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IIB磺酸钠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0098412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9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丹参酮IIB磺酸钠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采用高效液相反相色谱法分离丹参酮类磺化液,高效液相反相色谱法的条件如下:流动相A为0.1%三乙胺-水、流动相B为0.1%三乙胺-甲醇;或,流动相A为0.1%二乙胺-水、流动相B为0.1%二乙胺-甲醇;或,流动相A为0.1%氨水、流动相B为甲醇;检测波长为271nm,保留时间为35~49min。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制备能力强、制备量大、周期短、效率高,工艺操作连续性强易于进行质量控制和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将丹参酮IIB磺酸钠作为标准品,对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中的丹参酮IIB磺酸钠的含量进行检测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丹参酮IIB磺酸钠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采用高效液相反相色谱法分离丹参酮类磺化液,高效液相反相色谱法的条件如下:流动相A为0.1%三乙胺-水、流动相B为0.1%三乙胺-甲醇;或,流动相A为0.1%二乙胺-水、流动相B为0.1%二乙胺-甲醇;或,流动相A为0.1%氨水、流动相B为甲醇;检测波长为271nm,保留时间为35~49min。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制备能力强、制备量大、周期短、效率高,工艺操作连续性强易于进行质量控制和生产。本专利技术还可将丹参酮IIB磺酸钠作为标准品,对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中的丹参酮IIB磺酸钠的含量进行检测和控制。【专利说明】丹参酮I IB磺酸钠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丹参酮IIB磺酸钠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丹参,又名血参、赤根、红根、血生根,为唇形科植物(Salvia miltiorrhza)的根茎,其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医认为,其味苦微寒,具有活血痛经、祛瘀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丹参酮IIB磺酸钠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采用高效液相反相色谱法分离丹参酮类磺化液,即可;其中,高效液相反相色谱法的条件如下:流动相A为0.1%三乙胺?水、流动相B为0.1%三乙胺?甲醇;或,流动相A为0.1%二乙胺?水、流动相B为0.1%二乙胺?甲醇;或,流动相A为0.1%氨水、流动相B为甲醇;百分比为组分占流动相的体积百分比;检测波长为271nm,保留时间为35~49mi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勇琚姝黄臻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