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养路机的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83703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综合养路机的加热装置,以解决现有养路机不适合公路保养或维修时使用的问题,涉及工程机械领域,主体包括移动车架,移动车架上固定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上部设置主油箱、辅油箱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主油箱与辅油箱之间,所述主油箱与辅油箱之间通过侧油箱连通,所述主油箱与搅拌装置之间设置有沥青泵,所述搅拌装置一侧设置有放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综合养路机,结构设计简单,制造成本低,移动和使用方便,可完成沥青加热、热料提升、配料、混料、热料贮存仓、混料供给和滚压路面等工作,工作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公路的维护保养、科研机构、监理部门等,以及各级试验室的使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搅拌沥青的综合养路机。
技术介绍
:沥青搅拌设备是用于搅拌沥青的设备,由于沥青是一种高黏度有机液体,一般搅拌装置不适用于沥青的搅拌混料,沥青搅拌机是铺设沥青路面的常用设备。现有沥青搅拌设备由配料系统、干燥系统、燃烧系统、热料提升、振动筛、热料贮存仓、称量搅拌系统、沥青供给系统、粉料供给系统、除尘系统、成品料仓及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但现有沥青搅拌机其结构设计较为复杂,使用成本也相对较高,适用于公路施工时使用,但却不适合公路保养或维修时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成本低的综合养路机,来替代传统沥青搅拌机进行公路维修与保养,从而降低养路成本。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综合养路机,其特征在于:主体包括移动车架,移动车架上固定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上部设置主油箱、辅油箱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主油箱与辅油箱之间,所述主油箱与辅油箱之间通过侧油箱连通,所述主油箱与搅拌装置之间设置有沥青泵,所述搅拌装置一侧设置有放料机构。所述移动车架上设置有压路辊及压路辊吊挂系统。所述移动车架上还设置有电气柜及发电机。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炉膛,炉膛下端设置供风系统,所述炉膛后端设置炉膛门以及炉渣门,炉膛门与炉渣门内侧均设置有门槽。所述供风系统包括连接风机的风道管,风道管末端设置有风道管盖,风道管上部等间距设置若干个风门,风门内设置有铰开的风门盖,风门盖内侧与连杆连接,所述连杆连接横穿风道管的操纵杆,操纵杆设置有手柄部和曲柄部,所述连杆与曲柄部连接。供风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需要加热的不同区域,打开不同加热区域相应的风门盖即可;方法是将手柄部拨到垂直位置,手柄部带动曲轴部转动,曲轴部带动连杆转动,连杆带动风门盖以铰链为中心转动,风门盖做开合运动,每个风门盖控制每个加热区的进风量也就控制了加热的强度。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上端设置加料口的搅拌缸以及固定在搅拌缸上端的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下端连接搅拌轴,搅拌轴上固定设置有有搅拌背斗,搅拌背斗下端连接铲板机构,所述搅拌缸一侧设置有放料机构。所述铲板机构包括固定在搅拌背斗上的锁紧板,和固定在锁紧板上的铲板,所述锁紧板和铲板倾斜设置,铲板前端设置有斜面铲角。搅拌装置的工作原理:整个搅拌装置通过其法兰部分固定在机架上,先启动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搅拌背斗和铲板机构转动,先将部分碎石倒入搅半缸内进行搅拌,然后待主油箱内的沥青温度达到搅拌温度时再由沥青泵将沥青抽到搅拌缸内,继续进行搅拌,直到搅拌到符合标准时,由放料抖放出;铲板机构的锁紧板不仅起固定板的作用,还起到可调节铲板高度的作用,铲板可将搅拌缸底部的物料铲起。所述沥青泵包括上端连接电机的主轴以及套在主轴外侧的轴套,所述主轴上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所述主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固定,所述主轴下端安装叶片泵及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安装在叶片泵的内侧,所述轴套侧壁上连接有导流管。