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无掺杂GeSn量子阱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6977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3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无掺杂GeSn量子阱的pMOSFET。该MOSFET(10)的特征在于:在基底(108)上生长半导体材料(103),半导体材料(103)上面为GeSn沟道(101),在沟道和栅(106)之间是绝缘介电质薄膜(102),绝缘间隙壁(107)隔开栅与源/漏极区域(104,105)。半导体材料(103)具有比GeSn材料更大的禁带宽度,形成价带带阶,厚度很薄的沟道形成了量子阱,将导电载流子限制在其中,沟道中无掺杂杂质,可提高载流子迁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无掺杂GeSn量子阱的pMOSFET。该MOSFET(10)的特征在于:在基底(108)上生长半导体材料(103),半导体材料(103)上面为GeSn沟道(101),在沟道和栅(106)之间是绝缘介电质薄膜(102),绝缘间隙壁(107)隔开栅与源/漏极区域(104,105)。半导体材料(103)具有比GeSn材料更大的禁带宽度,形成价带带阶,厚度很薄的沟道形成了量子阱,将导电载流子限制在其中,沟道中无掺杂杂质,可提高载流子迁移率。【专利说明】无掺杂GeSn量子阱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惨杂GeSn 量子讲的 P 型 MOSFET (Metal-oxi de-semi conductor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技术介绍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深入发展,晶圆尺寸的提高以及芯片特征尺寸的缩小可以满足微型化、高密度化、高速化、高可靠性和系统集成化的要求。但是随着器件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特别是在进入到纳米尺度的范围后,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面临一系列物理限制的挑战。根据国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掺杂GeSn量子阱的 p 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底,其上生长有半导体材料;一 沟道,为单晶GeSn材料,其通式为Ge1‑xSnx(0<x<0.20),未经掺杂,位于所述半导体材料上;一绝缘介电质薄膜,位于所述沟道上;一栅电极,覆盖在所述绝缘介电质薄膜上;一源极与一漏极,分别位于所述栅电极的两侧;第一绝缘间隙壁,位于所述栅极和源极之间,隔开栅极和源极;第二绝缘间隙壁,位于所述栅极和漏极之间,隔开栅极和漏极;所述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比沟道GeSn大,所述沟道GeSn的厚度为3‑15nm,形成价带带阶,将空穴限制在量子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韩根全刘明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