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智专利>正文

一种印刷版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055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具有可替换式的印刷版辊。其技术方案为:其包括一滚筒形版面,于版面的圆周表面加工有印版图案,于版面内安装有一气涨轴。采用这种结构后,该印刷版辊将气涨轴作为版辊的轴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气涨轴的膨胀使之涨紧于版面的中空管内,将气涨轴与版面结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可以印刷的印刷版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设备
,特指一种具有可替换式的印刷版辊
技术介绍
传统的印刷版辊包括凹版印刷及凸版印刷,其具有多色连续印刷的特点。该印刷版辊通常是采用无缝钢管经过表面处理后加工制成,虽具有印刷效果好的优点,但是其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制版的费用太高。由于其整个印刷版辊为一个整体,故每当更换一个印刷图案品种,就需要将整个印刷版辊更新,这样就造成了生产的成本提高,特别是对于一些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这种印刷版辊不仅使成本大大提高,并且需要针对不同品种加工相应的印刷版辊,故使得整个生产周期延长。另一方面,目前在纺织印染行业常使用气涨轴作为卷取装置。其一般是可转动的安装于机器设备上,通过其内部的压缩空气的膨胀,使该气涨轴涨紧于一卷桶内,通过气涨轴将卷桶固定。常用的卷桶有纸制材料、塑胶材料及金属材料,其均可利用气涨轴达到卷送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将气涨轴运用到印刷版辊上,提供一种具有可替换式的印刷版辊。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包括一滚筒形版面,于版面的圆周表面加工有印版图案,于版面内安装有一气涨轴。该气涨轴包括一具有中空管道的轴体以及包裹于轴体外的胶套,轴体开设有进气孔,胶套的两端通过紧固件箍紧于轴体上,在位于两个紧固件之间轴体的表面开设有与其内部中空管道连通的通孔。或者该气涨轴包括一具有中空管道的轴体、一支撑板以及一位于轴体中空管道中的气囊,于轴体上开设有与气囊连通之进气孔,轴体的圆周面上均匀设有与管道连通之通孔,并且支撑件穿设于每个通孔。采用这种结构后,该印刷版辊将气涨轴作为版辊的轴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气涨轴的膨胀使之涨紧于版面的中空管内,将气涨轴与版面结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可以印刷的印刷版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见附图1、2,这是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其包括一滚筒形版面1,于版面1的圆周表面加工有印版图案11,图案11可以为凸版或凹版。于版面1内安装有一气涨轴2。该气涨轴2包括一具有中空管道20的轴体21以及包裹于轴体21外的胶套27,轴体21开设有进气孔26,胶套27的两端通过紧固件271箍紧于轴体21上,在位于两个紧固件271之间轴体21的表面开设有与其内部中空管道20连通的通孔22。其中轴体21的两端形成有用于整个轴体21传动之中心轴25,进气孔26可开设于此中心轴25上。使用时,首先,在气涨轴2充气前将版面1套设于气涨轴2胶套27外,然后通过进气孔26对气涨轴2的轴体21充气,气体通过轴体21的中空管道20及通孔22进入胶套27与轴体21之间,从而将胶套27涨起,使整个气涨轴2涨紧于版面1的中空管内,这样气涨轴2与版面1就结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可以印刷的印刷版辊。反之将进气口26打开,使胶套27内气体放出,则作用于版面1上的膨胀力消失,操作者可方便的将版面1由气涨轴2上取出。由上可以看出,采用本专利技术后,一台(或多台)印刷设备仅需要配置一套具有不同外径尺寸的气涨轴2即可。当需要更换印刷产品时,仅仅需要重新加工一个新的版面1,将其套配在与其适合的气涨轴2上即可,这样不仅大大减少制作印刷版辊的费用,并且使其制作周期大大缩短,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见图3、4,这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其同样包括一滚筒形版面1以及一气涨轴2A。版面1同样为一中空的滚筒,其圆周表面加工有印版图案11,气涨轴2装配于版面1的中空管道内。本实施例中气涨轴2A包括一具有中空管道20的轴体21、一支撑板23以及一位于轴体21中空管道20中的气囊24,本专利技术通过气囊的膨胀或收缩推动支撑件23。于轴体21上开设有与气压装置24连通之进气孔26。在轴体21的圆周面上均匀设有与管道20连通之通孔22,并且支撑件23穿设于每个通孔22。所述气涨轴2上的支撑件23由内支撑板231、连接杆232以外支撑板233构成;其中内支撑板231位于轴体21内,外支撑板233位于轴体21外,并且具有与滚筒形版面1适应之弧度,这样有利于保持版面可膨胀支撑为理想的圆形,并使版面1不易出现形变。内、外支撑板231、233通过连接杆232连接,即连接杆232穿设通孔22将内、外支撑板231、23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工作时首先在气涨轴2A的气囊24充气前将版面1套设于气涨轴2A的轴体21上,然后通过进气口26对气囊24充气。当气囊24膨胀后,气囊24将挤压内支撑板231使其向外支撑板233运动,通过外支撑板233具有与版面1相同之弧度的外表面抵压于版面1的内壁,从而使支撑板23涨紧于版面1的中空管道20内,将气涨轴2与版面1结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可以印刷的印刷版辊。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范围,例如将气压改为液压同样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故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之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原理之所为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印刷版辊,包括一滚筒形版面(1),于版面(1)的圆周表面加工有印版图案(11),其特征在于于版面(1)内安装有一气涨轴(2或2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版辊,其特征在于该气涨轴(2)包括一具有中空管道(20)的轴体(21)以及包裹于轴体(21)外的胶套(27),轴体(21)开设有进气孔(26),胶套(27)的两端通过紧固件(271)箍紧于轴体(21)上,在位于两个紧固件(271)之间轴体(21)的表面开设有与其内部中空管道(20)连通的通孔(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版辊,其特征在于该气涨轴(2A)包括一具有中空管道(20)的轴体(21)、一支撑板(23)以及一位于轴体(21)中空管道(20)中的气囊(24),于轴体(21)上开设有与气囊(24)连通之进气孔(26),轴体(21)的圆周面上均匀设有与管道(20)连通之通孔(22),并且支撑件(23)穿设于每个通孔(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刷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涨轴(2A)上的支撑件(23)由内支撑板(231)、连接杆(232)以外支撑板(233)构成;其中内支撑板(231)位于轴体(21)内,外支撑板(233)位于轴体(21)外,并且其具有与滚筒形版面(1)适应之弧度,内、外支撑板(231、233)通过连接杆(232)连接,即连接杆(232)穿设通孔(22)将内、外支撑板(231、233)固定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设备
,特指一种具有可替换式的印刷版辊。其技术方案为其包括一滚筒形版面,于版面的圆周表面加工有印版图案,于版面内安装有一气涨轴。采用这种结构后,该印刷版辊将气涨轴作为版辊的轴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气涨轴的膨胀使之涨紧于版面的中空管内,将气涨轴与版面结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可以印刷的印刷版辊。文档编号B41F13/00GK1666865SQ20041002748公开日2005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李智 申请人:李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版辊,包括:一滚筒形版面(1),于版面(1)的圆周表面加工有印版图案(11),其特征在于:于版面(1)内安装有一气涨轴(2或2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
申请(专利权)人:李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