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温器座及节温器总成,所述节温器座内设有容腔,所述节温器座外壁上设有和所述容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节温器座进水口;冷却水大循环出水口;EGR冷却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冷却水大循环出水口的对侧;机油冷却出水口;水温传感器安装孔;以及,节温器出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节温器座和节温器总成,由于包含了冷却系统出口,替代了发动机缸盖上的复杂结构,降低了发动机缸盖的加工难度。同时,节温器出气口能够使冷却水中的气体及时排出,防止气阻和气蚀现象发生;另外,水温传感器安装孔与节温器座设置于一起,可以及时的检测节温器的工作状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节温器座及节温器总成,所述节温器座内设有容腔,所述节温器座外壁上设有和所述容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节温器座进水口;冷却水大循环出水口;EGR冷却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冷却水大循环出水口的对侧;机油冷却出水口;水温传感器安装孔;以及,节温器出气口。本技术的节温器座和节温器总成,由于包含了冷却系统出口,替代了发动机缸盖上的复杂结构,降低了发动机缸盖的加工难度。同时,节温器出气口能够使冷却水中的气体及时排出,防止气阻和气蚀现象发生;另外,水温传感器安装孔与节温器座设置于一起,可以及时的检测节温器的工作状态。【专利说明】节温器座及节温器总成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节温器座及节温器总成,属于发动机节温器座
。
技术介绍
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冷却介质的循环将发动机受热零部件的热量及时传导出去,保证发动机零部件在允许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为了适应发动机不同的运转工况,发动机冷却介质的循环路径包括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形式,而对大循环与小循环两种路径转换的控制是通过安装在节温器座上的节温器来实现的。另外,发动机运转中需对机油、EGR废气等进行冷却,需在缸体或缸盖上加工出机油冷却出水口、EGR冷却出水口和水温传感器安装孔等,这就使缸盖结构更加复杂,加工难度增大现有技术中,节温器座安装在汽车发动机的缸盖上,一般节温器座上只包括冷却水进水口、冷却水大循环出水口和冷却水小循环出水口;节温器座的功能单一,也不能和发动机缸盖上的其他冷却系统协调工作,还影响发动机的整体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节温器座功能单一、不能和发动机缸盖上的其他冷却系统协调工作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节温器座,所述节温器座内设有容腔,所述节温器座外壁上设有和所述容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节温器座进水口 ;冷却水大循环出水口 ;EGR冷却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冷却水大循环出水口的对侧;机油冷却出水口 ;水温传感器安装孔;以及,节温器出气口。 如上所述的节温器座,其中,所述节温器外壁上还设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的端面上开设有螺孔。如上所述的节温器座,其中,所述节温器座进水口的边沿设置有法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节温器总成,安装于发动机的缸盖上,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节温器座,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出水口对接;以及,设置于所述容腔内的节温器;所述节温器包括:用于在所述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过高时打开所述冷却水大循环出水口的主阀,设置于所述冷却水大循环出水口与所述节温器座进水口之间;以及,用于在所述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过高时关闭所述EGR冷却出水口的副阀,设置于所述节温器座进水口与所述EGR冷却出水口之间。如上所述的节温器总成,其中,所述副阀上设置有用于关闭所述EGR冷却出水口的端盖,所述端盖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本技术的节温器座和节温器总成,由于包含了 EGR冷却出水口、机油冷却出水口、水温传感器安装孔和节温器出气口,替代了发动机缸盖上的复杂结构,降低了发动机缸盖的加工难度。