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橡胶与纤维织物粘合性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71525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强橡胶与纤维织物粘合性能的方法。以马来酸酐型粘合剂以及亚甲基给予体型粘合剂和亚甲基接受体型粘合剂的混合物为粘合剂,以过氧化物为交联剂,橡胶可以为不同饱和度的橡胶,如乙华平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硅橡胶等,纤维织物可以为聚酯、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纤维织物无需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即可大幅提升橡胶与纤维织物之间的粘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以马来酸酐型粘合剂以及亚甲基给予体型粘合剂和亚甲基接受体型粘合剂的混合物为粘合剂,以过氧化物为交联剂,橡胶可以为不同饱和度的橡胶,如乙华平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硅橡胶等,纤维织物可以为聚酯、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纤维织物无需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即可大幅提升橡胶与纤维织物之间的粘合性能。【专利说明】一种増强橡胶与纤维织物粘合性能的方法
: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 在胶带、胶管等行业中,制品的骨架材料主要为聚酯、芳纶等纤维织物,这类纤维 织物与橡胶进行粘合时,都需要对纤维织物表面进行预处理,最常用的方法为将纤维织物 进行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浸胶处理,使其表面具有活性。经过浸胶处理的纤维织 物,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这类具有大量不饱和双键的橡胶具有良好的粘合效果,但对于乙 华平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硅橡胶等高饱和度的橡胶,粘合效果则很差。 因此,对于高饱和度的橡胶,与纤维织物粘合时,一般采用新型浸胶体系对纤维织 物表面进行处理,如氯磺化聚乙烯等,但这类浸胶体系成本较高,并且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通过粘合体系、 增塑体系、补强体系和硫化体系的加入,使粘合橡胶,特别是高饱和度的橡胶,与纤维织物 间的粘合强度大幅提高,且纤维织物无需表面处理。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增强橡胶与纤维织物粘合性能的方法,按照传统的橡胶加工方法, 先将橡胶、增塑剂、补强剂、金属氧化物、粘合剂、交联剂按比例在开炼机或密炼机中混合均 匀得到粘合橡胶;将混炼好的粘合橡胶与纤维织物贴合,在平板硫化机上硫化,硫化后的橡 胶与纤维织物有良好的粘合性能。 其中粘合橡胶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 橡胶基体100份; 粘合剂5?20份; 硫化剂1?4份; 金属氧化物10?30份; 补强剂10?50份; 增塑剂5?40份; 所述的粘合剂选自马来酸酐型粘合剂、亚甲基给予体型粘合剂、亚甲基接受体型 粘合剂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马来酸酐型粘合剂优选N-N'间苯撑双马来酸酐酰亚胺 (PDM)、马来酸酐聚丁二烯(MLPB)、聚异丁烯马来酸酐(T2007A)中的一种,亚甲基给予体粘 合剂优选粘合剂A、RA、H30中的一种,亚甲基接受体优选粘合剂RS、RE、RK中的一种。马来酸 酐型粘合剂、亚甲基给予体型粘合剂、亚甲基接受体型粘合剂的质量比为3:1:1?8:1: 1。 所述的硫化剂为过氧化物硫化剂,优选过氧化二异丙苯(DCP)、过氧化苯甲酸叔丁 酯(TBPB)、过氧化二叔丁基(DTBP)中的一种。 所述的金属氧化物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任何一种或任何两种的混合物:纳米氧化 锌、纳米氧化镁、纳米氧化隔或纳米氧化妈,其粒径范围为10?l〇〇nm。优选为纳米氧化锌、 纳米氧化镁或纳米氧化锌与纳米氧化镁的混合物,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加入量优选为5?20 质量份。 所述的补强剂为炭黑和白炭黑的混合物,优选质量比为(1?5) :1的炭黑和白炭 黑的混合物;炭黑优选自细粒子炭黑N550、N330、N220或N115,具有很好的补强效果,保证 粘合层橡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白炭黑优选为气相法白炭黑,不仅赋予橡胶优良的力学 性能,而且能显著提高橡胶与纤维材料的粘合性能。 