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刷机的输墨装置中的油墨量进行定量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0098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印刷机的输墨装置中的油墨量进行定量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输墨装置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定量装置,采用所述定量装置改变由所述输墨装置输送的油墨量,和其中为了改变有待输送的油墨量采用调整件对所述定量装置进行调整,所述方法具有如下步骤:通过对调整件的调整对油墨量的变化进行预先给定;根据调整件的调整量度与定量装置的实时位置之间预先给定的相关性对所述定量装置进行调整,其中根据调整件的调整量度与定量装置的实时位置的相关性对所述定量装置进行调整,使通过对定量装置的调整导致的油墨量的变化与实时被定量装置输送的油墨量的相关性基本恒定不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4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在公知的印刷机中例如采用油墨刮刀对由印刷机输墨装置输送的油墨量进行定量。为了实现由操作人员对所述定量装置进行的调整,在印刷机控制台上设置有调整件,例如控制轮或控制键盘。操作人员通过所述调整件的操作改变输墨装置输送的油墨量的定量。在采用油墨刮刀时,例如通过输入一定的调整值改变油墨刮刀的前缘与接受油墨的墨斗辊的圆周之间的开度。这种已有的定量装置的缺点在于,在对调整件调整一定量度时将促使产生传送的油墨量的相同程度的变化。这意味着,在采用油墨刮刀作为定量装置时,在油墨刮刀的前缘和墨斗辊的外圆之间的开度始终改变相同的量度,而与油墨刮刀的实时位置无关。如果将油墨刮刀的调节过程分成一定数量的步,例如上百个分步时,则每调整一个分步在油墨刮刀前缘上的开度的变化始终是相同的。这种对油墨量定量的方法是不利的,这是因为在仅输送少量油墨的情况下而对调整件的调整而产生的油墨量的变化相对很大的缘故。反之,在实时调整时由定量装置输送大量油墨的情况下,对调整件每调整一相应的量度将产生与实时油墨量相比相应很小的油墨量的相对变化。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在需要特别灵敏的调整的输送很少的油墨量的范围内只能实现非常粗的定量,与此相反,在输送油墨量大的范围内时却实现的是非必要精密的对油墨量的定量。DE 100 55 827 A1、DE 100 32 765 A1和DE 37 43 646 A1中披露了用于对印刷机的输墨装置中的油墨量进行调整的装置。其中根据不同的参数利用对促动器进行控制的定量系统改变油墨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其中可以实现对定量精确的调整。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权利要求1或4的特征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尤其在于,对调整件进行的一定量度的调整并不会导致在定量装置上相同量度的调整。确切地说,在预先给定通过调整件实现调整的油墨量变化之前或之后确定定量装置的实时位置,并且接着根据对调整件的调整量度与定量装置的实时位置的预先给定的相关性对定量装置进行调整。在对进行通过对调整件的调整预先给定油墨量的变化之前或之后可以对定量装置的调整进行确定。其中可以用数学函数表示调整件的调整量度与定量装置的实时位置之间的预定的相关性。因而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实现了以如下方式特别是对定量装置相应的实时位置的考虑,在输墨装置输送的油墨量较少的情况下,对调整件的调整将导致对定量装置非常精密的调整。反之,在输墨装置的实时状态下输送的油墨量很大时,则可以非常粗地实现定量,从而对调整件进行较小的调整也会导致油墨量的定量较大的变化。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调整件的调整量度与定量装置的实时调整之间的相关性应使对定量装置进行的调整导致的油墨量变化与实时由定量装置输送的油墨量的关系分别基本保持恒定不变,或者相差小于2%,特别是小于1%。相对的油墨量变化优选在定量装置的整个定量范围内和/或在调整件的整个调整范围内都保持恒定。在使用油墨刮刀作为定量装置,所述油墨刮刀与输墨装置的墨斗辊配合进行油墨定量时,最好在墨斗辊上传送的油墨层的相对层厚变化分别保持恒定不变。换句话说,这意味着,通过对定量装置的调整导致的油墨层的厚度变化与实时的层厚的关系是恒定不变的。下面将对附图中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图中示出附图说明图1为输墨装置的剖视图,所述输墨装置具有油墨刮刀和墨斗辊;图2为在图1所示的输墨装置的油墨区开度上产生的油墨量的相对变化的曲线。