沥青泵通过支架固定在主油箱上,将电机固定在支架上,当搅拌缸内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达到要求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主轴转动,叶片泵跟着主轴转动,叶片泵将沥青从主油箱内吸入套管内,并通过导流管流出,进入搅拌缸中,由于整个沥青泵转动部分是单向受力,特增加了轴承座,使用推力轴承,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所述压路辊吊挂系统包括连接动力部分的滚筒,滚筒通过钢丝绳连接活动架,所述钢丝绳绕在滚筒上,且依次绕过固定在固定架上的两个定滑轮和固定在活动架上的一个动滑轮,所述固定架与活动架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动力部分包括连接减速器的滚筒和提升电机,所述减速器与提升电机通过皮带连接。本技术提供的综合养路机,结构设计简单,制造成本低,移动和使用方便,可完成沥青加热、热料提升、配料、混料、热料贮存仓、混料供给和滚压路面等工作,工作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公路的维护保养、科研机构、监理部门等,以及各级试验室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供风系统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供风系统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搅拌装置的主视半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搅拌装置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铲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沥青泵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压路辊吊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压路辊吊挂系统的动力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综合养路机,主体包括移动车架10,移动车架10上固定有加热装置8,加热装置8上部设置主油箱7、辅油箱3和搅拌装置5,搅拌装置5设置在主油箱7与辅油箱3之间,主油箱7与辅油箱3之间通过侧油箱4连通,主油箱7与搅拌装置5之间设置有沥青泵6,搅拌装置5一侧设置有放料机构9,移动车架10上设置有压路辊及压路辊吊挂系统1,移动车架10上还设置有电气柜及发电机2,加热装置8包括炉膛,炉膛下端设置供风系统83,炉膛后端设置炉膛门81以及炉渣门82,炉膛门81与炉渣门82内侧均设置有门槽。如图3、图4所示,综合养路机的供风系统包括连接风机831的风道管832,风道管832末端设置有风道管盖834,风道管832上部等间距设置若干个风门835,风门835内设置有铰开的风门盖833,风门盖833内侧与连杆连接,连杆连接横穿风道管的操纵杆,操纵杆设置有手柄部837和曲柄部836,连杆与曲柄部836连接。如图5、图6所示,综合养路机的搅拌装置包括上端设置加料口的搅拌缸53以及固定在搅拌缸53上端的搅拌电机51,搅拌电机51下端连接搅拌轴55,搅拌轴55上固定设置有有搅拌背斗52,搅拌背斗52下端连接铲板机构54。如图7所示,铲板机构包括固定在搅拌背斗52上的锁紧板541,和固定在锁紧板541上的铲板542,锁紧板541和铲板542倾斜设置,铲板542前端设置有斜面铲角。如图8所示,综合养路机的沥青泵包括上端连接电机69的主轴63以及套在主轴63外侧的轴套62,主轴63上端通过联轴器68与电机69连接,主轴63通过轴承66与轴承座67固定,主轴63下端安装叶片泵65及导流装置64,导流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综合养路机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包括移动车架,移动车架上固定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上部设置主油箱、辅油箱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主油箱与辅油箱之间,所述主油箱与辅油箱之间通过侧油箱连通,所述主油箱与搅拌装置之间设置有沥青泵,所述搅拌装置一侧设置有放料机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炉膛,炉膛下端设置供风系统,所述炉膛后端设置炉膛门以及炉渣门,炉膛门与炉渣门内侧均设置有门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养路机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包括移动车架,移动
车架上固定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上部设置主油箱、辅油箱和搅拌装置,所
述搅拌装置设置在主油箱与辅油箱之间,所述主油箱与辅油箱之间通过侧油
箱连通,所述主油箱与搅拌装置之间设置有沥青泵,所述搅拌装置一侧设置
有放料机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炉膛,炉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世明陈明良陆锡贵陈义学刘仁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华茂汽车附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