同时,节温器出气口能够使冷却水中的气体及时排出,防止气阻和气蚀现象发生;另外,水温传感器安装孔与节温器座设置于一起,可以及时的检测节温器的工作状O【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节温器座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节温器座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节温器总成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节温器座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节温器座侧视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节温器座,其内部设有容腔,节温器座外壁上设有和容腔连通的安装孔;这些安装孔包括:节温器座进水口 10、冷却水大循环出水口 11、EGR冷却出水口 12、机油冷却出水口 13、水温传感器安装孔15,以及节温器出气口 14 ;EGR冷却出水口 12设置于冷却水大循环出水口 11的对侧。本实施例的节温器座安装在发动机缸盖的冷却水出水口上,冷却水经过节温器座进水口流进节温器座的腔体内。容腔与各个出水口相连通;EGR冷却出水口 12输出的冷却水会进入EGR冷却器,对要进入燃烧室的废气进行冷却;机油冷却出水口 13输出的冷却水会进入机油冷却器,对机油进行冷却;水温传感器安装孔15用于安装水温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对发动机水温进行监测;节温器出气口 14用于将节温器座容腔内冷却水中的气体及时排出,防止气阻和气蚀现象发生。当容腔内冷却水温度过高时,冷却水经过冷却水大循环出水口进入散热器,进行散热冷却,使发动机的热量能够及时散去。本实施例的节温器座由于包含了 EGR冷却出水口 12、机油冷却出水口 13、水温传感器安装孔15和节温器出气口 14,替代了发动机缸盖上的复杂结构,降低了发动机缸盖的加工难度。同时,由于节温器座上设置有出气口,能够使冷却水中的气体及时排出,防止气阻和气蚀现象发生,提高了冷却系统的稳定性;另外,水温传感器安装孔与节温器座设置于一起,可以更好的检测节温器的工作状态,当节温器工作异常时,可以很快的通过水温传感器反应出来。本实施例还 可以实现发动机冷却液小循环的目的,小循环出水口的功能由EGR冷却出水口 12和机油冷却出水口 13来完成,即EGR冷却出水口 12和机油冷却出水口 13具有小循环出水口的功能。由于冷却液小循环的目的是为了让发动机升温更快,当容腔内冷却水温度较低时,冷却水分别经过EGR冷却出水口 12和机油冷却出水口 13,再分别通过EGR冷却器和机油冷却器,再次进入发动机循环流动,起到了小循环的目的,一样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升温速度。同时,本实施例节温器座的EGR冷却回路和机油冷却回路即相当于发动机的小循环回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节温器外壁上还设有安装凸台16,安装凸台16的端面上开设有螺孔。安装凸台16用于固定线束、管路或其它部件,使经过节温器座的管路能够方便的固定好,也方便发动机缸盖的整机布置。本实施例的节温器座进水口 10的边沿设置有法兰,法兰上设置有用于和发动机缸盖相连的螺栓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节温器总成结构图,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节温器总成,安装于发动机的缸盖上,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节温器座,以及,设置于上述节温器座的容腔内的节温器2 ;节温器座与发动机冷却水出水口对接。节温器2包括:主阀21和副阀22 ;主阀21用于在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过高时打开冷却水大循环出水口 11,主阀21设置于冷却水大循环出水口 11与节温器座进水口 10之间;副阀22用于在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过高时关闭EGR冷却出水口 12,副阀22设置于节温器座进水口 10与EGR冷却出水口 12之间。本实施例的节温器总成在工作过程中,当发动机冷却水小循环回路中布置有EGR冷却器对EGR进行冷却时(即EGR冷却出水口 12被用作小循环出水口),本节温器总成可保证EGR的适时冷却。当节温器2的主阀21关闭、副阀22打开,发动机进行小循环时,冷却液通过小循环回路的EGR冷却出水口 12进入EGR冷却器,对EGR进行冷却;当节温器2的主阀21打开、副阀22关闭,发动机进行大循环时,小部分冷却液不能从EGR冷却出水口 12流入EGR冷却器,停止对EGR进行冷却。在上述节温器总成的实施例上,其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温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温器座内设有容腔,所述节温器座外壁上设有和所述容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节温器座进水口;冷却水大循环出水口;EGR冷却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冷却水大循环出水口的对侧;机油冷却出水口;水温传感器安装孔;以及,节温器出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增军,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欧意德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