适应安全行车的要求。适用于设置在货运车辆的车身两侧,给左右两侧的过往车辆以警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回复反射器。具体说,是既有0度微棱镜回复反射区、又有广角微棱镜回复反射区的反光警示板。它包括底层,底层的背面有胶层,底层正面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为透明板。与底层相邻的反光层一面上有反光面,所述反光面由呈阵列式排列的微棱镜构成。其特点是所述反光面由第一反光面和第二反光面组成。所述第一反光面上的微棱镜为0度入射角微棱镜,所述第二反光面上的微棱镜为广角入射角微棱镜。这种回复反射器,在观察角为0.33度下,随着水平光入射角的逐渐增大,反射发光强度CIL值衰减幅度小,使得这种回复反射器的反光效果高,能适应安全行车的要求。适用于设置在货运车辆的车身两侧,给左右两侧的过往车辆以警示。【专利说明】—种回复反射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光警示器。具体说,是既有O度微棱镜回复反射区、又有广角微棱镜回复反射区的反光警示板。尤其适用于设置在货运车辆的车身两侧,以便给左右两侧的过往车辆以警示。
技术介绍
为保证夜间行车安全,各国交通管理部门都规定,必须在货运车辆的车身后部和两侧安装回复反光标识即回复反射器,以便当其他车辆从本车两侧的前方或后方会车时,都能安全通过,避免由于夜间行车看不清而发生交通事故。传统的回复反射器包括底层,该底层为长方形,所述底层的背面有胶层,底层正面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为透明板,其形状、大小与底层相同。与底层相邻的反光层一面上有反光面,所述反光面由呈阵列式排列的O度入射角微棱镜组成。由于所述反光面仅由呈阵列式排列的O度入射角微棱镜组成,经公安部交通管理研究所检测,在观察角为0.33度下,水平照射角为O度、正负20度、正负30度、正负40度和正负50度的反光面的反射发光强度分别是1800、610、540、470和400。由此可见,随着水平光入射角的逐渐增大,反光面的反射发光强度CIL值衰减幅度较大,使得这种回复反射器的反光效果差,难以满足安全行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回复反射器。这种回复反射器,在观察角为0.33度下,随着水平光入射角的逐渐增大,反射发光强度CIL值衰减幅度小,使得这种回复反射器的反光效果高,能适应安全行车的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回复反射器包括底层,该底层为长方形,所述底层的背面有胶层,底层正面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为透明板,其形状、大小与底层相同。与底层相邻的反光层一面上有反光面,所述反光面由呈阵列式排列的微棱镜构成。其特点是所述反光面由第一反光面和第二反光面组成。所述第一反光面上的微棱镜为O度入射角微棱镜,所述第二反光面上的微棱镜为广角入射角微棱镜。其中,所述第二反光面是由两个近似L型的反光面对接而成的U字形,且所述对接点位于第二反光面长度的二分之一处。所述第一反光面的形状、大小等于所述U字形的缺口形状。从而由第二反光面和第一反光面组成一个长方形反光面。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所述反光面由第一反光面和第二反光面组成。所述第一反光面上的微棱镜为O度入射角微棱镜,所述第二反光面上的微棱镜为广角入射角微棱镜。使得本技术既有O度微棱镜回复反射区、又有广角微棱镜回复反射区。其中的广角微棱镜回复反射区经公安部交通管理研究所检测,在0.33度的观察角下,水平照射角为O度、正负20度、正负30度、正负40度和正负50度的反光面的反射发光强度分别是10296、6084,3480,1941和1121。以水平照射角50度为例,广角微棱镜回复反射区上的反射光强度差不多是O度微棱镜回复反射区的3倍。由此可见,由于本技术在传统O度微棱镜回复反射区的基础上增加了广角微棱镜回复反射区,且广角微棱镜回复反射区的反射发光强度CIL值随着水平光入射角的逐渐增大,衰减幅度较小,使得这种回复反射器的反光效果较好,能,满足安全行车的要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回复反射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回复反射器包括底层I,该底层为长方形,所述底层I的背面设置有胶层2,底层I的正面设置有反光层3。所述反光层3是用透光性能高的塑胶经模具注塑成型的透明板,其形状、大小与底层I相同。与底层I相邻的反光层3 —面设置有反光面,该反光面采用注塑工艺制成的由呈阵列式排列的微棱镜组成。见图2,所述反光面由第一反光面4和第二反光面5组成。所述第一反光面4上的微棱镜为O度入射角微棱镜,所述第二反光面5上的微棱镜为广角入射角微棱镜。其中,所述第二反光面5由两个近似L型的反光面呈横部对横部对接而成的U字形,且所述对接点位于第二反光面5长度的二分之一处。所述第一反光面4的形状、大小等于所述U字形的缺口形状。从而由第二反光面5和第一反光面4组成一个长方形反光面。经试用,在夜间的0.33度观察角、正负50度照射角下,从货运车辆左后侧和右后侧观察时,本技术的回复反射器上呈现出的反光警示分别是反L形警示。本技术通过在O度微棱镜的回复反射器上增加广角微棱镜的反射技术,大大地改善了回复反射器在水平侧向的反光警示效果,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性。尤其将本技术用在货运车辆两侧时,夜间在相邻车道的车辆灯光照射下,能清晰显示出前方车辆的边缘轮廓,有效地保证行车安全。【权利要求】1.一种回复反射器,包括底层(1),该底层为长方形,所述底层(I)的背面有胶层(2),底层(I)正面有反光层(3);所述反光层(3)为透明板,其形状、大小与底层(I)相同;与底层(I)相邻的反光层(3)—面上有反光面,所述反光面由呈阵列式排列的微棱镜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面由第一反光面(4)和第二反光面(5)组成;所述第一反光面(4)上的微棱镜为O度入射角微棱镜,所述第二反光面(5)上的微棱镜为广角入射角微棱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复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光面(5)是由两个近似L型的反光面对接而成的U字形,且所述对接点位于第二反光面(5)长度的二分之一处;所述第一反光面(4)的形状、大小等于所述U字形的缺口形状;从而由第二反光面(5)和第一反光面(4)组成一个长方形反光面。【文档编号】B60Q1/30GK203611855SQ201320632027【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4日 【专利技术者】浦国荣, 施长征, 王建京, 李汉渝, 王春生, 罗波, 李寓星, 王坤, 蒲勰, 庞明景, 张建忠 申请人:贵州省道路交通安全协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复反射器,包括底层(1),该底层为长方形,所述底层(1)的背面有胶层(2),底层(1)正面有反光层(3);所述反光层(3)为透明板,其形状、大小与底层(1)相同;与底层(1)相邻的反光层(3)一面上有反光面,所述反光面由呈阵列式排列的微棱镜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面由第一反光面(4)和第二反光面(5)组成;所述第一反光面(4)上的微棱镜为0度入射角微棱镜,所述第二反光面(5)上的微棱镜为广角入射角微棱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国荣施长征王建京李汉渝王春生罗波李寓星王坤蒲勰庞明景张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道路交通安全协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