图1为用于对印刷油墨02进行定量的印刷机的输墨装置01的剖视图。墨斗辊03被旋转驱动,使其外圆在印刷油墨02墨斗内被涂布油墨,从而在墨斗辊03上形成具有一定层厚的油墨层。接着印刷油墨02从墨斗辊03被传送给传墨辊04,且被继续传送给印刷机的印刷区。定量装置06,例如油墨刮刀06用于对由输墨装置01输送的油墨进行定量。油墨刮刀06被可调整地设置,以便改变油墨刮刀06前缘与墨斗辊03的外圆之间的油墨区开度S1;S3(参见图2)。在油墨区开度S1;S3大的情况下,输送的印刷油墨02的量大,反之,在油墨区开度S1;S3小的情况下,输送的印刷油墨02的量少。本实施例涉及油墨刮刀。定量装置06在墨斗辊03的轴向上具有多个分别相互独立调整的油墨刮刀06,本专利技术的所有实施例都适用于这些油墨刮刀。调整件,特别是控制马达07用于对油墨刮刀06进行遥控调整,通过对所述控制马达07的驱动增大或减小油墨刮刀06前缘上的油墨区开度S1;S3。在控制马达07上设置有传感器机构,采用所述传感器机构测量或推导出油墨刮刀06的实时位置。另外还可以在控制器中存储对应于基本位置的油墨刮刀06位置的任何变化,从而推导出油墨刮刀06的实时位置。为了改变输墨装置01输出的油墨量,在印刷机的控制台上对调整件进行调整,例如在印刷机控制台的键盘上输入一定的调整值E1;E2;E3;E4时,控制装置将对油墨刮刀06的实时调整进行问询,且将其与在控制台上输入的对调整件的调整相关联。然后根据该相关性对油墨刮刀06进行调整。下面将对照附图2中的曲线图对本方法的工作方式加以说明。图2绘出油墨刮刀06的前缘与墨斗辊03外圆之间的油墨区开度S1;S3上的墨斗辊03的墨层厚度的相对变化。其中函数曲线A表示根据调整方法得出的变化关系。根据所述调整方法,输入的对调整马达07的调整范围被分成多步,例如上百个步,在函数曲线A上分别用特定的点表示各个步。在油墨区开度S1;S3的输入E1;E2;E3;E4的轴向上这些点之间的间隔分别相等。其中输入值与控制马达的调整范围成比例。这意味着,所有的调整步将会促使在墨斗辊03上的墨层的厚度产生量度相同的变化。此点最终导致,在油墨区开度S1;S3上产生的相对墨层厚度变化的函数曲线A取两种曲率伸展。此外,图2还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对油墨进行定量的方法得出的函数曲线B。控制马达07的调整范围被分成上百个步,这些步用函数曲线B上的点来表示。其中在油墨区开度S1;S3的轴向上,在函数曲线B上的这些点之间的间隔并不相等,而是随着油墨区开度S1;S3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油墨区开度的相应的变化ΔS12;ΔS34之间的相关性总是根据实时的油墨区开度S1;S3实现的,从而油墨层厚的相对变化(相对变化=油墨区开度的变化/实时的油墨区开度)被恒定地保持在大约7%不变。其中对调整范围的输入也被分成等间隔的步。当然在油墨区开度ΔE12;ΔE34较小时输入的同等大的变化将会导致小于在油墨区开度ΔE34;ΔE34大时输入的相应的变化的油墨区开度的变化ΔE12;ΔE34。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实现在薄墨层厚范围内的非常精密的定量,反之,在墨层厚时,即在油墨区开度S1;S3较大时可以实现相对粗的对油墨的定量。由图2可见,在上面的轴上以等间隔,优选以离散的步标出用于调整调整件的输入E1,E2,E3,E4的值。在油墨区开度S1较小的情况下对调整件进行第一次调整时,输入由E1到E2变化ΔE21,从而使油墨区开度由S1变为S2,即变化ΔS21E2-E1=ΔE21;S2-S1=ΔS21在油墨区开度S3大的情况下对调整件进行第二次调整时,输入由E3到E4,变化ΔE43,从而使油墨区开度由S3变为S4,即变化ΔS43E4-E3=ΔE43;S4-S3=ΔS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对印刷机的输墨装置(01)中的油墨量进行定量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输墨装置(01)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定量装置(06),采用所述定量装置(06)改变由所述输墨装置(01)输送的油墨量,和其中为了改变有待输送的油墨量采用调整件来对所述定量装置(06)进行调整,所述方法具有如下步骤:-通过对调整件的调整对油墨量的变化进行预先给定,-根据预先给定的调整件的调整量度与定量装置(06)的实时位置之间的相关性对所述定量装置(06)进行调整,其中根据调整件的调整量度与定量装 置(06)的实时位置的相关性对所述定量装置(06)进行调整,使通过对定量装置(06)的调整导致的油墨量的变化与实时被定量装置(06)传递的油墨量的关系基本恒定不变。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伯恩特库特马祖赫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