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自监测智能织物增强混凝土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74679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4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监测智能织物增强混凝土及其制作方法,在TRC制作的过程中在织物网中的碳纤维上粘贴电极;通过动态检测智能TRC电阻率的变化,对结构中各区域应力、应变状况及分布的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为结构提供有效承载力和延性,还能为结构在服役阶段的安全性提供有效的监测技术,实现集高效结构和实时结构健康监测于一体之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自监测智能织物增强混凝土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已有的和新建的房屋建筑、桥梁、隧道、水坝,它们在运行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侵蚀、外部荷载作用或人为因素破坏,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各种缺陷和损伤,当损伤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结构失效。所以,如何对这些建筑物进行监测、诊断,提高建筑物的建设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长期的静态应力(应变)的监测以及结构在激励后动态响应的检测,是用来评价结构长期性能和损伤识别的重要方法。目前,对建筑物进行健康监测通常是附加传感器件来实现的。现有的传感器都是粘贴于被测试的建筑,这给施工布设传感器带来了很多不便、成活率不高、耐久性差,测试精度低。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容易受到噪音以及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而导致监测系统不能正确反应结构自身的参数变化;另一方面,传统的‘点’式应变片常因局部应力集中而传感器自身损坏或因损伤点距离传感器较远而无法<br>预知结构的破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监测智能织物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织物网、电极;在TRC
制作的过程中在织物网中的碳纤维上粘贴电极;通过动态检测智能TRC电阻
率的变化,对结构中各区域应力、应变状况及分布的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监测智能织物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织物网由碳纤维束和无碱玻璃纤维束混编形成,两种纤维相互垂直水平铺
设,交结处用纱线缝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监测智能织物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织物网根据结构承载力设计需要可以铺设3-5层织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监测智能织物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电极根据结构测试需要在一根碳纤维束上或多根碳纤维束上成对布置,且
为分布式网络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监测智能织物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在使
用该自监测智能织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红宇荀勇吴发红支正东马宏朝孙飞任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