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车型柔性自动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主体框架上设有用于驱动齿条前进或后退的第一气缸,齿条可与齿轮相啮合,齿轮设于齿轮轴上,主体框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或脱离啮合的第二气缸,齿轮轴经由轴承连接背板,背板上设有多个适用于不同车型的夹具。本技术采用齿轮齿条传动,承载力大,传动精度较高,稳定性好。利用齿轮齿条的啮合传递扭矩并将其放大用,可以使系统承载能力增强。【专利说明】多车型柔性自动切换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车型柔性自动切换系统,用于夹持固定不同车型的汽车,属于汽车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生产线上,很多汽车制造商都希望通过多车型的生产共用一条生产线来减小占地面积并且有效节约成本。然而,很多工装设备的切换仍处于人工操作的状态。即便转换成设备自动运行,依然存在设备占地面积大,动作复杂、切换耗时过长,投资成本高等一些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高速,有效,全自动化,通用性强的一款多车型柔性自动切换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车型柔性自动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车型柔性自动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2),主体框架(2)上设有用于驱动齿条(7)前进或后退的第一气缸(5),齿条(7)可与齿轮(8)相啮合,齿轮(8)设于齿轮轴(10)上,主体框架(2)上还设有用于驱动齿轮(8)与齿条(7)啮合或脱离啮合的第二气缸(6),齿轮轴(10)经由轴承连接背板(4),背板(4)上设有多个适用于不同车型的夹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怡菁,赵婧媛,
申请(专利权)人:柯马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