所述的增塑剂采用橡胶用低分子量增塑剂,优选聚异丁烯、聚丁二烯、石蜡油或芳 烃油。 所述的橡胶可以为任何一种橡胶,以乙华平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或硅橡胶等与纤 维织物粘合效果较差的橡胶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所述的纤维织物可以为聚酯织物、芳纶织物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等,无需对 织物表面进行活化处理。 硫化温度为100°C?170°C。 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适用于任何种类橡胶,在用于粘合性能较差的高饱 和度的橡胶时改善效果更为显著,通过粘合体系、增塑体系、补强体系和硫化体系的加入, 使粘合橡胶与纤维织物间的粘合强度大幅提高,且纤维织物无需表面处理。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所述原材料均为市场购买,原料用量按质量份计。 实施例1 : 在双棍开炼机上,加入100份(指质量份,下同)三元乙丙橡胶(市售EPDM4045)。 塑炼之后依次加入活化剂:纳米氧化锌(10?IOOnm)8份;炭黑N330 30份,白炭黑10份; 粘合剂N-N'间苯撑双马来酸酐酰亚胺8份,粘合剂RA 1份,粘合剂RS 1份,石蜡油30份, 最后加入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 3份,控制开炼机辊温在45?70°C之间,在开炼机上 混合均匀,然后调节开炼机辊距至0. 5?1mm,辊温40?50°C,薄通打三角包10次以上,最 后出片得到粘合橡胶。 将Imm厚的粘合橡胶与未表面处理的聚酯帆布在160°C模压硫化15分钟制得样 品,按照国家标准GB/T20021-2005测试粘合性能,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 在双棍开炼机上,加入100份(指质量份,下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市售)。塑 炼之后依次加入活化剂:纳米氧化镁(10?IOOnm) 15份;炭黑N33030份,白炭黑20份;粘 合剂N-N'间苯撑双马来酸酐酰亚胺3份,粘合剂A 1. 5份,粘合剂RS 1. 5份,聚异丁烯10 份,最后加入交联剂过氧化二叔丁基1. 5份,控制开炼机辊温在45?70°C之间,在开炼机上 混合均匀,然后调节开炼机辊距至0. 5?1mm,辊温40?50°C,薄通打三角包10次以上,最 后出片得到粘合橡胶。 将Imm厚的粘合橡胶与未表面处理的芳纟仑帆布在170°C模压硫化10分钟制得样 品,按照国家标准GB/T20021-2005测试粘合性能,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 在双棍开炼机上,加入100份(指质量份,下同)乙华平橡胶(市售)。塑炼之后 依次加入活化剂:纳米氧化钙(10?IOOnm) 25份;炭黑N33020份,白炭黑25份;聚异丁烯 马来酸酐12份,粘合剂A 4份,粘合剂RE 4份,石蜡油30份,最后加入交联剂过氧化苯甲 酸叔丁酯4份,控制开炼机辊温在45?70°C之间,在开炼机上混合均匀,然后调节开炼机辊 距至0. 5?1mm,辊温40?50°C,薄通打三角包10次以上,最后出片得到粘合橡胶。 将Imm厚的粘合橡胶与未表面处理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帆布在100°C模压硫化20 分钟制得样品,按照国家标准GB/T20021-2005测试粘合性能,如表1所示。 对比例1 :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条件相同,但采用了 RFL浸胶处理的聚酯帆布,未加入粘合 剂N-N'间苯撑双马来酸酐酰亚胺、粘合剂RA和粘合剂RS。对比例1中粘合橡胶与RFL浸 胶处理聚酯帆布的粘合性能如表1所示。 对比例2 : 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条件相同,但采用了 RFL浸胶处理的芳纶帆布,未加入粘合 剂N-N'间苯撑双马来酸酐酰亚胺、粘合剂A和粘合剂RS。对比例2中粘合橡胶与RFL浸胶 处理聚酯帆布的粘合性能如表1所示。 对比例3 : 对比例3与实施例3相同,但采用了 RFL浸胶处理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帆布,未加 入粘合剂聚异丁烯马来酸酐、粘合剂A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强橡胶与纤维织物粘合性能的方法,先将橡胶基体、粘合剂、金属氧化物、增塑剂、补强剂、交联剂按比例混炼均匀得到粘合橡胶;将混炼好的粘合橡胶与纤维织物贴合,硫化;其特征是:所述粘合剂为马来酸酐型粘合剂以及亚甲基给予体型粘合剂和亚甲基接受体型粘合剂的混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群董颖超田明萨日娜吴建国孙业斌王文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无锡宝通带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